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金属硫化物的合成及其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6-15 21:41

  本文选题: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 ZnO光阳极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C)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由光阳极、电解液、对电极三部分构成。在对电极材料中,Pt因其较强的催化性和导电性,成为广泛使用的对电极材料。然而,Pt价格昂贵、与硫化物电解液有很强的键合作用,限制了Pt在QDSC中的应用。为了打破QDSC对电极材料选取的桎梏,开发新型对电极材料已迫在眉睫。金属硫化物材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催化能力,是最有希望替代贵金属Pt的材料。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制备ZnO列阵;其次,合成金属硫化物材料并应用于ZnO列阵中。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合成棒状ZnO列阵,并通过控制化学浴沉积(CBD)的条件,使ZnO吸附CdS量子点,以CuS作为对电极。经测试发现:生长时间为1.5 h,ZnO的长度为2.40μm时,效率最优——1.83%。在后续的对电极测试中将使用此条件下的光阳极。其次,利用水热法制备球形的FeS_2、Co_9S_8、NiS、ZnS以及花片球形的CuS,粒径分别为:10μm、1μm、200 nm、300 nm以及3μm。组装成以ZnO为光阳极、金属硫化物为对电极的QDSC。经测试:除导电性差的ZnS效率(0.14%)要低于Pt(0.3%),其余硫化物电极效率均高于Pt电极,其中NiS表现出最优的电池效率——2.45%。综上所述,本文成功合成出一系列硫化物对电极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QDSC对电极材料的选取范围,降低了QDSC的生产成本,使大面积生产QDSC成为可能。
[Abstract]: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 (QDSC) is a new type of solar cell in recent years. It is composed of photoanode, electrolyte and opposite electrode. Due to its strong catalytic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Pt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counter electrode material in the counter electrode materials. However, the high price of Pt and strong bonding with sulfide electrolyte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Pt in QDSC. In order to break the shackles of selecting electrode materials by QDSC,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new counter electrode materials. Metal sulfides are the most promising materials to replace the precious metal Pt because of their strong stability and high catalytic ability.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repare ZnO arrays, and secondly, synthesize metal sulfide materials and apply them to ZnO arrays. The specific operation is as follows: firstly, the rod ZnO array is synthesized, and by controlling the conditions of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ZnO adsorbs CDs quantum dots and uses CuS as counter electrode.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length of ZnO is 2.40 渭 m and the growth time is 1.5 h, the optimum efficiency is 1.83. The photoanode under this condition will be used in subsequent counter electrode testing. Secondly, the spherical FES _ 2O _ (2) Cos _ (9) S _ (8) NiS _ (+) ZnS and the spherical Cu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the particle sizes of 1: 10 渭 m ~ 1 渭 m ~ (200) nm ~ (300 nm) and 3 渭 m ~ (-1), respectively. The QDSCs with ZnO as photoanode and metal sulfide as opposite electrode were assembl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iciency of ZnS with poor conductivity is 0.14) and the efficiency of other sulphide electrod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t electrode, and the efficiency of NI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Pt electrode. To sum up, a series of sulfide-pair electrode materia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in this paper.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election range of QDSC electrode materials has been widened,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of QDSC has been reduced, making it possible to produce QDSC in a large area.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9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晶;李鹏;张迪;;三端耦合多量子点体系的电输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于潇;张雪萍;王才富;倪柳松;何磊;张晨;孙孟娜;许世超;魏俊富;王兵;张纪梅;王海涛;;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科技视界;2013年29期

3 隋鹏飞,杨其艳,戴振宏,黄士勇;球型量子点电子填充性质的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2期

4 李朝霞,李作宏;单量子点体系极化电子的输运[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2期

5 贺泽龙;韩晶;李华;;四端耦合量子点桥的电输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楼曹鑫;丁澜;马锡英;黄仕华;;锗/硅量子点形貌随退火温度的变化与电学特性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王安梅;;多层单电子量子点的低激发态能谱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10期

8 李芝;陈静;雷威;;量子点层厚度对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发光特性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文;2014年01期

9 冯金福;正常金属-量子点-超导系统的共振隧穿[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4期

10 乔毅;冯雪元;张家雨;崔一平;;量子点发光材料在多色照明上的应用[J];照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德红;武红敏;梁建功;韩鹤友;;量子点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宋涛;逯超亮;宫晓群;杨秋花;李云红;常津;;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的制备[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久敏;宫晓群;张琦;宋涛;刘铁根;李迎新;常津;;小波变换在量子点编码识别中的应用[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佳涵;葛玉舒;田方方;樊婷;袁莲;刘义;;微量热研究量子点对线粒体代谢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5 何治柯;;小粒经近红外低毒水溶性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贾金锋;;全同金属量子点的生长与研究[A];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张友林;曾庆辉;孔祥贵;;用于在体高灵敏检测的量子点发光光纤生物传感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王金嫒;王琛;付国;刘力;王桂英;;量子点的三维取向探测[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家雨;崔一平;王志兵;;胶体量子点的电致发光研究[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原凤英;蒋最敏;陆f ;;锗硅双层量子点耦合效应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卫东;美研究可高效阻断蛋白生成的量子点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常丽君;韩国造出全彩色量子点显示屏[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曲照贵;天大首创零污染量子点合成工艺[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刘牧洋;我国量子点研究获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3年

5 王全楚;“量子点”荧光标记初露端倪[N];健康报;2005年

6 刘霞;科学实验发现:量子点不是点[N];科技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霞;量子点显示屏或将成主流[N];科技日报;2010年

8 刘霞;胶体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创纪录[N];科技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于欢;纳米技术全面升级LED[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记者马艳红;中科院化学所成功制备量子点荧光微球[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民;量子点分子及量子点团簇的电子结构[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石星波;单个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研究及其在超高分辨率定位上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2年

3 王解兵;Ⅱ-Ⅵ族油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修饰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李钒;高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5 周宏明;核壳型量子点的能带结构及其光学非线性[D];武汉大学;2013年

6 黄碧海;基于量子点标记的生物探针构建[D];武汉大学;2012年

7 潘佳奇;半导体ZnSe量子点和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8 卞伟;锰掺杂硫化锌量子点磷光探针研究及分析应用[D];山西大学;2015年

9 胡思怡;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功能型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10 梁瑞政;光功能客体/LDHs插层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芳蕊;纳米颗粒—量子点经嗅觉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2008年

2 许智祥;荧光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秀清;量子点的不同修饰方法对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华晓锋;量子点与生物分子的偶联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李玉丹;单电子隧穿耦合量子点的输运和光学性质[D];山西大学;2011年

6 何至青;水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清爱;基于量子点的金属离子检测和碳点的制备及其发光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卢鹏;核分析技术在水溶性氧化锌量子点吸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2年

9 张翼飞;锗硅单量子点的耦合和瞬态电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赵潇;一种纳米级碳量子点的合成、修饰、表征及生物学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23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23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2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