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本质安全电感电路电弧放电时间双正态分布

发布时间:2018-05-03 21:36

  本文选题:IEC火花试验装置 + 本质安全 ; 参考:《电工技术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本质安全电感电路的电弧放电时间本应整体服从正态分布,但试验发现存在双正态分布情况,即放电时间被分为大小不同的两组,每一组均服从正态分布。为解释该现象,对IEC火花试验装置的钨丝在镉盘凹槽内的分离情况进行数学推导,得到钨丝的分离轨迹,并结合钨丝的实际分离速度计算,确定了钨丝在镉盘凹槽内分离的最短和最长时间。指出放电时间存在双正态分布时,较低平均值一组对应钨丝与镉盘凹槽内边缘的分离,较高平均值一组对应钨丝与镉盘外边缘的分离。给出了存在双正态分布的判据。
[Abstract]:The arc discharge time of intrinsically safe inductance circuit should be from normal distribution, but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double normal distribution, that is, the discharge time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different sizes, each group is from normal distribution. In order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the separation of tungsten wire in the groove of cadmium disk of IEC spark test device was derived, and the separation track of tungsten wire was obtaine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separation speed of tungsten wire wa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eparation speed of tungsten wire. The shortest and longest separation time of tungsten wire in cadmium disk groove was determin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when the discharge time has a double normal distribution, a group of lower average values correspond to the separation of tungsten wire from the inner edge of cadmium disk grooves, and a group of higher average values correspond to the separation of tungsten wire from outside edge of cadmium disk. A criter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binormal distribution is given.
【作者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变频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北京电动车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
【分类号】:TM5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红光;高压回路接点过热与电弧放电及过热监督[J];高电压技术;2000年04期

2 孟庆海,牟龙华,王崇林,姜建国;低能电弧放电瞬间的特性分析[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川下安司,彭光霞;高真空电弧放电型离子镀的现状与未来[J];真空;1987年05期

4 赵万生;刘晋春;;电火花加工中电弧放电的起因[J];电加工;1988年01期

5 胡辉,王贺礼,李劲,何俊佳,何正浩;脉冲电弧放电产生医用一氧化氮的放电条件研究[J];高压电器;2005年03期

6 ;国外技术简讯[J];建筑材料工业;1962年14期

7 许佐明;杨嘉祥;张文娟;王新掌;;水中交流电弧放电特性测试与仿真[J];高电压技术;2008年10期

8 赵万生;顾琳;徐辉;李磊;向小莉;;基于流体动力断弧的高速电弧放电加工[J];电加工与模具;2012年05期

9 洪汉;赵万生;顾琳;;侧铣式高速电弧放电加工工艺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14年04期

10 孟庆海,胡天禄,牟龙华;低能电弧放电时间与电路参数间的关系[J];电工技术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覃彬全;李良福;杨磊;糜翔;刘青松;;雷击电弧放电对桥梁缆索的影响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 第十二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防雷新技术[C];2014年

2 王军;;研制电弧放电展品的探讨[A];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4年

3 田晓洁;刘永红;孙鹏飞;朱恒雨;郑超;;基于电弧放电切割套管的研究和应用[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13年

4 周碧胜;;短电弧切削设备的应用实例及其使用技术规范[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周碧胜;;短电弧切削设备的应用实例及其使用技术规范[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巧菊;陈慧光;;八号联变电弧放电故障的分析判断及处理[A];第四届火电行业化学(环保)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赵万生;刘晋春;;关于电火花加工中电弧放电起因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电火花成型加工篇)[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夏杰生;超硬材料加工有了“利器”[N];中国冶金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辉;高速电弧放电加工的工艺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关磊;氮气氛直流电弧放电制备新型碳纳米材料[D];天津大学;2010年

3 胡辉;脉冲放电生成一氧化氮的规律及呼吸衰竭救治仪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氮掺杂碳纳米材料[D];天津大学;2014年

2 张锐;基于水基工作液的高速电弧加工机理探索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盛焕焕;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处理甲苯废气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董丙杰;受电弓/接触网载流摩擦滑动过程中电弧放电和碳滑板温升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苏运波;多相交流电弧放电实验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6 梁坡;电弧放电紫外光辐射探测系统的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肖宇;电弧放电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及其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徐艳;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新型纳米碳材料的深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杨旗;空气电弧放电合成医用一氧化氮的等离子体化学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鑫;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电弧放电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0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840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9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