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网络约束的发用电一体化综合优化调度模型
本文选题:网络阻塞 + 柔性负荷 ; 参考:《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4期
【摘要】:电力高峰负荷持续增长及间歇式能源的迅猛发展提高了输电阻塞的风险,对电力系统调度调节能力提出新的重大挑战。传统电网中主要通过动态增容、负荷转供及有序用电来解决网络阻塞问题。智能电网环境下,随着"源—网—荷"互动能力的提升,柔性负荷参与电网调度在解决网络阻塞问题方面发挥着十分经济高效的作用。基于柔性负荷参与地区电网需求响应调度,以"源—网—荷"三方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了计及网络约束的发用电一体化综合调度模型,通过形成最优电价和激励调度方案,实现了对发用电侧的协同一体化综合调度,在有效缓解网络阻塞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满意度和互动成本的最优。采用IEEE 14节点算例验证了优化调度模型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Abstract]: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power peak load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mittent energy increase the risk of transmission congestion and pose a new major challenge to the power system dispatching and regulating ability. The problem of network congestion is mainly solved by dynamic capacity increase, load transfer and orderly use of electricity in traditional power network. In the environment of smart gri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urce-network-load" interaction ability, flexible load dispatching plays a very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role in solving the network congestion problem. Based on the flexible load participating in the demand response dispatching of the regional power network, a comprehensive dispatching model of power genera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and power supply is constructed, which takes the "source-network-load" three-party comprehensive benefit as the goal, and takes the network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the optimal electricity price and incentive scheduling scheme, the cooperative integrated integrated scheduling on the generating and power side is realized. On the basis of effectively alleviating the network congestion problem,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the interaction cost are optimized. The econom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optimal scheduling model are verified by a IEEE 14 node example.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申能(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716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60145)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DZ71-15-039)~~
【分类号】:TM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勇;刘友波;刘俊勇;张曦;苏小平;刘挺坚;;基于转供逻辑约束的城市电网运行阻塞控制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23期
2 麻秀范;王超;洪潇;李颖;王皓;;基于节点阻塞电价的电动汽车双层充电优化策略[J];电网技术;2016年12期
3 闫攀;张彬桥;肖登;;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模型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6年04期
4 徐伟;鲍颜红;周海锋;汤伟;刘路登;任先成;向小蓉;;基于阻塞分析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年06期
5 施泉生;李士动;;可中断负荷参与阻塞管理模型与特性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5年07期
6 彭勃;邱一苇;陈俊全;吴浩;宋永华;;计及网络约束的有序用电综合决策方法[J];电网技术;2015年03期
7 刘伟佳;吴秋伟;文福拴;薛禹胜;;电动汽车和可控负荷参与配电系统阻塞管理的市场机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24期
8 王珂;姚建国;姚良忠;杨胜春;雍太有;;电力柔性负荷调度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20期
9 姚建国;杨胜春;王珂;曾丹;毛文博;耿建;;平衡风功率波动的需求响应调度框架与策略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9期
10 周晓宁;徐伟;胥传普;王伟;徐泰山;毛俊;;计及负荷转供措施的电网设备过载辅助决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俊yN;文福拴;崔鹏程;孙磊;尚金成;何洋;;参与需求响应的工业用户智能用电管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4期
2 刘晓峰;高丙团;罗京;汤奕;;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居民负荷分层调度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4期
3 王刚;董亦华;王珂;刘俊;;计及网络约束的发用电一体化综合优化调度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4期
4 邓霞;孙威;肖海伟;;需求响应框架下含储能及可控负荷的用户侧能量优化管理策略[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年13期
5 孙宇军;王岩;李秋硕;肖勇;赵云;李扬;曹f ;;计及用户侧互动的两阶段滚动调度计划模型[J];南方电网技术;2017年06期
6 崔鹏程;史俊yN;文福拴;孙磊;董朝阳;郑宇;张睿;;计及综合需求侧响应的能量枢纽优化配置[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6期
7 杜蜻蜓;刘继春;王冬;杨常;;计入柔性负荷的售电公司参与市场竞价两阶段优化模型[J];电力建设;2017年06期
8 林启开;王珂;余昆;王健;;峰谷电价下居民用电聚合响应特性分析[J];电力工程技术;2017年03期
9 周力;吴在军;孙军;苏晨;顾伟;施玉祥;;融合时间同步策略的主从式信息物理系统协同仿真平台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0期
10 王尉杰;刘皓明;杨志豪;薛金花;叶季蕾;;基于需求响应的家庭能效管理优化调度[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方宇;黄梅;张维戈;;分时充电价格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引导策略[J];电网技术;2016年09期
2 金勇;刘友波;刘俊勇;陈立;张强;段豪翔;;基于公共信息模型对象聚合的高压配电网功能单元信息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09期
3 李敏;苏小林;阎晓霞;张艳娟;吴富杰;李丹丹;刘孝杰;;多目标分层分区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优化控制[J];电网技术;2015年12期
4 金学成;陈堂龙;邹根华;姚诸香;;自适应外部环境的电网安全稳定智能防御系统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23期
5 孔波利;崔丽艳;丁钊;李现伟;王以笑;;基于风光混合模型的短期功率预测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18期
6 周海锋;徐伟;鲍颜红;郭剑;严明辉;汪马翔;;基于相似日选择的调度计划安全校核潮流数据生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18期
7 徐岩;郅静;;基于功率灵敏度的线路过载划区域紧急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15期
8 赵腾;张焰;张志强;;基于串行及并行恢复的电力系统重构[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4期
9 张雪丽;梁海平;朱涛;赵川;李文云;顾雪平;;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电力系统网架重构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4期
10 黄伟;纪双全;;基于馈线偶的配电网快速减小网损重构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5期
,本文编号:1862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86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