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主动型过电压保护间隙场击穿触发回路的暂态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8 15:53

  本文选题:主动触发 + 过电压保护间隙 ; 参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针对主动型过电压保护间隙(SPG)研究中仅从触发回路的结构及材料角度难以分析其性能差异的机理,通过建立组合波注入下触发回路的等效模型,获得了触发回路输出电压的暂态解析式。基于触发回路的电压动作过程、触发电流与主间隙电流的数值关系、发生时序的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得出了触发回路响应时间及保护间隙击穿电压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触发回路中耦合气体放电管动作滞后于压敏电阻,其动作时刻主间隙两端电压约为压敏电阻阈值电压U1mA与耦合气体放电管动作电压UGM之和;触发电流I1在时间上先于主间隙电流I2出现,但在数值上I1远小于I2;触发回路中耦合气体放电管及触发间隙的响应时间t1、t2随冲击电压峰值Um的增大而减小,与之对应的主动型SPG的响应时间t3及压比K远小于被动型SPG约2.224μs的响应时间及2.42的压比。该结果可为主动型过电压保护间隙触发特性的研究及优化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active overvoltage protection gap (SPG), it is difficult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performance difference on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tructure and material of the trigger circuit. The equivalent model of the trigger circuit under the combined wave injection is established.The transient analytical formula of the output voltage of the trigger circuit is obtained.Based on the voltage action process of the trigger circuit, the nume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igger current and the main gap current,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the sequence of occurrence, 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trigger circuit and the breakdown voltage of the protection gap are obtained.It is found that the action of the coupled gas discharge tube in the trigger circuit lags behind the varistor, and the voltage at both ends of the main gap is about the sum of the threshold voltage U1mA of the varistor and the UGM of the action voltage of the coupled gas discharge tube.The trigger current I _ 1 appeared earlier than the main gap current I _ 2 in time, but numerically I _ 1 wa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I _ 2. The response time t _ (1) t _ (2) of the coupled gas discharge tube and the trigger gap in the trigger circui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mpulse voltage peak value (Um).The response time t _ 3 and the pressure ratio K of the active SPG are much smaller than 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passive SPG about 2.224 渭 s and the pressure ratio of 2.42.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study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gap trigger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overvoltage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7151,51221005) 陕西省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2KCT-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kjc2014006)
【分类号】:TM8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飞,李勃;过电压保护产品在国内的应用[J];电气时代;2004年06期

2 陈晓波;;一起过电压事故的反思[J];农村电工;2006年05期

3 张铁华;;江苏省一九八四年过电压保护工作会议在南通召开[J];华东电力;1984年05期

4 ;关于颁发“华东电管局过电压保护工作管理条例”的通知[J];电力技术通讯;1978年04期

5 齐鸣;汽车供电系过电压产生原因及其防护新法[J];汽车电器;1998年04期

6 罗嵘;谈防雷、过电压保护技术发展趋势[J];通信世界;2000年11期

7 张仲;计算机系统的过电压保护[J];四川电力技术;2001年01期

8 赵令骥;浅谈农村水电站过电压保护[J];农村电工;2002年11期

9 丁义宏;过电压的产生与保护[J];电工技术杂志;2003年06期

10 刘生建;可控硅过电压保护中电容选用的探讨[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廷涛;刘培峰;;过电压及接地的重要意义[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瑞芳;;浅析亳州市配电网的过电压保护[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涂六一;;汕头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保护评述[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张艳;;通信系统雷电与过电压防护的基本原则与措施[A];河南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傅得文;;电气设备过电压防范[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 电力分卷)[C];2006年

6 黄滇生;;漾濞县10kV配网过电压分析[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7 周启龙;罗海燕;徐静;;补偿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几个问题的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郑文进;邓双学;;向家坝水电站500kV开关站过电压保护设计[A];2013年电气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王建国;陈慈萱;朱文兵;吴俊;吴志勇;;低压弱电系统电气连线等耐受过电压和雷电流能力实验[A];首届中国防雷论坛论文摘编[C];2002年

10 陆国俊;;110KV和22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方式的选择[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马骏;我区两项电力科技成果国内首创[N];宁夏日报;2007年

2 西子;电容器过电压保护神诞生[N];中国电力报;2002年

3 吾生 摘译;输入端保护电路[N];电子报;2009年

4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赵新生 深圳科锐公司 宗宏鸿;网络谨防雷击[N];计算机世界;2001年

5 本报记者 韩乐 通讯员 杨增军 苏清斌;如何科学防范雷鸣电闪[N];渭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雪原;高速重载铁路车网耦合下过电压产生机理与防护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李斌;特高压输电线路过电压及保护与控制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魏斌;MOV在低温环境下的电气特性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军;电网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张振宇;中压变频器过电压保护和实时监测[D];山东大学;2015年

3 刘赫;配电网并联补偿电容器组分合闸过电压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郭永辉;温湿度效应对伊犁地区局域电网过电压的影响[D];伊犁师范学院;2016年

5 张静;66kV直挂SVC相控电抗器过电压抑制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6 程宇;35kV并联电容器过电压分析及其抑制措施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7 明自强;高压电网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方鑫;基于瞬态电场特征的超高压电网过电压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王德昌;特高压线路过电压抑制措施的仿真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兰海涛;高压电网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69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69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c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