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仿真分析的接地系统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20:57

  本文选题:接地系统设计 切入点:仿真计算 出处:《水利水电技术》2017年10期


【摘要】:传统的接地系统计算采用了大量的假设,将复杂的接地系统模型简化,同时融合了国内外有关经验与试验成果,在应对简单接地系统分析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但近年来电力系统扩张迅速、短路故障电流越来越大,接地系统规模越来越大,采用传统的简化公式计算分析时,很难满足精度和准确性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仿真计算软件进行接地系统分析时具有计算精度高、误差小的优点,较适合大中型接地系统的分析模拟计算。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接触网内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分布情况,可为降低安全风险的施行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of grounding system adopts a large number of assumptions, simplifies the complex grounding system model, and combines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When deal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simple grounding system,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power system expands rapidly, the short-circuit fault current becomes larger and larger, and the grounding system scale becomes larger and larger. When the traditional simplified formula is us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power system,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ccuracy and accurac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calculation software to ground system analysis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 and small error. The contact voltage and stride voltage distribution in the catenary obtained by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ducing the safety risk.
【作者单位】: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TM8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登尔;;发射台接地系统改造的分析和思考[J];广播电视信息;2010年02期

2 周钢平;;我国的电站接地系统存在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8期

3 ;接地系统连接器[J];今日电子;2011年09期

4 王富波;;变电站接地系统现状及思考[J];电气制造;2012年07期

5 张静;;浅析工业厂房综合性接地系统设计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7期

6 杨勤林;;工厂接地系统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24期

7 韩在龙;为了防止汽轮机和发电机轴承损伤而开发的轴接地系统[J];电站系统工程;1989年02期

8 郭夙文;杨广宇;;计算机接地与各相关接地系统设计的探讨[J];电气工程应用;1990年04期

9 徐书文;接地系统及其实现方法[J];电声技术;1996年04期

10 左宝信;接地系统的分类[J];农村电工;199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庆;;电子计算机接地系统与安全[A];第二次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7年

2 郭琳;周福诞;李墨林;刘伟岭;郭伟;;放热式焊接技术在平台接地系统中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王向利;黄新波;刘家兵;;一种新型三维接地系统的设计与应用[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夏兴华;韩中华;王长涛;李孟歆;;智能建筑接地系统[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李胜利;孙永兴;陈维;石占磊;于光金;;平台接地系统研究[A];2013年中国海洋工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斗;;浅谈长春轻轨一、二期接地系统等工程改造[A];201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三届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陈德全;;接地系统要求的变化及对用电设备的影响[A];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开发应用论文集(二)[C];2006年

8 康建斌;康进花;;电除尘器接地系统探讨[A];第十届全国电除尘、第二届脱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李顺朝;;卫星通信接地系统[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张志诚;李勇;颜春;;变电站的接地系统设计分析[A];第六届粤西、北部湾区域气象合作会议暨气象灾害防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连云港 宗成徽;关于接地系统中的一些概念、术语等的订正[N];电子报;2014年

2 江西 尹石荪;参与接地系统中的一些概念术语的讨论[N];电子报;2014年

3 河北 马黎明;数字电视时代对广播电视、数据机房接地系统的再认识(下)[N];电子报;2009年

4 郭雷;低压装置接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电力报;2007年

5 ;浅谈程控并换机防雷电[N];山西科技报;2005年

6 成都 林守鼎;防止电热水器地线带电应急方案分析与比较[N];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琳;接地系统暂态特性数值计算及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郭剑;变电站接地系统冲击特性的全时分析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王立;运行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状态及接地系统的监测与评价[D];天津大学;2013年

4 朱彬;土壤电参数变化特性及其对接地装置性能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景,

本文编号:1692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92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1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