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多雷区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方案研究
本文选题:山地多雷地区 + 高密度电法 ; 参考:《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变电站接地系统是保证设备与人身安全,维护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设施。随着丽水电力系统电压水平不断提高和系统容量不断增大,接地故障电流不断增大,但发展土地征用越来越困难,变电所面积越来越小,更多的变电所建在山体附近甚至山顶等土壤电阻率高、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方。变电所的接地电阻、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往往无法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生产运行部门对于降低地网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次研究将高密度电法和CDEGS软件有效结合,对变电所进行安全性计算分析,在不满足条件的新建变电站提出解决方案。采用高密度电法对所址及其周边土壤电阻率进行测量,并反演得到较为准确直观的土壤电阻率分布情况;通过数学统计及CDEGS软件的RESAP模块,将高密度电法反演得到的土壤分布图转化为较为准确且能用于CDEGS软件的MALZ模块仿真计算的土壤模型。从数值和经济性上分析每种改进方式的优缺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证明了将高密度电法和CDEGS软件结合应用在变电所接地运行的安全性计算是成功的,对丽水山地多雷区变电站的接地方案提出了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Abstract]:The substation grounding system is to ensure that the equipment and personal safety, maintenance facilities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 As the voltage level of Lishui power system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ystem capacity increasing, the fault current is increasing, but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expropri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substation area is more and more small, more built substation in the mountains near the top, even the high soil resistivity,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grounding resistance, step voltage substation, contact voltage are often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afety operatio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departments to reduce the grounding resistance, contact voltage and step voltage,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power system, more and more reliable operation high. This study combines the high 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and CDEGS software, the safety of the substation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in the new substation does not meet the conditions. Measurement of the site and its surrounding soil resistivity using high 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and obtained the soil resistivity distribution more accurately; through the RESAP module of CDEGS softwa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high density resistivity inversion of soil distribution map into a more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soil model MALZ simulation software CDEGS.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improvement pattern from the numerical and economy.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process proved that the high 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and CDEGS software combined with the safe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grounding operation in substation is calculated successfully, the grounding scheme of substation of Lishui mountain area is proposed with reference opinions.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862;TM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延玲;孙海民;乔丽;;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年04期
2 祁增云;;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实例[J];西北水电;2007年04期
3 杜华光;;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路基工程;2008年04期
4 王忠;魏晨旭;;高密度电法在某公路通道涵沉降调查中的应用效果[J];甘肃地质;2009年03期
5 王宇玺;肖宏跃;雷宛;贺智娟;;高密度电法探测未知目标体的技术及其效果[J];工程勘察;2009年11期
6 董双林;宫传梅;;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19期
7 李洪嘉;;高密度电法在隧道地质灾害超前预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年07期
8 祝杰;杜毅;亢会明;雷宛;张银松;;高密度电法在水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1年10期
9 荣卫鹏;;高密度电法在苏丹爱马公路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2年01期
10 祁瑞军;唐海燕;周越;;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利平;徐晓英;;高密度电法在水库检测中的应用[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2 董浩斌;王传雷;;浅议高密度电法几个问题[A];资源、环境与工程电法勘探方法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建平;;高密度电法在城市工程勘察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吕玉增;阮百尧;;高密度电法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研究[A];勘探地球物理2005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宴辉;王诗东;熊壮;朱世山;;超高密度电法在隧道勘察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6 祁民;张宝林;梁光河;陈友明;管刚;;高分辨率预测地下复杂采空区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密度电法在山西阳泉某复杂采空区中的初步应用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祁民;张宝林;梁光河;;高密度电法的三维数据场可视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董浩斌;王传雷;唐筱眸;;三维高密度电法勘探及试验[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刘晓东;张虎生;邢应太;;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地质调查中的应用[A];资源、环境与工程电法勘探方法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寇玉才;王俊祥;程洪明;;青海江仓煤矿高密度电法的应用效果[A];勘探地球物理2005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陈俊 刘志远 王福宝;高密度电法“剑指”碳酸盐岩出露区[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邱宏喜 张志臣;EH4电磁系统和高密度电法联合找矿效果好[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刘迎娟;水环地调中心完成多项南极科考任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冰;高密度电法仪器测控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10年
2 胡啸;基于高密度电法的煤矿多层采空区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东时;基于混频编码的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16年
4 王尚;山地多雷区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雷世红;高密度电法室内模型与工程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钟韬;超高密度电法在探测采空区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碧勇;高密度电法发射机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郭清石;高密度电法对溶洞勘探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李龙;高密度电法探测地下灾害源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10 蔡斌;高密度电法模型研究与工程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0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5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