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阻抗源变换器的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

发布时间:2018-06-29 02:44

  本文选题:直流光伏电站 + 直流升压汇集 ; 参考:《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5期


【摘要】:针对大型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技术挑战,提出一种计及阻抗网络概念的新型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以一种阻抗型多模块串联式直流升压变换器为核心,具备多路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与高增益升压变流一体化功能,从而无需低压直流母线与专用MPPT装置,结构清晰可靠,便于内部故障隔离与整站动态控制。阻抗网络的引入,一方面具备灵活调压能力,可有效地解决输入光伏阵列间功率不均衡问题,具备良好运行适应性;另一方面具备抵御直通短路故障能力,可以大幅度提升电力电子系统运行可靠性。详述了系统架构、核心直流升压变流器拓扑、工作原理与控制方法。针对光伏阵列输出功率均衡与不均衡两种典型工况,对该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述理论分析正确可靠,该系统对于未来直流光伏电站的推广应用具备潜在应用价值。
[Abstract]:In view of the technical challenge of DC boost collection in large-scale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a new type of PV DC boost collection system is proposed,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oncept of impedance network. This scheme is based on an impedance multi-module series DC boost converter,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multi-channel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and high gain boost converter, so that there is no need for low-voltage DC bus and special MPPT device, and the structure is clear and reliable. It is convenient for internal fault isolation and whole station dynamic control.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impedance network, on the one hand, it has the ability of flexible voltage regula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power imbalance between input photovoltaic arrays, and has good operational adapt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the ability to resist through short circuit fault.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electronic system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the topology of the core DC boost converter,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control method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system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iming at two typical conditions: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output power of photovoltaic arra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correct and reliable, and the system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future application of DC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7102)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大型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接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制”~~
【分类号】:TM46;TM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宁光富;陈武;曹小鹏;陶以彬;李官军;;适用于模块化级联光伏发电直流并网系统的均压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19期

2 黄震;朱淼;张建文;杨波;;直流型风电场接口变换器等效低压实验构建[J];电力电子技术;2015年09期

3 朱守让;王伟;汤海宁;陈斌;张滔;;大型光伏电站巨量控制点操作模式设计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4期

4 谢宁;罗安;陈燕东;马伏军;徐欣慰;吕志鹏;帅智康;;大型光伏电站动态建模及谐波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6期

5 鲍雪娜;张建成;徐明;刘汉民;;基于混合储能的并网光伏电站有功分级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1期

6 赵争鸣;雷一;贺凡波;鲁宗相;田琦;;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2期

7 杨水涛;丁新平;张帆;钱照明;;Z-源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紫昱;林涛;王立永;翟学;徐遐龄;;逆变侧交流电压畸变下HVDC运行特性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8期

2 江友华;常建;唐忠;;含DG的配电网系统谐波分布特性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年14期

3 赖泽荣;;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需求和应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4 蔡文迪;朱淼;李修一;何国庆;蔡旭;;基于阻抗源变换器的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5期

5 陈通;孙国强;卫志农;李慧杰;CHEUNG KWOK W;孙永辉;;基于Spiking神经网络的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7年06期

6 刘双;张建周;王汉林;柏嵩;;考虑多无功源的光伏电站两阶段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1期

7 吴思文;朱淼;张建文;蔡旭;;单-双极运行方式转换直流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启动策略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7年05期

8 付文雯;曾成碧;张嘉琪;刘耀远;;利用光伏发电优化功率控制提高电网暂态稳定[J];电源技术;2017年05期

9 李正明;周建伟;张国松;;增强型准Z源逆变器的设计和验证[J];电子技术应用;2017年05期

10 姚天亮;吴兴全;李志伟;李鑫;王X;;计及多约束条件的风光互补容量配比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斌;娄素华;李海英;吴耀武;卢斯煜;黄旭锐;;考虑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的电力系统旋转备用需求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8期

2 张颖璐;诸葛萱;石浩;陈新崛;;防止分布式光伏10kV并网点倒送电安措技术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15年04期

3 汪志成;葛亚明;;直流微电网及其多变流装置协调控制技术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15年03期

4 崔红芬;汪春;叶季蕾;薛金花;杨波;;多接入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配电网交互影响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10期

5 张栋;杨建明;卢宇;吴林平;赵文强;;高压直流双线并联运行故障选线策略[J];江苏电机工程;2015年01期

6 姚良忠;吴婧;王志冰;李琰;鲁宗相;;未来高压直流电网发展形态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34期

7 鞠昌斌;王环;冯伟;王一波;许洪华;;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网的光伏直流并网变流器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4年09期

8 黄欣科;王环;王一波;许洪华;;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点电压升高调整原理及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3期

9 谢宁;罗安;马伏军;徐欣慰;吕志鹏;帅智康;;大型光伏电站与电网谐波交互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4期

10 许德志;汪飞;毛华龙;阮毅;张巍;;多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的谐波交互建模与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民;钱照明;彭方正;;Z源升压变换器[J];电气传动;2006年01期

2 吴英杰;潘晓美;;升压变换器动态响应特性[J];低压电器;2010年07期

3 褚利丽;陈求活;;直流升压变换器数学特性的前沿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2期

4 ;探索隔离升压变换器起动控制策略 加快隔离升压变换器应用步伐[J];科技传播;2010年22期

5 望岛;;器件应用二则[J];电子制作;2004年07期

6 楚子林;王天虹;;升压变换器的几个应用实例[J];电气技术;2007年08期

7 曹文思;黄传金;杨育霞;;基于Matlab_Simulink的升压变换器仿真方法[J];河南科学;2008年10期

8 陈骞;郑琼林;李艳;;适用于航天领域的高效叠加式升压变换器[J];航空学报;2014年02期

9 刘杰慧,杜振宇;电流型PWM控制器CS-3865C及其在双路升压变换器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1999年03期

10 鲍志云;付明;王明彦;张东来;;高效高功率密度非隔离升压变换器[J];电源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忠;丑武胜;;DC/DC升压变换器PI-自适应串级控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唐华淼 编译;将电池电压升高的升压变换器[N];电子报;2009年

2 广西 编译 冯勇;宽范围负输入电压正输出电压的升压变换器[N];电子报;2013年

3 四川 唐华淼编译;面积很小的升降压变换器[N];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孝如;应用于高效片上升压变换器的准滑模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彬;适合中小功率的高效隔离型升压变换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2 康文俊;可用于能量采集系统的低压自启动升压变换器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汪华;频率可变升压变换器研究及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卢峰;峰值电流模式升压变换器的系统与电路设计[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挺;高增益双管升压变换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6 简元韬;峰值电流模式升压变换器的设计[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晴;适用于能量采集系统的超低功耗升压变换器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李长虹;一种高稳定性开关式升压变换器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汪岭;DC/DC升压变换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陈松涛;电流型PWM升压变换器的研究和控制芯片的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0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80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