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考虑馈线过载约束的分布式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18-06-28 01:51

  本文选题:电动汽车 + 馈线过载约束 ; 参考:《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为了减少对燃油的消耗,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驾驶电动汽车。然而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原有配电网络中馈线容量的不足,过大的负荷可能会使整个网络崩溃。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十分有必要限制每根配电馈线上通过的电量。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充电控制算法让电动汽车适应现有的配电网络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首先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模型,本文选用的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配电网络模型呈树状结构,在配电网络中,配电站位于树状结构的根节点上。每根馈线都有自己的过载约束条件。在集中式控制的模型中,系统成本由各辆电动汽车的电价成本以及电池退化成本的总和构成。在分布式控制的模型中,个体成本由各辆电动汽车自身的电价成本和电池退化成本组成。然后,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馈线过载约束的集中式电动汽车充电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其有效性。接着,本文在考虑馈线过载约束的情况下,为电动汽车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充电算法。算法采用串行迭代的方式,每辆电动汽车根据最新的电价和馈线过载信息更新自己的充电策略,在保证馈线不过载的前提下,使个体成本函数最小。在若干步的迭代后,得到一个局部最优充电控制策略。最后,本文运用图表的形式对于分布式算法中得到的局部最优充电策略与集中式算法中得到的全局最优充电策略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二者基本相同的结论。此外,我们还将本文中的分布式充电算法和同样考虑馈线过载约束的其他文献中的算法进行了比较,从而证明了本算法在迭代步数等方面的优势。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fuel consumption and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drive electric cars. However, the popularity of electric vehicles has also brought some problems. 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feeder capacity in the origin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xcessive load may cause the whole network to collapse. For this reason, it is necessary to limit the amount of electricity passing through each distribution feeder. Therefore, it is very meaningful to design an effective charging control algorithm for electric vehicles to adapt to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model is first established.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model used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 this paper presents a tree structure.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distribution station is located on the root node of the tree structure. Each feeder has its own overload constraint. In the centralized control model, the system cost consists of the sum of the electric price cost of each electric vehicle and the cost of battery degradation. In the model of distributed control, the individual cost consists of the cost of electric vehicle itself and the cost of battery degradation. Then, this paper presents a charging algorithm for centralized electric vehicles with feed-line overload constraint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effective. Then, this paper designs a distributed charging algorithm for electric vehicles considering the overload constraints of the feeder. The algorithm adopts serial iteration method, each electric vehicle updates its charging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pricing and overload information of feeder line, and makes the individual cost function minimum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feeder is not loaded. After several steps of iteration, a local optimal charging control strategy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paper compares the local optimal charging strategy in the distributed algorithm with the global optimal charging strategy in the centralized algorithm in the form of charts, and obtains the same conclusion. In addition, we compare the distributed charging algorithm in this paper with the other algorithms in other literatures, which also consider the overload constraints of the feeder line, thus proving the advantages of this algorithm in iterative step number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清,徐衍亮,安忠良,许家群,齐瑞贵;电动汽车的发展与环境保护[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章超,易家玉;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迅猛[J];大众用电;2000年09期

3 章超;开发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J];大众用电;2000年09期

4 ;戴-克公司第四代电动汽车[J];重型汽车;2000年04期

5 ;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业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切入点[J];电器工业;2001年12期

6 徐新明;环保电动汽车时代谁执牛耳[J];发明与革新;2001年04期

7 焦庆丰;电动汽车前景广阔[J];大众用电;2001年03期

8 刘茂理;云南需要电动汽车[J];云南交通科技;2001年01期

9 丛晓杰;电动汽车:推动世界的绿色动力[J];中国石油;2001年09期

10 豪彦;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三)——电动汽车[J];汽车与配件;200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翔;;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A];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贾爱芹;;浅谈电动汽车推广的实现途径[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梦洁;田令;;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伦景光;;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梦洁;田令;;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省汽学会理事会议资料[C];2006年

6 张炳力;赵韩;;贯彻“汽车新政”加快安徽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张杰;;电动汽车发展需要更多“绿灯”[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7期(总第328期)[C];2013年

8 姚勇;刘林生;顾健辉;陈林;李科江;赵晓;;电动汽车发展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陈兴安;电动汽车引领奥运时尚[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贾俊国;公司推动电动汽车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座谈会在上海召开[N];国家电网报;2007年

3 孙逢春;助推电动汽车发展意义重大[N];国家电网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葛胜征;奥运会 世博会重点采购电动汽车[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刘辉邋李层;发展电动汽车 国网抢得先机[N];中国电力报;2007年

6 记者 张静;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召开[N];经济日报;2009年

7 孙萌萌;工信部召集各方落实电动汽车政策[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杨冬;电动汽车能否顺利驶入“产业化时代”[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9 柯芸;应加快建立电动汽车研发支撑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凤宇;电动汽车中国汽车业的新机遇[N];中国信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超;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电磁耦合机构能效特性及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张虹;考虑电动汽车聚合站的主动配电网动态优化调度[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宋世欣;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及硬件在环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张迪;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选址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徐浩;面向规模化电动汽车入网的充电站布局优化及有序充电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斌;电动汽车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电磁热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方支剑;计及电池与电网影响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邵艾博(Khalid,Muhammad Shoaib);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一体化管理对多模微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刘瑜俊;电动汽车储能特性及其配置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强浩;计及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凌峰;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黄润;电动汽车入网对电网负荷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杨俊秋;电动汽车充放电容量预测及控制策略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薛红红;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之协调充电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许恬;我国当前电动汽车潜在消费者的识别与消费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唐升卫;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王传能;电动汽车换电站优化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张晨曦;电动汽车入网技术及社会综合效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何清晨;适用于城市通勤的个人电动汽车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10 张敏;计及规模化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的配电网效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76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76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9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