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并联变流器的脉宽调制波重构与环流抑制

发布时间:2018-04-02 21:37

  本文选题:并联变流器 切入点:主从控制 出处:《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5期


【摘要】:针对共交流滤波电感和直流母线的三相变流器并联时功率器件开关不同引起的环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宽调制波重构的方法来抑制变流器并联时的零序环流。该方法采用主从控制,主控制器通过广播通信的方式将脉宽调制波参数和载波同步信号编码发送给从控制器,在满足采样时钟周期的约束条件下,从控制器根据通过解码载波同步信号和脉宽调制波参数重构出同步性良好的脉宽调制信号,从而达到减少零序环流的目的;并通过分析系统传递函数,研究通信延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临界稳态通信延迟时间。最后,搭建了并联变流器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减少零序环流。
[Abstract]:Aiming at the circulation problem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switching of power devices when the three-phase converter with coac filter inductor and DC bus is parallel, a method based on pulse width modulation wave reconstruction is proposed to suppress the zero-sequence circulation in parallel.In this method, master-slave control is adopted. The master controller transmits th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arameters and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to the slave controller by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and satisfies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f sampling clock period.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of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ulse width modulation wave decoded by the controller, the synchronous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ignal is reconstructed to reduce the zero-sequence circulation, and the system transfer function is analyzed.The influence of communication delay on system stability is studied and the critical steady-state communication delay time is determined.Finally, a parallel converter experimental system is buil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can reduce the zero-sequence circulation.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南省风电装备与电能变换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0191)~~
【分类号】:TM46;TM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计龙;肖飞;范学鑫;杨国润;李超然;;适用于电力电子系统分布式控制的自动转发式环网通信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23期

2 李凯;郑宏;马兰;韩涛;梁政锋;;基于有效零矢量脉宽调制和PR控制的并联零序环流抑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5期

3 刘计龙;肖飞;陈伟;范学鑫;王瑞田;;分布式控制同步误差对H桥并联拓扑结构均流特性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4期

4 肖华根;罗安;王逸超;涂春鸣;帅智康;;微网中并联逆变器的环流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9期

5 贺超;陈国柱;;基于主从控制的变流器并联系统输出电流一致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1期

6 陈X;陈昌旺;刘涤尘;;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瞬时抑制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4年02期

7 刘计龙;肖飞;陈伟;杨旭;;用于逆变器分布式控制的切换式环网通信与同步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3期

8 张学广;王瑞;徐殿国;;并联型三相PWM变换器环流无差拍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9 肖飞;付立军;谢桢;;电力电子分布式数字控制网络的同步策略对比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3期

10 孙驰;张成;艾胜;;一种实用的大容量电力电子系统高速光纤环网拓扑及其协议[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辉;李建明;李志;段斌;彭寒梅;;并联变流器的脉宽调制波重构与环流抑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5期

2 黄春霞;李晓英;;基于MMC互连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MSI与MMC环流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7年10期

3 叶嘉俊;魏焕政;李牧星;;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双向AC/DC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J];广东电力;2017年04期

4 任强;孙驰;肖飞;艾胜;;一种功率变换器分布式主从通信控制结构[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5 吕振宇;苏晨;吴在军;窦晓波;李红艳;;孤岛型微电网分布式二次调节策略及通信拓扑优化[J];电工技术学报;2017年06期

6 侯立军;庞仁杰;刘馨芳;蔚飞;王姜骅;;微网储能逆变器并联下的零序环流控制[J];电气传动;2017年03期

7 陈彦合;汪海宁;;并联型两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环流抑制[J];电测与仪表;2017年04期

8 徐海利;李吉昌;;不平衡条件下基于改进准PIR逆变器控制研究[J];控制工程;2017年02期

9 张辉;宋琼;魏亚龙;;离网运行的多微源微网调频调压控制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7年01期

10 刘计龙;肖飞;范学鑫;杨国润;李超然;;适用于电力电子系统分布式控制的自动转发式环网通信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2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计龙;肖飞;陈伟;范学鑫;王瑞田;;分布式控制同步误差对H桥并联拓扑结构均流特性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4期

2 胡鹏飞;林志勇;周月宾;江道灼;梁一桥;;适用于大规模MMC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及两级均压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1期

3 曾翔君;张晓;杨永兵;陈发;杨旭;;具有飞跨电容辅助桥臂的三电平中点钳位逆变器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8期

4 石祥花;许津铭;谢少军;;三电平中点钳位变换器电容电压自平衡机理与均压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7期

5 江才;宋文胜;王顺亮;韩坤;冯晓云;;一种三电平中性点钳位逆变器中点电位控制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7期

6 刘计龙;肖飞;陈伟;杨旭;;用于逆变器分布式控制的切换式环网通信与同步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3期

7 张成;孙驰;马伟明;艾胜;;基于电路拓扑的IGBT并联均流方法[J];高电压技术;2013年02期

8 张学广;王瑞;徐殿国;;并联型三相PWM变换器环流无差拍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9 谢桢;魏建勋;付立军;肖飞;王恒利;;三电平H桥直流换流器电流连续模式下的建模与控制器设计[J];电网技术;2013年05期

10 李瑞;徐殿国;徐壮;苏勋文;;耦合电抗器在并联型三相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放鸣;脉宽调制波的微机生成方法[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4期

2 初庆东,白敏冬,郭广勇,张芝涛;气体放电用脉宽调制型逆变电源的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程泓生;脉宽调制波与方波间的两种转换方法[J];内燃机车;1984年11期

4 王离九,黄锦恩,周永鹏;H型晶体管脉宽调制放大器性能分析[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5 杨贵杰,徐飞鹏,崔乃政,李铁才;数字脉宽调制方法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6 江正战;;分布式电机控制的计数输入/脉宽调制输出通道[J];电气自动化;1995年03期

7 李琳海;;脉宽调制电源的特殊应用[J];电源技术应用;2001年03期

8 韦克康;郑琼林;周明磊;王琛琛;;低开关频率下混合脉宽调制方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乌正康;;不对称规则采样的脉宽调制[J];机车电传动;1988年01期

10 林家泉;王旭;臧义;张军;刘宗富;;一种新型线电压直接脉宽调制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宗富;;五相电机的脉宽调制[A];第七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cyf 编译;DC-DC变换器的高频数字脉宽调制控制器集成电路(2)[N];电子报;2007年

2 辽宁 凌丽;乐邦C-15A型电磁灶电路原理与维修(上)[N];电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前;开关电源的协同控制理论及脉宽调制应用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涂思涵;脉宽调制电源控制器芯片(PWM)电性能测试技术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陈可;脉宽调制三电平AC/AC变换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原佳亮;用于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优化脉宽调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徐广辉;基于脉宽调制原理(PWM)的精密测试源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5 卢珊;脉宽调制DC/AC电路的微分方程建模求解及交流稳态特性分析[D];广西大学;2012年

6 杨雪玲;电流模式脉宽调制控制器XDJ6303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田锦明;低功耗(AC/DC)电源脉宽调制电流模式控制器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彭小兵;基于DSP控制的宽频率输出逆变电源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9 包来;基于DSP的脉宽调制整流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2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02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