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考虑多热源耦合的风电变流器IGBT模块结温评估模型

发布时间:2018-05-28 02:35

  本文选题:风电 + 变流器 ; 参考:《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年02期


【摘要】: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大功率风电机组变流器IGBT模块内并联芯片的结温,提出一种考虑多热源耦合影响的变流器功率模块结温评估改进模型。从实际2 MW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IGBT模块内部结构和材料参数出发,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IGBT模块内多芯片的结温分布和稳态热耦合影响。引入等效耦合热阻抗概念,推导功率模块芯片间热阻抗关系矩阵,并建立考虑多芯片热源影响的IGBT模块改进热网络模型。以某H93-2MW双馈风电机组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功率损耗下改进模型的芯片结温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和常规热网络模型结果。结果表明了考虑多热源耦合影响的风电变流器功率模块内部芯片结温计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且热耦合影响程度与不同的芯片间距密切相关,需重点关注非边缘位置芯片的热分布。
[Abstract]:In order to more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junction temperature of the parallel chip in the IGBT module of the high-power wind turbine converter, an improved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junction temperature of the converter power module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multi-heat source coupling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material parameters of the IGBT module of the actual 2 MW doubly-fed wind turbine converter, the effect of juncti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steady-state thermal coupling of the multi-chip in the IGBT module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concept of equivalent coupling thermal impedance is introduced to deduce the thermal impedance relation matrix between power modules and the improved thermal network model of IGBT module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multi-chip heat sources is established. Taking a H93-2MW doubly-fed wind turbine as an example, the chip junction temperatur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improved model under different power losse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the conventional thermal network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necessary and effective to calculate the chip-junction temperature in the power module of wind power converter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multi-heat source coupling, and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rmal coupl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chip spacing.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thermal distribution of non-edge chip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项目(2013DFG615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718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CDJZR12150074) 重庆市集成示范计划项目(CSTC2013JCSF70003)~~
【分类号】:TM614;TM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毛鹏;谢少军;许泽刚;;IGBT模块的开关暂态模型及损耗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巍;谭国俊;叶宗彬;;大功率三电平变频器损耗计算及散热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2期

2 景巍;谭国俊;叶宗彬;;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两电平与三电平变流器比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6期

3 冯兴田;韦统振;齐智平;;电压质量调节器中晶闸管的强制关断技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4期

4 马浩淼;高勇;王立虎;;风力发电系统中两电平与三电平变换器研究[J];电源技术;2012年09期

5 孙冲;陈劲操;李金宇;;基于IGBT的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研究[J];低压电器;2012年12期

6 王青;程晶晶;;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变换器杂散参数抑制及散热设计[J];变频器世界;2012年09期

7 魏子杰;许军;张磊;杜康;;基于SOPC的电力电子器件实时仿真系统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2年11期

8 宁大龙;同向前;胡勋;;IGBT器件的门极驱动模型及应用[J];电力电子技术;2012年12期

9 马安仁;王彩霞;周志文;吴韬;王晓燕;;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电气自动化;2013年02期

10 白保东;陈德志;王鑫博;;逆变器IGBT损耗计算及冷却装置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景巍;大功率三电平变频器功率器件损耗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徐志鸥;防爆环境下大功率三电平变换器功率损耗与散热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王伟;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匹配、协调控制与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华明;三相逆变器冗余并联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陈德志;隔爆一体式电机调速系统部分硬件功率设计问题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6 周飞;IZCT/ARCP ZVT软开关变流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7 王异凡;多模块并联APF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薛开昶;地电场电性源发射机可靠性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凯;机车辅助电源逆变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王喜利;矿用蓄电池电机车变频调速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3 尹建坤;基于混合动力轿车实际工况的电机参数匹配与试验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常文彬;牵引变流器IGBT驱动特性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郝世强;微电网用双向DC/DC变换器损耗及效率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黄如海;高效率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史艳影;矿用电机车无速度传感器DTC变频调速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8 宋静文;大功率光伏逆变器损耗模型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姜静;低损耗有源滤波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浩;逆变器分数阶重复控制研究及实验[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杜贵平;张波;陈立军;;ZVS移相全桥变换器开关管等损耗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1期

2 王群京;陈权;姜卫东;胡存刚;;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通态损耗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3期

3 陈权;王群京;姜卫东;胡存刚;;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变换器开关损耗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4 范子超;刘文华;宋强;李建国;;适于硬开关变流器的IGCT/二极管综合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3期

5 许德伟,朱东起,黄立培,姜新建,卢海惟;电力半导体器件和装置的功率损耗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李冬,阮新波;高效率的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预调节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10期

7 洪峰;单任仲;王慧贞;严仰光;;一种逆变器损耗分析与计算的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15期

8 潘武略;徐政;张静;王超;;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换流器损耗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21期

9 任小永;姚凯;旷建军;阮新波;;损耗最小化输出滤波电感的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2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光渤;峰值结温筛选与节能[J];节能技术;1984年02期

2 张永生;;直流传动变流器设计中的晶闸管结温核算[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82年01期

3 杨敏杰;张伟;;两种旁路二极管结温测试方法的分析与比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20期

4 俞安琪;;LED照明产品检测方法的缺陷和改善的对策[J];中国科技财富;2010年15期

5 张春雨;李成榕;韩筱慧;查鲲鹏;汤广福;;基于晶闸管钼层实测温度计算结温的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2期

6 魏毅立;燕铁人;李含善;;功率器件结温暂态响应[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7 余彬海;王浩;;结温与热阻制约大功率LED发展[J];发光学报;2005年06期

8 石宏;热循环负载试验中双向晶闸管的结温测量[J];电力电子技术;1998年03期

9 胡永银;李兴源;李宽;;晶闸管结温计算方法综述[J];华东电力;2013年09期

10 倪天发;高温动态功率老化新方法[J];半导体技术;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志坚;;热阻法在IPM模块结温测试中的应用[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300期)[C];2014年

2 吴军科;周雒维;孙鹏菊;杜雄;;功率变流器中IGBT模块的结温管理策略研究[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 俞安琪;LED照明产品检测方法中的缺陷及改善的对策(之二)[N];消费日报;2012年

2 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 俞安琪;LED照明产品检测方法中的缺陷及改善的对策(之四)[N];消费日报;2012年

3 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 俞安琪;LED照明产品检测方法中的缺陷及改善的对策(之三)[N];消费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田坤淼;基于混合法的LED灯具结温表征及快速寿命预测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孔亚楠;大功率LED结温预测模型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季海婷;计及器件不同结温变化因素的风电变流器可靠性评估[D];重庆大学;2014年

4 李高显;风电变流器中功率半导体器件可靠性评估及其改善措施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44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944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6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