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 + 器件效率 ; 参考:《无机化学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因其简单的制备工艺,低廉的制造成本,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钙钛矿光吸收材料具有消光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高、载流子寿命长、带隙可调控等优点。短短几年内,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从最初的3.8%提高到22.1%。目前,为了获得稳定高效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思路:新型器件结构设计;结构功能层的材料形貌设计;结构各功能层间的界面修饰;空穴传输材料的选择;对电极的选择。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在回顾了国内外研究者对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总结了电子传输层和钙钛矿层的制备工艺及优化,并讨论了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以及展望了其商业化的前景。
[Abstract]: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have become a hotspot in photovoltaic field because of their simple preparation process,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nd excellent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Perovskite photoabsorption material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xtinction coefficient, high carrier mobility, long carrier lifetime and adjustable band gap. In just a few years, the efficienc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increased from 3.8% to 22.1%. At present, in order to obtain stable and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here are several main research ideas: new device structure design, structure functional layer material morphology design, interface modification between each functional layer; Selection of hole transport materials; selection of electrodes.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optimization of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and perovskite layer are summarized. The st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 and its commercialization prospect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化学制备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471140,21101143)资助项目
【分类号】:TM9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姜文龙;周伟;应纪飞;杨铁莹;高延敏;;ZnO/GO纳米材料基热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英文)[J];无机材料学报;2017年01期
2 朱清;涂洛;周幸福;;T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无机化学学报;2016年08期
3 任鑫;曹娇;袁帅;施利毅;;电沉积ZnO纳米棒阵列及共形结构杂化太阳能电池[J];无机化学学报;2014年08期
4 盛丹;钟敏;刘思敏;周能健;王祥廉;王极波;;氧化锌纳米棒的水热法制备和抑菌性能的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S3期
5 钟敏;李红;韦之豪;韩高荣;司平占;;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Ti_(1-x)Fe_xO_2纳米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S3期
6 杨志胜;杨立功;吴刚;汪茫;陈红征;;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有序结构的异质结及其光伏性能的研究[J];化学学报;2011年06期
7 何为桥;钟敏;王翰;付贤树;葛洪良;;ZnO纳米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S2期
8 钟敏;韦之豪;司平占;李红;卫国英;葛洪良;韩高荣;;掺铁二氧化钛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硅酸盐学报;2010年01期
9 任柳峰;钟敏;王翰;代莹莹;林坚;朱文梅;张磊;葛洪良;韩高荣;;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锌纳米棒形貌的影响与机理(英文)[J];硅酸盐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巨龙;耿雅妮;任雪盈;张军;严娜;周向欣;;Fe~(3+)掺杂TiO_2溶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动力学研究[J];河南科学;2017年07期
2 汪海伦;王瑶;朱维菊;方敏;徐颖;李村;;水热合成ZnO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07期
3 胡寓深;员朝乐;王磊;黄磊;;模板法制备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年07期
4 郭文明;钟敏;;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研究进展[J];无机化学学报;2017年07期
5 何亚萍;;基于纳米TiO_2的电化学传感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06期
6 李力;张磊;杨德良;孙铭;曾凡喜;顾文华;;在云母晶面上应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途径制造胶原蛋白纳米线阵列[J];无机化学学报;2017年05期
7 Zhi-Kai Yu;Wei-Fei Fu;Wen-Qing Liu;Zhong-Qiang Zhang;Yu-Jing Liu;Jie-Lin Yan;Tao Ye;Wei-Tao Yang;Han-Ying Li;Hong-Zheng Chen;;Solution-processed CuO_x as an efficient hole-extraction layer for inverted planar heterojunction perovskite solar cell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7年01期
8 李沙沙;刘勇;吴刚;王红艳;史洪伟;;金红石相Ce/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01期
