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并网双馈感应风电系统轴系振荡特性

发布时间:2018-04-01 05:16

  本文选题:风力发电 切入点:双馈感应发电机 出处:《电工技术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在风速突变及电网短路故障等外界扰动下,并网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风电系统将表现出传动轴系的振荡,由此引起输出功率的振荡,这将可能导致与该风电系统强耦合的电力网络产生低频振荡,降低DFIG风电系统本身及其所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针对DFIG风电系统轴系振荡的阻尼特性,采用电磁阻尼转矩分析方法,对常用控制模式下DFIG电磁转矩对轴系阻尼的作用机理进行推导,以此为基础,详细分析风速、发电机参数以及系统控制参数对该作用行为的影响规律,为系统振荡阻尼控制器的设计及其优化奠定理论基础。最后,利用DIg SILENT/Power Factory仿真平台建模并进行了相关仿真证明。
[Abstract]:Under the external disturbance such as the sudden change of wind speed and the short circuit fault of power network, the DFIGG wind power system will show the oscill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system, which will cause the oscillation of the output power. This may lead to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the strong coupling power network with the wind power system, and reduc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ability of the DFIG wind power system and its associated power network.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fting oscillation of the DFIG wind power system are discussed. By using electromagnetic damping torque analysis method, the mechanism of DFIG electromagnetic torque acting on shafting damping under common control mode is deduced. Based on this, the wind speed is analyzed in detail. The influence of generator parameters and system control parameters on the action behavior i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system oscillation damping controller. Finally,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of DIg SILENT/Power Factory is used to model and verify the simulation.
【作者单位】: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7016)
【分类号】:TM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凤婷;晁勤;童菲;曹慧;;风电系统容量的优化配置探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6期

2 顾为东;;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开发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9期

3 王晓港;翟庆志;杨德昌;;离网小风电系统的现状[J];农村电气化;2008年10期

4 马幼捷;杨海珊;周雪松;李季;问虎龙;;风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3期

5 马幼捷;问虎龙;周雪松;李季;杨海珊;;采用延拓法的风电系统稳定模型二维参数分岔边界的计算与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19期

6 栗然;王飞;;直驱型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仿真分析[J];陕西电力;2011年11期

7 孙燕华;赵飞;;5kW校园智能风电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贾超;李广凯;王劲松;白恺;;直驱型风电系统高电压穿越仿真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年10期

9 ;风电系统部件及电力系统接入研究[J];电气制造;2012年12期

10 吴忠强;庄述燕;韩延光;;直驱永磁风电系统能量成形与最大风能捕获[J];仪器仪表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传杰;王锡凡;;分频风电系统的频率优化控制策略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武云甫;武英华;蔡南;;大规模规划建设风电刍议[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杨晓萍;段先锋;冯帆;;直驱永磁同步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潘庭龙;纪志成;;变速恒频双馈风电系统的建模及运行特性分析[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5 丁千;张微;张文德;朗作贵;;风电系统齿轮箱振动特性研究与优化[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6 肖运启;徐大平;吕跃刚;;基于模糊逻辑的变速恒频风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史运涛;刘伟川;郑虹;;基于MLD的风电系统全工况建模与预测控制研究[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王丹平;;考虑EENS的含风电系统旋转备用获取模型[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超辉;叶全胜;应黎明;;风电系统中双馈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坤;陆继明;毛承雄;王丹;;基于储能的直驱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王君开;三海机电公司自主创新天地宽[N];辽源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洪兵;基于免疫算法的风电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陈文杰;双馈风电系统重复性低电压穿越运行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董永军;海岛中小型独立风电系统可靠运行技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耿华;风力发电系统能量优化问题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5 江善和;粒子群算法改进研究及在风电系统优化调度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5年

6 王成福;风电场并入电网的调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洋溢;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吴波;直驱式风电系统功率跟踪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3 郁海彬;基于NI平台的双馈风电系统的研究[D];上海电力学院;2015年

4 张毅;直驱式风电系统并网逆变器降损降噪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5 张甲兵;新型升压励磁的开关磁阻风电系统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6 杨慧敏;直驱式风电系统并网变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谷雅琼;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低压穿越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8 陈知前;电网电压不平衡下混合风电场的运行与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牛进才;风电系统变流器控制算法的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6年

10 张琪;基于能量成型控制的双馈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4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94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e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