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中电站锅炉入炉煤元素组成的理论计算
本文选题:运行中 + 锅炉 ; 参考:《热能动力工程》2016年12期
【摘要】:提出了一种计算运行中的电厂入炉煤元素组成以及其它重要参数的数学模型,包括利用脱硫装置进行S_(ar)估算、利用制粉系统计算M_(ar)和汽机回热系统和锅炉减温水系统对锅炉输出热量进行求解,最终采用牛顿-拉夫森迭代法对主方程组求解得出C_(ar)、H_(ar)、O_(ar)、N_(ar)、A_(ar),Q_(net,ar)(煤的发热值)、η(电锅厂炉效率)。利用电厂运行数据并借助该计算方法,能够得到入炉煤元素组成和锅炉效率等结果,为进一步实现电站设备的在线能效诊断及评价,提升电站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incoming coal in power plant is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estimation of SSP _ 2 by using desulphurization device. Using the pulverizing system to calculate the heat output of the boiler, the heat output of the boiler is solved by the steam turbine recuperative system and the boiler cooling water system. Finally, the main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Newton-Raphson iteration method. Finally,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main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the Newton-Raphson iteration method, and finally, the number of the main equations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Newton-Raphson iteration method to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heating value of the coal,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ic cooker plant are determined. With the help of the operation data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of coal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boiler efficiency can be obtained,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realization of on-line energy efficiency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power plant equipment and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power plant equipment.
【作者单位】: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分类号】:TM6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福国;电站锅炉入炉煤元素分析和发热量的软测量实时监测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2 于瑞生,伦国瑞;利用煤的热值和工业分析数据计算煤中各主要元素含量[J];华东电力;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晓辉;刘鑫屏;边防;张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燃煤发热量动态软测量方法[J];热力发电;2016年10期
2 叶赞威;吴初军;何莉娜;;锅炉能效测试中烟煤氢含量计算方法[J];工业技术创新;2016年04期
3 李健;张彬文;;燃煤机组煤质发热量实时计算模型[J];热力发电;2016年08期
4 卞韶帅;余海燕;杨士华;黄新;胡飞;朱懿灏;毛佳敏;周铁;;锅炉低氮燃烧与SCR脱硝联合运行优化系统[J];热力发电;2016年08期
5 吕建;孔祥杰;董赛男;;基于神经网络的变煤质下CFB参数的预测仿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6年06期
6 罗嘉;陈世和;张曦;吴乐;;电站锅炉典型热工参数软测量研究[J];中国电力;2016年06期
7 郝晓辉;刘鑫屏;洪雨楠;;煤发热量实时校正方法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6年05期
8 李慧君;王晓峰;张勇胜;;基于锅炉排烟成分的入炉煤质监测模型[J];热力发电;2016年05期
9 罗嘉;吴乐;;电站锅炉主要热工过程参数软测量技术研究进展[J];热力发电;2015年11期
10 米翠丽;郭江龙;李晓光;魏刚;安国银;;基于烟气测试的电站锅炉煤质软测量模型[J];热力发电;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福国;电站锅炉入炉煤水分实时监测的研究[J];锅炉技术;2003年06期
2 刘福国,王学同,苏相河,陶务新;基于系统测量冗余的电厂异常运行数据检测与校正[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07期
3 刘福国,郝卫东,杨建柱,郭玉泉,张庆国,侯凡军;电厂锅炉变氧量运行经济性分析及经济氧量的优化确定[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4 李蔚,任浩仁,盛德仁,陈坚红,李斌;300MW火电机组在线能耗分析系统的研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11期
5 刘福国,郝卫东,韩小岗,郭玉泉;基于烟气成分分析的电站锅炉入炉煤质监测模型[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2年05期
6 刘福国;ASME标准锅炉热效率计算的线算法[J];电站系统工程;2001年03期
7 弗雷德·兰;输入/损失技术[J];动力工程;2000年05期
8 任浩仁,李蔚,盛德仁,陈坚红,李剑日,卢学峰,朱伟杭;火电机组变工况下运行指标应达值的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9年09期
9 杨勇平,杨昆;火电机组节能潜力诊断理论与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志昕;;到厂煤和入炉煤热值差异产生原因分析[J];浙江电力;2007年04期
2 郭永明;郭春;王昶;祝美玲;;插入式入炉煤自动采样装置研制与使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7年S2期
3 朱雄伟;电厂入炉煤采样机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浙江电力;1998年06期
4 喻军;焦毅;张建军;韩晓栋;;入炉煤采样比的统计与分析[J];煤质技术;2014年01期
5 陆文彬;进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原因及对策[J];湖南电力;2000年06期
6 田永明;陈荣生;杨亚平;;电厂入炉煤水分软测量分析及软件实现[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8年04期
7 张小霓;谢星;;入炉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检验[J];热力发电;2010年01期
8 周杨军;;入炉煤水分变化对机组运行的影响[J];华电技术;2011年07期
9 赵卫;;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分析及对策[J];华北电力技术;2013年02期
10 曹长武;山东电网入炉煤采样机运行中的问题[J];山东电力技术;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红艳;;影响入炉煤采样器性能参数及控制措施[A];全国火电300MWe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三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国超;周长君;何红超;;入炉煤自动采样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A];全国火电600MWe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邢宪东;;当前电煤供应形势下如何做好入炉煤掺配工作[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8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增枝;;实施入炉煤煤质监测预报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经济性[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6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宋兆龙;瞿国圣;谈剑;王恒山;贾文宝;;基于核探测技术火电厂入炉煤质在线检测装置的研究开发[A];第七届全国中子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宋金玲;;入炉煤回归校核方程的建立与应用[A];第四届火电行业化学(环保)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周润洪;曾昭颖;吴坤松;;入炉煤取样装置旁路系统改造[A];2010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崔海娥;;关于提高入炉煤分析速度与准确度的实践探索[A];全国火电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于飞;高富荣;;加强入炉煤的掺配 优化煤场库存结构[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8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何淑雅;李国超;;采样机调试制样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A];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仕华;豆坝电厂加强入炉煤质量监督[N];西南电力报;2003年
2 通讯员 聂卿;漳泽发电分公司严格控制入炉煤热值差[N];中国电力报;2006年
3 邓衍长;瞄准先进指标 组织降耗攻关[N];三明日报;2009年
4 高志方;吐鲁番发电公司节能降耗见实效[N];吐鲁番日报(汉);2010年
5 本报记者 徐向阳;挟核技术之优 南京大陆掘金百亿市场[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特约记者 林凡;哈三公司千方百计增加电煤库存[N];东北电力报;2004年
7 江浩 宋兆龙;向“黑金”要效益[N];中国电力报;2006年
8 本版编辑邋黄裕涛 赵泉 杨德军 谢蕴韬;惜煤如金点燃奥运[N];中国电力报;2008年
9 许刚;霍州发电加强燃煤供应管理[N];中国电力报;2007年
10 杨光会;安庆石化节约煤炭采购费2702万元[N];现代物流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翠翠;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速磨入炉煤量软测量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2 常建平;入炉煤元素分析和飞灰含碳量的软测量实时监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景源;电站锅炉入炉煤质发热量的反向建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刘志华;基于烟气成分分析的电站锅炉入炉煤质监测模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王岩;火电厂盘煤新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本文编号:1868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86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