9 王玉新;刘奇;刘子伟;张巍;陈苗苗;臧谷丹;崔潇文;;AZO种子层对ZnO纳米棒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10 梅海林;唐立丹;王冰;梅思涵;;退火温度对磁控溅射TiO_2薄膜相变的影响[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路海霞;覃礼钊;梁宏;聂明;李元;;ZnO/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2年09期
2 高博文;高潮;阙文修;韦玮;;新型高效聚合物/富勒烯有机光伏电池研究进展[J];物理学报;2012年19期
3 蔡锋石;王菁;孙悦;袁志好;段月琴;;分级多孔结构ZnO微球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6期
4 卓祖亮;张福俊;许晓伟;王健;卢丽芳;徐征;;退火处理提高P3HT:PCBM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杨志胜;杨立功;吴刚;汪茫;唐本忠;陈红征;;一种基于碘化铅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传输性能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8年14期
6 薛寒松;李华基;易于;胡慧芳;孟翠;;铈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08年06期
7 薛寒松;李华基;胡慧芳;陈永盛;;镧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性能[J];中国稀土学报;2008年01期
8 马占营;何仰清;徐维霞;;纳米ZnO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杜媛媛;丘克强;;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应用研究[J];材料导报;2007年S1期
10 蔡河山;刘国光;吕文英;余林;李大光;;钬掺杂提高TiO_2纳米晶光催化活性的光谱性能机制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志翔;赵海雷;周雄;沈永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型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0年06期
2 朱志杰;唐有根;宋永江;罗继;;pH值对钙钛矿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电源技术;2008年04期
3 揭雪飞,林维明,董新法;催化电极材料La-Sr-Co-Fe的制备与表征[J];电源技术;2003年06期
4 徐桦;邵俊;;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钙钛矿型CaSiO_3解压缩过程的红外振动谱[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桂红,张孝文,顾秉林;复合钙钛矿型弛豫铁电体的介电机理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1997年02期
6 梁珍成,秦永宁,齐晓周,乔冠东,廖巧丽;铈部分取代镧的 La-Mn 系钙钛矿型催化剂性能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7 郑瑛;边关;罗聪;吴琪珑;郑楚光;;钙钛矿型复合载氧体的制备及释氧性能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35期
8 雷新颖;层状含钼钙钛矿型Sr_2MoO_4的合成和物理性能[J];稀有金属快报;2003年05期
9 陈兆平,杨祖磐;稀土钙钛矿型催化剂的研究[J];东北工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10 白雪,刘源,王晓燕;钙钛矿型 La_(1-x) A_x CoO_3的制备及其对CH_4燃烧的催化性能[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慧敏;胡瑞生;白雅琴;蔡丽;苏海全;;单双钙钛矿型甲烷燃烧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2 刘晓娟;黄碧纯;付名利;叶代启;吴军良;齐少英;张栖;梁红;;载体浸渍改性对钙钛矿型催化剂催化碳烟燃烧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焕;薛冬峰;;ABO_3钙钛矿型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形成性规律[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桑丽霞;刘宇;胥利先;李群伟;马重芳;;纳米钙钛矿型LaFe1-xCuxO3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宋锐;杨铭;袁宏明;冯守华;;B位掺杂Fe的钙钛矿型锰酸盐的水热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郝郑平;刘志明;沈迪新;;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柴油车排放碳颗粒物的研究[A];2001’全国机动车排气和工业废气催化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鹏;金万勤;范益群;徐南平;时钧;;钙钛矿型混合导体透氧膜用于CO_2高温分解反应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8 燕克兰;范润华;史志成;;钙钛矿型锰氧化物La_(0.8)Sr_(0.2)MnO_3的高频电磁性能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9 刘凤祥;高志明;;钙钛矿型La_xFeO_(3+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烷催化燃烧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10 陈思;胡瑞生;徐娜;贾海霞;王军虎;张涛;;双层钙钛矿型光催化剂La_2FeBO_6(B=Mn,Co,Zn)的穆斯堡尔谱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穆斯堡尔谱学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强;钙钛矿型钽(铌)酸盐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董豪鹏;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成膜前的界面修饰及其器件光伏特性[D];清华大学;2015年
3 李娜娜;钙钛矿型与双钙钛矿型氧化物的电磁特性及其高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杨铭;掺杂的钙钛矿型锰酸盐的水热合成与性质表征[D];吉林大学;2010年
5 董忠平;掺杂钙钛矿型锰酸盐的合成与性质表征[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杨新建;钙钛矿型铁电材料电子结构及物理性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张刚华;钙钛矿型锰基、铁基氧化物的水热合成及其电磁性质[D];吉林大学;2009年
8 常海波;钙钛矿型铌酸盐的水热合成及表征[D];吉林大学;2012年
9 孙萌萌;钙钛矿型催化剂光化学活性与其稳定性及与SiO_2质材料的复合[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秋华;纳米钙钛矿型ABO_3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氧化还原活性[D];天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Z,
本文编号:1929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929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