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致振动发电的效率
本文选题:流致振动 切入点:振幅 出处:《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本文为了解流致振动发电功率与振幅、频率、发电机参数及负荷间的强耦合关系,本文建立了水力-振子-电机-负荷耦合运动模型,推导了流致振动发电效率的理论方程,阐明了影响发电效率的控制因素,并提出了最优发电效率的分析方法与发电机的选配原则。结果表明:发电机对振子的阻力可视为系统总阻尼的一部分;系统的发电效率决定于系统的上限效率与上限能量的利用率的乘积;通过分别确定上限效率及上限能量利用率与折合阻尼系数间关系,可确定最优的发电效率及负荷条件;发电机的选配原则为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尽量使最优上限效率与最优上限能量利用率的折合阻尼系数相等。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rong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amplitude, frequency, generator parameters and load, a hydro-vibration-motor-load coupled mo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heoretical equation of fluid-induced vibration generation efficiency is derived.The control factors affecting generation efficiency are expounded, and the analysis method of optimal gener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principle of generator selection are put forwar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stance of the generator to the oscillator can be regarded as part of the total damping of the system, and the 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depends on the product of the upper limit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and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upper limit energy.By deter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pper limit efficiency and upper limit energy utilization ratio and equivalent damping coefficient, the optimal generation efficiency and load condition can be determined.As far as possible, the optimal upper limit efficiency is equal to the equivalent damping coefficient of the optimal upper limit energy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1905)
【分类号】:TM6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志坚,胡永陶;反应堆堆内构件流致振动试验的极值载荷分析[J];核动力工程;1998年05期
2 ;日本用复合发电技术提高发电效率[J];农村电气化;2000年05期
3 ;日本开发新的复合发电技术提高发电效率[J];东北电力技术;2000年11期
4 ;日本用复合发电技术提高发电效率[J];节能;2000年05期
5 ;日本开发新的复合发电技术提高发电效率[J];现代电力;2000年03期
6 ;日本提高发电效率的新技术[J];浙江电力;2000年06期
7 史俊清;;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一种尝试[J];品牌与标准化;2012年Z2期
8 黄毅诚;加速发展高效超临界技术 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J];中国能源;1999年11期
9 ;澳大利亚研制飞行发电机 预计发电效率达80~90%[J];华夏人文地理;2005年11期
10 黄毅诚;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 加速发展高效超临界机组[J];山西能源与节能;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宋晓林;沙宇恒;郑小川;;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制约因素分析[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彭昂;解东来;;千瓦级天然气热电联产系统的流程模拟与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应用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磊;直驱永磁机组研制通过验收[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欢伟;积灰对光伏系统发电效率影响及改善[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吕奇;基于仿生向日葵追踪技术的优化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赵雅芸;光伏发电效率与气象影响因子关联分析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4 苏子威;铅铋流动界面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5 黄丽芳;光伏发电效率检测及跟踪系统的实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6 李晓芳;聚光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程兆亮;小型风光互补系统发电效率提升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李思琢;太阳能光伏板热电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9 许璐;MW级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变辐照变工况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本文编号:1707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0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