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间偏航和有功功率综合协调的海上风电场增效方法
本文选题:风电场 + 有功功率控制 ; 参考:《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07期
【摘要】:以海上风电场风向和风速较稳定,尾流效应对风电场功率影响明显为背景,综合协调机组间偏航角、有功功率,改善机组间气动耦合,提高各机组有功功率之和。给出了考虑偏航的尾流模型,克服了经典尾流模型边界处不连续导致风电场功率优化困难的问题。然后建立以机组偏航角和诱导因子为调节手段的风电场有功功率优化模型。继而,基于尾流传播路径,对机组进行分群,将风电场整场优化问题转化为各群内部优化问题,减少优化对象数,降低问题规模。重点结合在线仿真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出各群内部功率优化问题求解方法。最后将优化结果整定为机组参考有功功率和参考偏航角,各机组据此运行。该方案计算开销小,无需额外增加风电场控制系统计算资源,对通信环境无特殊要求,同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有效提升海上风电场有功功率,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
[Abstract]:Based on the steady wind direction and wind speed of offshore wind farm and the obvious influence of wake effect on wind farm power, the yaw angle and active power among units are comprehensively coordinated to improve the aerodynamic coupling between units and to increase the sum of active power among units. A wake model considering yaw is given, which overcomes the difficulty of wind farm power optimization caused by the discontinuity at the boundary of the classical wake model. Then a wind farm 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yaw angle and induction factor is established. Then, based on the wake propagation path, the unit is divided into groups, and the whole field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wind farm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internal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each cluster, which reduces the number of optimization objects and reduces the scale of the problem. Combined with online simul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a method for solving pow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 each group is proposed. Finally, the optimized results are determined as the reference active power and yaw angle of the units, and the units are operated accordingly. The calculation cost of the scheme is small, and the calculation resources of the wind farm control system are not needed, and there is no special requirement for th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active power of offshore wind farm.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wind farm.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南省风电装备与电能变换协同创新中心;湘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毅;刘志鹏;周彬;余小明;张宇;;海上风电场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探讨[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西-北欧海上风电场投资成本统计[A];《电站信息》2009年第1期[C];2009年
3 葛燕;朱锡昶;李岩;;海上风电场风机支撑结构防腐蚀对策[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黄维平;;我国海上风电场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解决方案[A];第二届全国海洋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凤云;王辉;;国内外海上风电场现状及其基础设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江建军;;浅析海上风电场运维安全管理的特殊性[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7 方涛;黄维学;;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安装和维护的研究[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8 江建军;;浅析海上风电场运维安全管理的特殊性[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方涛;黄维学;;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安装和维护的研究[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风能产业》(2013年第7期)[C];2013年
10 杨建军;;大型海上风电场开发对电气设计的挑战[A];2010年度电气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伊能;聚焦世界首座大型海上风电场[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通讯员 蔡慧 记者 贺耀堂;在连投资建设海上风电场[N];连云港日报;2009年
3 班玮;德国首个海上风电场正式并网发电[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李新;丹麦建成世界最大海上风电场[N];中国船舶报;2010年
5 李积轩;韩国将耗资82亿美元建大型海上风电场[N];中国冶金报;2010年
6 记者 徐举;8个海上风电场落户庄河花园口[N];大连日报;2012年
7 张文艺 张惠敏;六鳌海上风电场完成规划编制[N];闽南日报;2013年
8 通讯员 张占奎 记者 刘津;海上风电场送电系统与并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启动[N];国家电网报;2013年
9 励漪;首个大型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启动[N];人民日报;2007年
10 王玲;全力推进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N];威海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Ali Raza;含大型海上风电场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协调运行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钟舒雅;海上风电场的运营维护优化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3 何大清;基于直流串联的海上风电场及其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王国强;基于VSC-HVDC海上风电场并网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宁;大型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优化研究[D];上海电力学院;2011年
2 姜黛琳;考虑尾流效应的海上风电场建模及无功电压分布特性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俊;海上风电场最大功率追踪与出力平滑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富鹏浩;海上风电场发电量预测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陈飞虎;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海上风电场无功补偿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6 章蔚;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传播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7 毛王清;海上风电场柔性直流并网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8 李杰;海上风电场的电网接入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9 丁扬;海上风电场应用轻型直流输电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10 谭任深;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的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90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9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