高载能负荷参与的集群风电场并网系统经济调度研究
本文选题:调度模式 切入点:高载能负荷 出处:《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我国现阶段风电场的主要调度模式是各省级风电调度中心直接面向所辖区域内的单个风电场。此调度模式,一方面加大了调度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限制了风电场之间的协调控制。再者,我国风电场主要位于电网末端,当地电网调节能力有限,严重限制了风电场的大规模并网,从而导致含风电场的并网系统难以实现经济调度。目前,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并且风电行业还在快速发展,这使得实现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系统的经济调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针对现阶段难以实现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系统经济调度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将高载能负荷作为可调度资源的新调度模式。高载能负荷通过集群协调层与风电场进行协调调度。集群协调层内包括数量随机的高载能负荷和风电场,其中风电场的数量不能为零,而高载能负荷可以为零。一方面集群协调层整合群内风电场和高载能负荷的调度出力信息,将整合结果反馈给上级控制中心,以便上级控制中心做出最优调度策略;另一方面集群协调层在收到风电调度中心的调度指令后,合理安排控制域内高载能负荷的投、切。其次,本文在所提新调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两种风电场并网系统经济调度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对其进行优化求解。第一种是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实现电网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下层模型以实现集群协调层的收益最大为目标。对于二层优化模型本文分别采用帝国竞争算法和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上层和下层模型进行优化求解。第二种是多目标模型,此模型以实现调度中心的总成本最小及集群协调层的收益最大为目标,并采用改进多目标布谷鸟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两种模型在优化过程中,均不能同时实现每个目标,而是使相关联的目标达到协调最优。最后,分别对两种数学模型及其优化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调度模式和所建经济调度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及算法的有效性。
[Abstract]:The main dispatching mode of wind farms in China at present is that each provincial wind power dispatching center is directly oriented to a single wind farm in the region under its jurisdiction. This dispatching mode, on the one hand, increases the workload of the dispatchers. On the other hand, it restricts the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between wind farms. Furthermore, wind farms in China are mainly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power grid, and the local power grid has limited regulating capacity, which seriously limits the large-scale grid connection of wind farms. As a result, grid-connected systems with wind farms are difficult to achieve economic dispatch. At present, the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of wind power in China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 and the wind power industry is still developing rapidly. This makes the economic dispatch of large-scale wind farm grid-connected system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Firstly,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scheduling of large-scale wind farm grid-connected system at this stage. In this paper, a new scheduling mode of high load load is proposed. High load load is coordinated with wind farm through cluster coordination layer. Cluster coordination layer includes a number of random high load and wind farm. The number of wind farms can not be zero, and the load of high load can be zero. On the one hand, the cluster coordination layer integrates the dispatching information of wind farm and high load in the cluster, and feedback the integration result to the superior control cent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cluster coordination layer, after receiving the dispatch order of the wind power dispatching center, reasonably arranges the input and cut of the high load load in the control domain.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he proposed new scheduling model,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wo kind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of economic dispatching of wind farm grid connected system, and optimizes them by using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first one is two-layer optimization model. The upper model aims at minimizing the total cost of the power network. For the two-layer optimization model, the Imperial Competition algorithm and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re used to solve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 models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is multi-objective model. The goal of this model is to achieve the minimum total cost of the dispatching center and the maximum revenue of the cluster coordination layer, and the improved multi-objective cuckoo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Neither model can achieve each goal simultaneously during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But to achieve the optimal coordination of the associated goals. Finally, Two kind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their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duling model and the economic scheduling mathematical model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algorithm.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614;TM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文安;县调在经济调度中应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J];农村电气化;2001年08期
2 周英;;浅议110kV电网经济调度现状及提高办法[J];机电信息;2010年36期
3 于彤;;多措并举 经济调度 节能降耗 提升效益[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6期
4 焦晔;02 两级简易优化算法用于受约束的电力经济调度[J];电力情报;1995年03期
5 郭建宇,王孟林;多元条件下机组经济调度[J];东北电力技术;2000年01期
6 宋钦刚,孙秀馨;电网经济调度概述[J];节能;2000年07期
7 姚建刚,银车来,吴政球,刘涌,江岳春;湖南模拟电力市场发电经济调度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年07期
8 林笃学;福建电网水火电联合经济调度的探讨[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1年03期
9 袁平,胡永红;加强小水电管理 提高经济调度水平[J];四川电力技术;2001年05期
10 晁建荣;渭河4×300MW机组经济调度的探讨[J];西北电力技术;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钦刚;孙秀馨;邱升孝;范培吉;;区域性电网实时经济调度[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童素芬;张有兵;付荣;林祖泉;张健;;电动汽车充放电对系统经济调度的影响[A];海洋经济与电力发展——第十届长三角电机、电力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宋钦刚;孙秀馨;邱升孝;范培吉;;区域性电网实时经济调度[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一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4 刘海光;潘毅;李立新;;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经济调度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朱广为;;多群体协同进化算法及其在经济调度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6 张维存;陈树新;黄重国;;发电厂内部经济调度[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胡景生;;电网经济调度与电网自动化[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潘金盛;;浅谈沙溪流域电站发电经济调度[A];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提高水电站水库调度技术 推进海西经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金从友;刘令富;黄伟;;基于文化算法的电力市场经济调度[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10 郭新;郑文波;庄晨明;;梯级水电站综合专家经济调度[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白鹭路;我市召开工业经济调度会[N];巢湖日报;2009年
2 安海英;路北经济调度会“走”着开[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3 记者 阮桑桑;全市上半年工业经济调度会召开[N];南昌日报;2010年
4 记者 呼布庆;全市工业经济调度会议召开[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2年
5 记者 乌云嘎;全盟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指出 强化工业经济调度 确保完成预期目标[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杨雅洁;节能变革呼唤电力经济调度[N];中国电力报;2006年
7 记者 张君;全市工业经济调度会要求 高限过七五 决战四季度[N];邯郸日报;2011年
8 记者 王铭;市政府召开第一季度工业经济调度会[N];陇南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正喜;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增长[N];徐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柴云祥;我市召开工业经济调度会[N];临汾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冯涛;基于MOBCC算法的电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朱永胜;电力系统环境经济优化调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刘国静;电力系统协同的经济调度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詹俊鹏;电力系统非平滑和多目标经济调度优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姜文;计及风力发电的电力系统可靠性与动态经济调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狄轶娟;面向电站环境经济调度的多目标优化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7 杨璇;并网系统中非期望低次谐波电流分析及抑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刘晓;新能源电力系统广域源荷互动调度模式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赵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顺;高载能负荷参与的集群风电场并网系统经济调度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
2 何美华;微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动态经济调度[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成贵;系统安全运行约束下的环境经济调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4 宗海翔;风电最优置信度及相关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梅鹏;基于纵横交叉算法的热电联产经济调度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6 胡函武;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动态经济调度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7 李专;电力系统环境统经济调度优化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8 胡霆;可延时负荷优化调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李宗峰;规模化EV参与风电/火电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10 杜恒;计及风电概率备用成本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1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9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