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串式LC型光伏逆变器并网谐波环流及其抑制策略分析
本文选题:组串式逆变器 + 谐波环流 ; 参考:《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13期
【摘要】:组串式LC滤波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并联入网结构广泛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其非隔离特性可导致逆变器之间差模谐波环流问题。为分析谐波环流的影响因素和具体形态,首先在理想情况下建立了差模谐波环流模型,得出谐波环流与功率器件开关暂态的关系,以及环流谐波峰峰值与各逆变器不同步的载波交错角度和电网矢量角度的关系,并考虑非理想情况下寄生参数对谐波环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3种典型的环流抑制方案对模型中输出环流的影响,得出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Abstract]:A series LC filter three-level grid-connected inverter is widely used in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Its non-isolation characteristics can lead to the differential mode harmonic circulation problem between the inverter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specific forms of harmonic circulation, a differential mode harmonic circ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under ideal condi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monic circulation and switching transient of power devices is obt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value of the harmonic peak and the carrier staggered angle and the vector angle of the inverter is also discussed, and the influence of parasitic parameters on the harmonic circulation is considered. On this basis, the effects of three typical circumfluence suppression schemes on the output circulation in the model are analyz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ethod and the applicable range are obtained.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7051)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基于组串型逆变器的光伏电站并网特性实证性研究与测试”~~
【分类号】:TM4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任康乐;张兴;王付胜;邵章平;汪令祥;;非隔离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输出滤波器优化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3期
2 谢路耀;金新民;吴学智;尹靖元;童亦斌;;基于零序电压注入与调制波分解的三电平脉宽调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10期
3 贺超;陈国柱;;基于主从控制的变流器并联系统输出电流一致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1期
4 张兴;余畅舟;刘芳;李飞;徐海珍;汪杨俊;倪华;;光伏并网多逆变器并联建模及谐振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5 唐婷;石祥花;黄如海;许津铭;谢少军;;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机理分析与改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8期
6 阚加荣;谢少军;吴云亚;姚志垒;胡国文;陈荣;;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滤波并网逆变器参数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7期
7 赵争鸣;雷一;贺凡波;鲁宗相;田琦;;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2期
8 赵志英;龚春英;秦海鸿;;高频变压器分布电容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克用;胥芳;艾青林;徐红伟;欧阳静;;面向多逆变器的微电网冗余群控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8期
2 严亚兵;苗淼;袁小明;;新能源电站集电馈线对多变流器并网运行稳定性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15期
3 郑晨;周林;张密;;基于导纳重构的大型光伏电站谐波谐振抑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年08期
4 尹靖元;金新民;杨捷;李金科;曹天植;;开绕组电机驱动用双三电平逆变器的共模电压差抑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6年15期
5 郑愫;龚春英;;高频LLC谐振变换器的效率优化[J];电气自动化;2016年04期
6 冯夏云;吴春华;汪飞;;反激式微型逆变器建模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14期
7 田鹏;宣文华;牛益国;;基于陷波控制的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谐波谐振抑制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年14期
8 张战彬;翟红霞;徐华博;赵辉;赵丽霞;;光伏电站多逆变器并网系统输出谐波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年14期
9 余畅舟;张兴;刘芳;李飞;倪华;张军军;;组串式LC型光伏逆变器并网谐波环流及其抑制策略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13期
10 朱卫平;汪志成;袁晓冬;刘新宇;刘志;;一种光伏功率预测的RBF神经网络校正模型[J];电子设计工程;2016年1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德志;汪飞;毛华龙;阮毅;张巍;;多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的谐波交互建模与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12期
2 郑昕昕;肖岚;王长宝;田洋天;张方华;姚志垒;;三相变流器LCL滤波器参数优化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12期
3 张兴;邵章平;王付胜;刘萍;;非隔离型三相三电平光伏逆变器的共模电流抑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4 吴云亚;谢少军;阚加荣;过亮;;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并网逆变器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5 阚加荣;谢少军;姚志垒;薛迎成;吴冬春;李小凡;;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进网电流相位矫正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4期
6 张犁;孙凯;冯兰兰;吴红飞;徐明;邢岩;;中点钳位非隔离全桥光伏并网逆变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8期
7 苏娜;徐德鸿;;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地电流分析与验证[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2期
8 黄小抏;翟长国;曹志刚;叶剑斌;王丙文;;电力监控系统中考虑新能源的3层建模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1期
9 张犁;孙凯;冯兰兰;邢岩;徐明;;一种低漏电流六开关非隔离全桥光伏并网逆变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5期
10 阚加荣;谢少军;姚志垒;胡国文;陈荣;;低压微电网中并网逆变器主动移频式孤岛检测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健,许镇琳;应急逆变器群的集中控制[J];中国照明电器;2001年09期
2 李建辉,韩光宇,钟实;逆变器产生的干扰及抑制[J];中国设备工程;2005年04期
3 郑沃奇;;广州地铁2号线车辆辅助逆变器[J];机车电传动;2006年05期
4 张劲松;;浅谈逆变器的使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5 李红新;周林;郭珂;战祥真;雷建;;Z源逆变器最新进展及应用研究[J];电源技术;2013年03期
6 高潮,徐宏凯,于泉;富士电机公司的逆变器与伺服技术的发展状况[J];电气传动;2000年01期
7 林航空,仲田清(日);日立制作所开发逆变器控制的新动向[J];国外内燃机车;2000年02期
8 邹云屏,成功,丁凯;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逆变器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00年03期
9 李剑 ,康勇 ,陈坚;带模糊调节的重复控制器在逆变器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2001年06期
10 胡兵,陶生桂,毛明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在逆变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永利;霍艳军;;组合式三相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费雯丽;袁佳歆;陈立;;基于免疫算法的单相逆变器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研究[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红利;方文俊;仇书文;;基于60°坐标系的五电平逆变器研究[A];第22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4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郭建勇;方如举;李献伟;;光伏并网逆变器伪孤岛现象的研究[A];2012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金刚;马鑫;钟彦儒;;新型中频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实现的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石志学;王金峰;金传付;吉文杰;郭艳鹏;陈可;;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葛兴来;冯晓云;;逆变器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A];2008年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学术年会——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叶楠;何中一;孟宪会;邢岩;;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技术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少杰;段铁群;杨勇;张亮;;1kW潮流能发电装置逆变器SVPW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郭同生;黎辉;杨旭;王兆安;;UPS逆变器反馈控制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上海 苏成富;一款新型逆变器控制芯片LX1692IDW简介[N];电子报;2013年
2 周志敏;新一代UPS的发展趋势[N];人民邮电;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湘峰;逆变器的能控性分析及m模态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HOANG THI THU GIANG;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郭志强;分布式发电及分散式微电网控制策略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邵章平;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模块化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施永;微网系统逆变及组网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刘芳;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微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邓凯;开关电感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房绪鹏;Z源逆变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陈艳;光伏发电系统中Z源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汤雨;Z源逆变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敬明;小型风力发电单相正弦波逆变器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冯莉;户用型三相四桥臂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张晓静;单级非隔离型双Zeta逆变器[D];燕山大学;2015年
4 王泉策;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马思曼;三相逆变器多机并网系统谐振机理与抑制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卢浩;三相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7 陈月;大功率串并式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8 刘杰;3kW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刘海利;高升压比电流连续型Quasi-Z源逆变器及其并网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张泽斌;具有LVRT能力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42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4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