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阻抗对竞比型低励限制控制励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系统阻抗 + 低励限制 ; 参考:《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9期
【摘要】:推导了单机-无穷大系统在竞比型低励限制(UEL)动作后的扩展菲利普斯模型,并基于阻尼转矩法分析了发电机励磁系统阻尼转矩系数及同步转矩系数随系统阻抗的变化特性;采用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法,从特征根分布、阻尼比大小以及参与因子等方面研究了竞比型UEL动作后系统阻抗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竞比型UEL代替励磁主环控制励磁系统时,系统阻抗的增加能够提高系统阻尼,增强系统稳定性,但同时会对无功功率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增加无功功率的波动次数;基于某实际励磁调节器厂家UEL模型详细分析了其与励磁主环发生反复切换的机理,验证了无功功率波动的死区范围配合不当时会引发系统振荡的结论。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xtended Phillips model of single-machine infinite-bus system is derived after the low-excitation limit (UEL) action. Based on the damping torque metho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mping torque coefficient and synchronous torque coefficient of generator excitation system with the system impedance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system impedance on system stability is studied in terms of characteristic root distribution, damping ratio and participation factor by means of small disturbance stabilit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system impedance can improve the system damping and enhance the system stability when the reentrant ratio UEL replaces the excitation system with main ring control, but it will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reactive power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UEL model of an actual excitation regulator, the mechanism of repeated switching with the excitation main ring is analyzed in detail.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dead range mismatch of reactive power fluctuation can lead to system oscillation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分类号】:TM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锁军,霍大渭,李春林,党百强,刘重彬,魏配民;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改造[J];西北电力技术;2002年04期
2 巨争号;发电机备用励磁系统改造[J];西北电力技术;2004年03期
3 陈军;;恰甫其海水电站微机励磁系统[J];水电厂自动化;2005年02期
4 倪志红;发电机现存旧式励磁系统的改造[J];电工技术杂志;1997年03期
5 蒋平,戴列峰,黄霆,罗建裕,黄强,陈志芳;频域法在励磁系统参数辨识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6期
6 崔永青,王贵光,王晋川,苏华;励磁系统改造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山西电力技术;2001年01期
7 冯桂青,宋顺一;静态励磁系统与三机励磁系统的比较[J];发电设备;2001年02期
8 谢丹;自并励磁系统的优化设计[J];东北电力技术;2001年08期
9 李林;耿达电站励磁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J];四川水力发电;2001年02期
10 陈辉;益阳电厂自并励励磁系统设计及运行中问题浅析[J];湖南电力;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俊贵;;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同三机励磁系统的性能特点比较与分析[A];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永卫;;浅谈同步发电机组励磁系统[A];2006年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6年
3 汤晓华;周德平;邹登海;郭小进;;自并励励磁系统改造和运行中的几点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A];湖北省中、小水电建设与管理专委会成立大会及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论文集[C];2004年
4 汤晓华;周德平;邹登海;郭小进;;自并励励磁系统改造和运行中的几点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A];湖北省中小水电建设与管理专委会成立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5 明小林;;浅谈励磁系统的维护[A];2009年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何长平;;向家坝电厂励磁系统分析总结[A];2013年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年会论文[C];2013年
7 吴二涛;;大中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注意问题[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4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谢彩虹;胡清波;;一种新型励磁系统的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太洪;;枫树坝发电公司励磁系统及应用[A];广东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杜灿勋;陈遗志;;景洪水电厂励磁系统应用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邬中建;大功率机组励磁系统国产化[N];科学导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瞧;我核电站1E级励磁系统打破垄断[N];中国工业报;2014年
3 肖伟群;GE与哈电合作开发本地化励磁系统[N];中国电力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兰;GE与哈电合作开发本地化励磁系统着力满足中国市场需要[N];机电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大荣;复杂系统的故障预测理论及其在励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秀秀;大型同步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阔;中小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改造设计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张凯;励磁系统混合通讯模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郑志勇;数字式自并励励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5 汪盛波;发电机励磁系统精确建模与参数辨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乔嫣然;静止自并励励磁系统详细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徐倩;基于PSO算法的IEEEAC5A励磁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8 曾鹏飞;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参数辨识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段雨薇;同步电动机励磁系统节能控制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10 刘钊;600MW汽轮机组励磁系统调试及启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82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8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