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直流分区互联的受端城市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策略
本文选题:柔性直流 + 受端城市电网 ; 参考:《高电压技术》2017年07期
【摘要】:基于柔性直流实现供电分区互联,为解决受端城市电网的无功电压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针对受端城市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无功电压特性,提出了以柔性直流为核心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在轻负荷时段,通过柔性直流与传统无功源在调节时序上的协调,实现了对全局性高电压越限和无功倒送的校正控制。在重负荷时段,通过柔性直流与传统无功源的无功置换控制,提高了受端城市电网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受端城市电网在不同负荷水平下的无功电压运行控制要求,有效提高无功电压质量。
[Abstract]:The realization of district interconnection based on flexible DC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active power and voltage in the receiving city power network. The reactive power and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flexible DC is proposed for the reactive power and 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eiving urban power network under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s. In the light load period,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flexible DC and the traditional reactive power source in regulating time series, the correction control of the global high voltage overrun and reactive power reflux is realized. In the heavy load period, the dynamic reactive power supporting ability of the receiving urban power network is improved by the reactive power replacement control of the flexible DC and the traditional reactive power source. The control strategy is applied to the 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system. The practical example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active voltage operation control under different load level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active power and voltage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美国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5AA050102)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52094016000Y)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创新基金(DZ83-16-037)~~
【分类号】:TM727.2;TM761.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永强;贾利虎;蔡冰倩;王银顺;;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拓扑与基本控制策略综述[J];高电压技术;2016年09期
2 柯圣舟;郑欢;林毅;杨晓东;蒋朋博;;计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损耗模型的交直流电网无功优化[J];电网技术;2016年10期
3 肖峻;郭伟;李蕴;黄仁乐;杨楠;;分区柔性互联城市电网的静态安全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6年10期
4 杨艳红;裴玮;邓卫;于汀;黄仁乐;;计及换流站运行方式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潮流计算方法[J];高电压技术;2016年07期
5 赵金利;李雨薇;李鹏;冀浩然;王成山;吴建中;;基于二阶锥规划的有源配电网SNOP电压无功时序控制方法[J];高电压技术;2016年07期
6 肖峻;李思岑;黄仁乐;李蕴;韩帅;;城市电网分区柔性互联选址方法及示范应用[J];电力建设;2016年05期
7 王晓旭;郝文斌;滕予非;胡沧粟;李坤;;小方式下基于高压电网结构调整的新型电压控制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年03期
8 孙浩;姚鹏;张磊;张竣淇;汪隆君;;计及有功 无功功率协调控制的2层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J];高电压技术;2015年10期
9 徐箭;袁志昌;汪龙龙;林建熙;杨银国;;参与AVC调节的STATCOM电压控制策略设计与仿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10期
10 于汀;蒲天骄;刘广一;常喜强;韩巍;张昭;;含大规模风电的电网AVC研究与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峻;蒋迅;郭伟;李蕴;黄仁乐;陈平;;分区柔性互联城市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8期
2 刘其辉;赵亚男;毛未;;分散式风电AVC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8期
3 王金方;王万亭;朱波;刘华民;;双电源自动投切环网柜的研制与工程应用[J];高压电器;2017年07期
4 于汀;蒲天骄;刘广一;黄仁乐;杨增辉;;基于柔性直流分区互联的受端城市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7年07期
5 苗丹;刘天琪;王顺亮;彭乔;;含柔性直流电网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优化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2期
6 刘莹;吴林林;徐曼;王泽忠;;考虑新能源集群孤网接入的柔直换流站稳态运行区间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17年06期
7 丁立国;沈阳武;许加柱;呙虎;李世军;张斌;;连接弱交流系统的高压直流换流站无功补偿协调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08期
8 李国庆;边竞;王鹤;杨洋;王浩翔;;直流电网潮流分析与控制研究综述[J];高电压技术;2017年04期
9 薛斌;唐卓贞;;全球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进展及展望[J];电气自动化;2017年02期
10 唐振东;杨洪耕;;基于模态分析的风电场并网谐波谐振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荣亮;张兴;徐海珍;刘芳;胡超;余勇;;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网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10期
2 施永;赖纪东;苏建徽;杨向真;吴文进;杜燕;;微网系统运行模式平滑切换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08期
3 聂志强;梁晖;罗浩;金渊;;基于非线性下垂控制的单模式微网并/离网无缝切换技术[J];电网技术;2016年05期
4 刘嘉超;袁志昌;李岩;李巍巍;;柔性直流技术在负荷中心分网运行的应用[J];电网技术;2016年03期
5 孙黎霞;王哲;朱鹏飞;陈宇;金宇清;;电网电压不平衡时VSC-HVDC优化控制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6年01期
6 高凯;阳岳希;张艳军;李强;韩子娇;;适用于城市电网的柔性环网控制器拓扑方案研究[J];电网技术;2016年01期
7 祁万春;杨林;宋鹏程;徐政;;南京西环网UPFC示范工程系统级控制策略研究[J];电网技术;2016年01期
8 兰征;涂春鸣;肖凡;葛俊;熊诵辉;;电力电子变压器对交直流混合微网功率控制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23期
9 别朝红;林雁翎;张建华;;微网技术及其标准体系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5年10期
10 裴玮;杜妍;李洪涛;杨艳红;邓卫;齐智平;;应对微网群大规模接入的互联和互动新方案及关键技术[J];高电压技术;201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家敏;方群会;郭良峰;姚思蓼;;基于调控一体化的无功电压调整策略优化[J];电气应用;2013年11期
2 田曙光;电网无功及电压工作的管理[J];西北电力技术;2005年05期
3 王宏;周瑞臣;李秀花;;胜芳地区电网无功现状和补偿方法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07年S1期
4 李珊珊;杨玲;;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及实施方案[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2期
5 张勇;;三种电压无功综合控制方案的比较[J];农村电气化;2009年02期
6 王淑华;孙超;陈秀文;;唐山农网系统无功运行现状及建议[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09年06期
7 张世伟;连鸿波;;配电网无功电压混成自动控制研究[J];华东电力;2011年09期
8 张勇军;林建熙;杨银国;;电力系统无功电压调控配合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12年03期
9 刘方;顾宝刚;;调控一体模式下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软件的应用[J];电气时代;2012年11期
10 周光乐;杨向明;;简述调控一体模式下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软件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3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情况研究[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胡泊;;无功电压监控系统在合肥局的应用[A];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2002-2003)[C];2005年
3 张峰平;;无功电压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改造[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倪洲;陈沫;;电厂侧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6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韩驰;张喜林;张继国;;长春次输电网无功电压集中闭环优化控制系统[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阮彦斌;刘洪涛;;怒江电网无功电压现状分析及对策[A];2008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刘斌;;发电厂无功电压自动控制(AVC)系统建设[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11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刘斌;王美芳;;无功电压自动控制(AVC)系统建设[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张永杰;刘伟生;侯广松;聂萌;胡同普;;菏泽电网无功分析报告[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何东;汪康康;段登伟;韩亮;杨坤;孟钧;;基于典型运行方式的成都电网电压无功最优控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海峰;优化无功管理 实现电网安全运行[N];国家电网报;2008年
2 记者 贾明 通讯员 马旭升;青海电网实现省地协调无功电压自动控制[N];青海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楠;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无功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崔勇;电力市场环境下无功定价及无功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3 文明;基于耗散功率分量的无功服务定价[D];湖南大学;2010年
4 潘志远;有功、无功预测及优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周R加,
本文编号:2072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7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