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压缩空气的微网复合储能系统主动控制策略
本文选题:复合储能 + 主动控制 ; 参考:《电工技术学报》2017年20期
【摘要】:提出一种含压缩空气的复合储能系统在交直流混合微网中的主动控制策略。首先,充分考虑工程实践中对于精度与运算速度的要求,采用基于最优裁剪极限学习机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组合预测算法实现对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多时间尺度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复合储能日前调度。其次,运用经验模式分解的方法将复合储能日前调度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态分量,建立基于储能循环寿命与荷电状态(SOC)平衡的目标函数,并利用瞬时频率理论将各本征模态分量优化重构,从而得到超级电容、蓄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的目标输出功率。最后,基于某风电场数据所建立的仿真算例表明,本方法能够在综合考虑储能运行成本与SOC平衡的基础上,将储能与分布式电源视为整体,并主动调度其输出功率,从而有效提升微网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Abstract]:An a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a composite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compressed air in AC / DC hybrid microgrids is presented. Firstly, considering the requirements of precision and operation spe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 combined predi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optimal clipping limit learning machine an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achine is used to predict the output power of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in multiple time scales. On this basis, the complex energy storage before day scheduling is designed. Secondly,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is used to decompose the pre-day scheduling of composite energy storage into several intrinsic mode components, and the objective function based on the equilibrium of energy storage cycle life and charged stat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theory, the intrinsic mode components are optimized and reconstructed to obtain the target output power of super capacitor, battery and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Finally, a simulation example based on the data of a wind farm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take energy storage and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as a whole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the balance of energy storage operation cost and SOC, and actively dispatch its output power.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nergy utiliza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microgrid system.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61320106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73223)资助
【分类号】:TM7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莎日娜;栗文义;高飞;;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法的风/柴/储能发电系统充裕度评估[J];陕西电力;2011年12期
2 ;日本有望超过德国引领光伏储能市场[J];上海大中型电机;2013年04期
3 徐传进;吴琪;徐正华;雷凯;林云松;;大规模储能系统控制模式研究[J];东方汽轮机;2012年03期
4 江云;;风力发电储能逆变供电与经济分析[J];能源;1983年04期
5 王高军;曲群婷;赵娜红;吴宇平;;新型储能体系的探索[J];合成化学;2007年S1期
6 严干贵;冯晓东;李军徽;穆钢;谢国强;董效辰;王芝茗;杨凯;;用于松弛调峰瓶颈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8期
7 ;德国拟大力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开发[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2期
8 张子峰;王林;陈东红;王骁雄;朱东梅;李丽娜;;集装箱储能系统散热及抗震性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6期
9 吴国荣;李志强;王思耕;鹿怀骥;;化学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的研究[J];电气传动;2013年08期
10 张坤;毛承雄;谢俊文;陆继明;王丹;曾杰;陈迅;;风电场复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优化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波;王成山;肖峻;郭力;;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输出波动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肖峻;白临泉;李振生;梁海深;于波;;储能系统规划设计软件的介绍与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高军;曲群婷;赵娜红;吴宇平;;新型储能体系的探索[A];第二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木一;;储能系统提高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能力研究[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陈奕;张步涵;代晓康;毛承雄;赵爽;;微网中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第五届“智能电网”暨“电机能效提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孙庆;何一;;光伏电站储能系统配置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侯世英;房勇;孙韬;宋星;;混合储能方案平衡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功率变化[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金华频;董大富;徐锦才;;水电风能互补调节系统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小水电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9 吴福保;杨波;叶季蕾;薛金花;;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及典型设计[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严干贵;冯凯翔;刘嘉;李军徽;王月;;基于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区间的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房田甜;资本掘金储能业市场细分趋向明朗[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顾定槐;我国储能应用技术酝酿突破[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房田甜 实习记者 董乐;A123看好电网储能 借“合资”撬动中国市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电池储能电站的安全性问题[N];中国能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邱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及其储能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6年
2 李逢兵;含锂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与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曾杰;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微网中储能系统的构建与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军徽;抑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汪伟;风电及含风电微网中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奇;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单体建模及容量配置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苗骁健;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与容量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曹阳;2MW/10kV高压级联H桥电池储能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山川;基于智能控制超导磁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丁冬;适用于调频的储能系统配置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闫鹤鸣;储能系统提高风电跟踪计划出力能力的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马倩;抑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储能系统调控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罗宏健;虚拟同步发电机特性的能量型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任威;基于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的并网风电场功率调节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高孝天;配合风电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74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74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