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的微网逆变器二次调频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30 05:22

  本文选题:微电网 + 虚拟同步发电机 ; 参考:《电网技术》2017年08期


【摘要】:传统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案可帮助微网逆变器实现一次调频功能,为微网提供频率支撑,然而一次调频属于有差调节。通过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结构,可使逆变器根据工作模式在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之间切换。二次调频适用于孤岛模式的微电网,可实现微网频率的无差控制,同时利用小信号等效以及根轨迹分析方法对二次调频控制策略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选取范围。该方案可使多台逆变器参与调频并按容量均分缺额功率,有利于总调频容量以及微电网容量的扩展。此外,二次调频对频率额定值的追踪功能还可辅助完成微网孤岛模式到并网模式的预同步环节,保证了预同步过程的顺利实行。最后,通过微网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ontrol scheme of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can help the microgrid inverter to realize the primary frequency modulation function and provide frequency support for the microgrid. However, the primary frequency modulation is a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By improving the control structure of the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the inverter can switch between the primary frequency modulation and the secondary frequency mod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mode. The secondary frequency modula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isolated microgrid. The frequency of the microgrid can be controlled without differ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bility of the second frequency modulation control strategy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mall signal equivalence and root locus analysis. The selection range of related parameters is also given. This scheme enables multiple inverters to participate in FM and divide the missing power equally according to capacity,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total FM capacity and the capacity of microgrid. In addition, the tracking function of the frequency rating of the secondary frequency modulation can also help to complete the pre-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he isolated island mode and the grid-connected mode, which ensures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ynchronization process.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is verified by microgrid simulation platform.
【作者单位】: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7021)~~
【分类号】:TM464;TM7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承昱;许建中;赵成勇;刘炜;;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VSC类同调等值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6年13期

2 魏亚龙;张辉;孙凯;宋琼;郭志强;;基于虚拟功率的虚拟同步发电机预同步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12期

3 肖宏飞;林艳艳;戴鑫;陈磊磊;吴晨曦;;基于耦合点定功率控制的微网频率调整[J];电网技术;2016年04期

4 张也;颜湘武;;微网功率耦合特性分析及解耦控制[J];电网技术;2016年03期

5 吴恒;阮新波;杨东升;陈欣然;钟庆昌;吕志鹏;;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环的建模与参数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24期

6 程冲;杨欢;曾正;汤胜清;赵荣祥;;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转子惯量自适应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9期

7 孟建辉;王毅;石新春;付超;李鹏;;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分布式逆变电源控制策略及参数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12期

8 田雨青;郑天文;陈来军;张虹;;基于自适应调节的虚拟同步发电机频率控制[J];南方电网技术;2014年05期

9 吕志鹏;盛万兴;钟庆昌;刘海涛;曾正;杨亮;刘岚;;虚拟同步发电机及其在微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6期

10 徐诚;刘念;赵泓;朱桂萍;肖先勇;赵正龙;;基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原理的微电源频率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湘宁;陈萌;;不平衡电压下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8期

2 王硕君;钟朝露;陈劲;廖雯;黄海涛;;一种微电网并/离网运行模式统一控制策略[J];广东电力;2017年06期

3 程启明;杨小龙;褚思远;张强;黄山;;基于虚拟直流发电机的光伏系统控制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7年07期

4 赵卓立;杨苹;许志荣;王月武;;多源多变换微电网大扰动暂态稳定性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17年07期

5 莫槟滔;陈峦;井实;鲁尔洁;郑彬;姚亮;;基于NCD优化的光-火微网频率控制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年13期

6 王磊;张琛;李征;蔡旭;;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同步控制及弱网运行特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年13期

7 石荣亮;张兴;徐海珍;刘芳;曹伟;;基于自适应模式切换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7年12期

8 李鹏;王奔;赵思臣;;微网虚拟同步发电机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J];电气自动化;2017年03期

9 庞宇;刘宏达;戴成;;基于参数灵活配置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在船舶自主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船舶;2017年03期

10 曾正;邵伟华;;基于线性化模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惯性和阻尼辨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武其;吕洋;;向弱电网供电的VSC-HVDC系统的模拟惯量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年06期

2 吴轩钦;谭国俊;何凤有;李浩;;变频驱动系统电网接口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23期

3 张谦;廖清芬;唐飞;徐君茹;刘涤尘;邹宏亮;;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5期

4 曾正;邵伟华;冉立;吕志鹏;李蕊;;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模型及储能单元优化配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3期

5 王克;王泽忠;柴建云;由蕤;甘圣菲;;同步控制逆变电源并网预同步过程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2期

6 朱旋;陈得宝;方振国;李峥;;平均成本下垂控制策略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10期

7 张元;郝丽丽;戴嘉祺;;风电场等值建模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06期

8 孟建辉;石新春;王毅;付超;李鹏;;改善微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分布式逆变电源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04期

9 孟建辉;王毅;石新春;付超;李鹏;;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分布式逆变电源控制策略及参数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12期

10 杨亮;王聪;吕志鹏;刘岚;刘海涛;曾正;;基于同步逆变器的预同步并网方式[J];电网技术;201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华;李丽;;构皮滩水电厂一、二次调频控制策略[J];变频器世界;2011年04期

2 徐诚;刘念;赵泓;朱桂萍;肖先勇;赵正龙;;基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原理的微电源频率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03期

3 郭钰锋,徐志强,于达仁,赵婷;考虑调频死区的二次调频控制回路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10期

4 蒋勇;芮志清;余震虹;邓芳;;基于二次调频的电网小岛运行控制研究[J];发电设备;2008年03期

5 刘超;许文磊;;DEH系统在热电孤立电网中的应用[J];中氮肥;2007年04期

6 刘乐;刘娆;李卫东;;互联电网中区域调频责任及其分配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6期

7 申喜;唐颖;魏文轩;王庆红;;基于Simulink的船舶电力系统的仿真[J];舰船电子工程;2013年09期

8 丁立;乔颖;鲁宗相;闵勇;白恺;;高比例风电对电力系统调频指标影响的定量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4期

9 叶荣;陈皓勇;娄二军;;基于微分博弈理论的频率协调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永国;周怀念;;东风发电厂一、二次调频功能协联策略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荣;基于微分博弈理论的电力系统频率协调控制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大志;大型受端电网的调频备用调用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王文剑;火电—风电—储能联合调频运行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孙亮;发电机组一次、二次调节动作协调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任丽娜;CPS标准评价控制区域调频性能准确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23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823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