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测方法的直流微网混合储能虚拟惯性控制
本文选题:直流微网 + 虚拟惯性 ; 参考:《电网技术》2017年05期
【摘要】:为增强直流微网扰动抑制能力,使直流侧电压在系统扰动时呈现惯性响应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流器预测控制的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系统虚拟惯性控制策略。该方法采用微网储能系统变流器作为虚拟惯性控制单元,增加直流电压变化作为控制输入变量,增强了其暂态运行稳定性。此外,为提高直流微网本地控制速度,以配合储能系统的快速惯性调节,避免因控制延时造成的滞后控制现象,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方法的储能变流器本地控制方法,并采用由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以弥补蓄电池充放电速率较慢的缺点。基于Matlab建立了风电直流微网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restraining DC microgrid disturbance and make DC side voltage appear inertial response when the system is disturbed, a virtual inertial control strategy for DC micro-grid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converter predictive control is proposed. In this method, the converter of microg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s used as the virtual inertial control unit, and the DC voltage change is added as the control input variable, and the transient operation stability is enhanced.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ocal control speed of DC microgrid, to cooperate with the fast inertial regulation of the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to avoid the delayed control phenomenon caused by the control delay, a local control method of the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based on the model predi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A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mposed of batteries and super capacitors is us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slow charge and discharge rate of batteries.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wind power DC microgrid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Matlab.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trategy.
【作者单位】: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2015AA050101)~~
【分类号】:TM7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程志江;李永东;谢永流;邱麟;董博;樊小朝;;带超级电容的光伏发电微网系统混合储能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5年10期
2 王毅;于明;李永刚;;基于改进微分进化算法的风电直流微网能量管理[J];电网技术;2015年09期
3 王海波;杨秀;张美霞;;平抑光伏系统波动的混合储能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彦杰;孙若愚;张朝川;毛亚峰;;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7年12期
2 陈威;叶少士;刘冬;;储能超级电容动态响应优化自适应控制策略[J];电气技术;2017年12期
3 黄晓斌;张熊;韦统振;齐智平;马衍伟;;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及应用现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7年11期
4 张继红;杨培宏;颉新春;高春;;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分层平抑功率波动策略[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年18期
5 刘大贺;韩晓娟;李建林;;光储并网系统中采样时间间隔对容量配置的影响[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年18期
6 孔德成;龙虹毓;李光林;刘育明;;基于微能源网联供系统的光伏电源出力等效平滑策略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7年09期
7 杨少帅;刘易;;基于滤波原理的光氢超并网系统建模与功率控制[J];电测与仪表;2017年15期
8 薛亚林;周建萍;崔屹;;基于直流微电网的混合储能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研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7年08期
9 张明光;郜晴晴;;含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直流微电网功率分配策略[J];电气自动化;2017年04期
10 夏栋;徐耀良;郭卫民;王悦;陈鹏飞;;基于实时功率判别的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7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宇峰;黄民翔;叶承晋;;基于电池储能系统动态调度的微电网多目标运行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6期
2 张纯江;董杰;刘君;贲冰;;蓄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4期
3 冯兴田;张丽霞;康忠健;;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UPQC工作条件及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4期
4 李斌;宝海龙;郭力;;光储微电网孤岛系统的储能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3期
5 刘佳易;秦文萍;韩肖清;柳雪松;朱旋;;交直流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4年02期
6 王荃荃;秦川;鞠平;吴峰;;考虑电池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的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协调控制[J];电网技术;2014年01期
7 张冰冰;邱晓燕;刘念;孙斌;刘明;朱椤方;崔伟;魏杰;郑乔;庄哲;;基于混合储能的光伏波动功率平抑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19期
8 王海波;杨秀;张美霞;;平抑光伏系统波动的混合储能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3年09期
9 石庆均;江全元;;包含蓄电池储能的微网实时能量优化调度[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5期
10 陈昌松;段善旭;蔡涛;刘邦银;;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微网能量管理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志超;方念;杨凡凡;黄成思;陈丹霏;;微网技术综述[J];电气开关;2013年03期
2 李鹏;张玲;王伟;杨希磊;赵义术;;微网技术应用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20期
3 韩奕;张东霞;胡学浩;梁才浩;程军照;梁惠施;;中国微网标准体系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1期
4 撖奥洋;邓星;文明浩;李惠宇;陈晓燕;;高渗透率下大电网应对微网接入的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1期
5 杨仁花;黄伟;关丽;刘令富;;微网结构和运行控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年01期
6 王志霞;张会民;田伟;;微网研究综述[J];电气应用;2010年06期
7 鲁贻龙;王斌;曹祖亮;;储能系统改善微网动态性能的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牛铭;黄伟;郭佳欢;苏玲;;微网并网时的经济运行研究[J];电网技术;2010年11期
9 马力;;混合系统微网控制策略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6期
10 王锡琳;;含有光伏电源的微网综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仁花;黄伟;刘令富;;微网结构和运行控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昱;廖威;马早康;;微网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3 严玉廷;卢勇;;光伏微网控制技术研究[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4 严玉廷;苏适;;云电科技园智能微网研究[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昱;廖威;马早康;;微网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严玉廷;苏适;;云电科技园智能微网研究[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1年
7 严玉廷;苏适;;云电科技园智能微网研究[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8 严玉廷;苏适;;园区级微网设计集成技术及其应用[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9 严玉廷;苏适;;园区级微网设计集成技术及其应用[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苏适;翟伟翔;;智能微网中恒进线功率控制的设计及应用[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程军照;明确我国微网发展研究方向[N];国家电网报;2011年
2 辛义;微网推动新能源发展[N];中国电力报;2010年
3 记者 贾明;玉树建成我国最大规模水光互补微网电站[N];青海日报;2012年
4 国网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冯庆东;微网并网技术标准亟待完善[N];中国能源报;2012年
5 记者 苑玉虹 林玟均;国内最大的水光互补微网电站年底发电[N];青海日报;2011年
6 黄韶军;北京四方配网领域不断推出新品[N];中国电力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晶晶;MMC型微网复合主动电力调节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张丽荣;风电直流微网的控制与保护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郗忠梅;户用光伏微网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易桂平;微网环境下多源并网运行及复合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刘柏良;多源微网典型应用的优化设计[D];东南大学;2015年
6 薛美东;微网优化配置和能量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7 张宸宇;微网及含微网的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于雷;含多类型能源的微网与外部电网协调运行机制和容量配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杨刚;微网综合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10 易灵芝;面向楼宇直流微网ADR能源管理与能效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嵩;微网电能质量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振;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直流微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赵长龙;微网运行经济型及HOMER软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陈前宇;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微网经济运行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邓佃毅;含风/光/储微网配电网可靠性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莹;基于光伏—混合储能的直流微网运行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夏文强;考虑微网的新型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8 华嘉成;微网外特性建模与微网特征向量的研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吴玫蓉;海岛微网的主从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焦平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微网调频的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11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81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