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陷光结构在GaAs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29 07:53

  本文选题:GaAs薄膜太阳电池 + 正面陷光结构 ; 参考:《材料导报》2017年11期


【摘要】:陷光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在光伏器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硅基太阳电池中陷光结构的应用很常见,然而在GaAs薄膜太阳电池中陷光结构的报道并不多。详细介绍了陷光结构的原理及其在GaAs薄膜电池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综述了GaAs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常用的三类陷光结构:正面陷光结构(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锥等)、背面陷光结构(如镜面背反射层)以及混合陷光结构。大量研究表明,陷光结构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GaAs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一定程度上达到降低电池生产成本的目的。
[Abstract]:Because of its unique optical properties, trapping structur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hotovoltaic devices. 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trapped light structure in silicon based solar cells is very common.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ports on trapped light structure in GaAs thin film solar cells. The principle of trapping stru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aAs thin film battery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ree types of trapping structures commonly used in GaAs thin film solar cell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frontal trapping structures (including nanocrystalline particles nanowires nanometers etc.) backside trapping structures (such as mirror backreflectors) and mixed trapping structures.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use of trapping structur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GaAs thin film cells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cell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4066;61474115;61504138) 863项目(2014AA032602)
【分类号】:TM91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云;新型高效薄膜太阳电池[J];天津科技;2003年02期

2 王曦悦;;天津津能进军薄膜太阳电池行业五味记[J];新材料产业;2007年07期

3 ;英国发现制造薄膜太阳电池的新技术[J];电源技术;2009年02期

4 吴达成;刘馨;;我国薄膜太阳电池产业发展概况[J];新材料产业;2011年03期

5 李微;黄才勇;刘兴江;;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发展趋势浅析[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刘春娜;;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进展及市场前景[J];电源技术;2012年12期

7 贾旭平;;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出“即剥即贴”型薄膜太阳电池[J];电源技术;2013年03期

8 刘春娜;;国外薄膜太阳电池研发动态[J];电源技术;2013年08期

9 刘玉珩;;几种薄膜太阳电池的新进展[J];太阳能;1984年02期

10 刘智,刘叶瑞;几种薄膜太阳电池开发的现状及进展[J];甘肃科学学报;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微;刘兴江;赵彦民;杨立;冯金晖;李巍;闫礼;乔在祥;;薄膜太阳电池技术的研发现状及产业化进展[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许颖;励旭东;李维刚;李仲明;于元;;颗粒硅带上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李维刚;励旭东;许颖;姬成周;;低纯度颗粒硅带上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叶晓军;郝国强;李志刚;郑天航;李红波;陈鸣波;;薄膜太阳电池空间应用前景分析[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孙云;;薄膜太阳电池发展概况[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杨冠军;李成新;李长久;;环境友好的新型高效薄膜太阳电池技术[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冯良桓;蔡亚平;张静全;武莉莉;黎兵;李卫;雷智;蔡伟;郑家贵;;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和产业化进展[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8 段启亮;王海燕;杨仕娥;卢景霄;陈永生;;一种增强薄膜太阳电池中硅膜的光吸收的新方法[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郝延明;蔡宏琨;周严;林波;张德贤;林列;;温度交变环境对薄膜太阳电池相关层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10 许颖;励旭东;罗欣莲;王文静;于民;李仲明;;非硅衬底上转换效率10%的硅薄膜太阳电池[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福建钧石:完善薄膜太阳电池产业链[N];中国电子报;2011年

2 记者 古良驹;以情招商 20亿元项目落户东坡区[N];眉山日报;2011年

3 记者刘其丕;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研发获新进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4 屈洛川;孚日股份 能源新贵 有望崛起[N];证券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宋莉;光伏产业新亮点[N];科技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 廖毅 记者 尤海峰;戈壁滩照耀正泰“太阳能”[N];温州日报;2009年

7 余宽平;新区两太阳能电池项目签约[N];镇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然;铜锌锡硫类薄膜的物理性质及其光伏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廖华;薄膜太阳电池及其陶瓷硅衬底材料的制备和电子辐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李志强;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制备及其在薄膜太阳电池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葛杰;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相关材料与器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金晓;硅薄膜太阳电池材料的制备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励旭东;低成本衬底上晶体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一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的器件仿真[D];南开大学;2012年

8 于化丛;氢化纳米硅(na-Si:H)薄膜太阳电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

9 柳效辉;新型化合物黄铜矿(CIGSS)光伏特性及其在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罗培青;HWCVD制备硼掺杂氢化纳米硅及银纳米粒子增强硅薄膜太阳电池光谱响应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文;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2 葛运成;有机薄膜太阳电池器件性能的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尹富红;CBD法制备大面积CdS薄膜及光伏应用[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玲;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优化设计[D];渤海大学;2015年

5 任海芳;CIAS薄膜太阳电池吸收层制备和性能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6 黄祥军;用光栅减小光在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中反射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7 丁东;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等离激元陷光结构的设计与模拟[D];郑州大学;2016年

8 李志山;磁控溅射硫化物靶制备铜锌锡硫(Cu_2ZnSnS_4)薄膜太阳电池[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梁晓杨;基于不锈钢衬底的高效率柔性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和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10 王皓石;硅薄膜太阳电池陷光及硅HIT电池制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19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819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3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