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电网关键技术发展及趋势分析
本文选题:全球能源互联网 + 特高压 ; 参考:《电网技术》2016年02期
【摘要】:在能源互联网及智能电网发展趋势下,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正发生深刻变革,能源技术与电网技术也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含台湾地区)日韩三国作为亚洲主要经济体,其电网发展和相适应的关键技术有其各自内在的需求与驱动力。通过研究中日韩三国电网发展现状,对各自电网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包括特高压、大电网仿真及运行控制、高级量测、用电与能效、信息通信技术等,基于三国电网技术特征、差异和优劣势,提出未来电网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并提出泛东亚电网互联的设想,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和公司国际化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Abstract]:Und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ergy internet and smart grid, energy produc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re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and energy technology and grid technology are also facing enormo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s the major Asian economies, China (including Taiwan), Japan and South Korea have their own internal demand and driving force for their grid development and corresponding key technologies. By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wer grid development i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ir respective power grid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cluding UHV, simulation and operation control of large power grid, advanced measurement, power consump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tc. Based on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hree power network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power grid in the future,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interconnection of the pan-East Asian power grid, which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global energy Internet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the company.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电网形态格局及主要稳定控制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国家电网公司重大基础前瞻项目(高比例清洁能源下未来电网形态、演化机理研究) 国家发展改革委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发改办高技[2012]2766号)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基于大规模风/光电/高载能并网的荷-网-源协调控制关键技术)~~
【分类号】:TM72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汤奕;鲁针针;宁佳;林扬宇;;基于电力需求响应的智能家电管理控制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9期
2 井志忠;;“后福岛时代”的日本电力产业政策走向[J];现代日本经济;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王继业;[N];国家电网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珊;;构建基于客户体系的O2O节能服务新模式探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4年06期
2 闫华光;陈宋宋;钟鸣;蒋利民;;电力需求侧能效管理与需求响应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网技术;2015年01期
3 付蔚;敬章浩;罗志勇;黄修谋;吴有义;;基于分时电价的智能家电控制方案[J];电网技术;2015年03期
4 唐升卫;刘菲;黄缙华;;面向智能电网的负荷调度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J];广东电力;2015年06期
5 黄明山;陈新春;陈淘;都海波;储昭碧;;带储能设备的用电负荷最优有序运行控制算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5年14期
6 曾博;杨雍琦;段金辉;曾鸣;欧阳邵杰;李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需求侧响应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7期
7 戚野白;王丹;贾宏杰;黄仁乐;张逸;杨占勇;;基于局部终端温度调节的中央空调需求响应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7期
8 于娜;于乐征;李国庆;;智能电网环境下基于多代理的商业用户可控负荷管理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7期
9 黄焘;马溪原;雷金勇;许爱东;郭晓斌;李鹏;刘念;杨苹;;考虑分时电价和需求响应的家庭型用户侧微电网优化运行[J];南方电网技术;2015年04期
10 陈志恒;万可;;日本智能电网的发展机制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梅;;淮南市居民分时电价实施效果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年01期
2 张钦;王锡凡;王建学;冯长有;刘林;;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3期
3 张钦;王锡凡;付敏;王建学;;需求响应视角下的智能电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7期
4 田建伟;胡兆光;周景宏;肖潇;吴俊勇;;电网—用户互操作性对负荷曲线影响的定量模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3期
5 于大洋;宋曙光;张波;韩学山;;区域电网电动汽车充电与风电协同调度的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4期
6 李同智;;灵活互动智能用电的技术内涵及发展方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2期
7 赵鸿图;周京阳;于尔铿;;支撑高效需求响应的高级量测体系[J];电网技术;2010年09期
8 林弘宇;田世明;;智能电网条件下的智能小区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11年12期
9 杨文轩;何光宇;王伟;万钧力;王琼;李嘉;;用户侧能量管理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20期
10 李俊雄;黎灿兵;曹一家;李欣然;何丽娜;刘博;;面向智能电网的互动式节能调度初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贤;;对银南电网开展“六复核”工作的探讨[J];宁夏电力;2004年03期
2 陈彦锋;;创新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15期
3 林森;;2008年3月华东电网电网运行总体情况[J];华东电力;2008年04期
4 ;电网运行培训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5 吴敏;;冰冻威胁电网安全 广西电网调度中心积极防控[J];广西电业;2011年01期
6 姜瑞峰;;加强电网运行维护安全工作的措施[J];农村电气化;2013年06期
7 蒙定中;大电网与大机组的协调(一)[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6年05期
8 ;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我局电网运行工作的新局面──张惠清总工程师在青海电网运行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J];青海电力;1996年03期
9 诸兵;;浅谈电网运行技术的优化[J];科技与企业;2013年24期
10 唐长春;;电网运行中自动化程度的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A];《电站信息》2009年第1期[C];2009年
2 闵勇;鲁宗相;乔颖;徐飞;;风电从“并网”到“融入”大电网运行的转变[A];2010年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韩自奋;;甘肃电网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应用功能探讨[A];水电站梯级调度及自动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琛;李玲芳;张丹;张杰;程e
本文编号:2081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8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