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波负峰对浪涌防护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组合波 + 负峰 ; 参考:《电瓷避雷器》2017年05期
【摘要】:组合波是电涌保护器性能试验与浪涌抗扰度试验的必备波形,但是目前IEC和IEEE相关规范针对组合波的定义存在一定差别,主要在于波形是否存在负峰,因此需要组合波负峰存在与否对浪涌防护的影响。利用EMTP软件搭建两种组合波发生电路,分别产生不存在负峰与存在负峰的组合波,同时结合IEEE压敏电阻模型进行仿真冲击,分析压敏电阻残压与吸收能量的差异。最后讨论不同负载性质下连接电缆长度对两种组合波冲击后负载端电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波负峰存在与否对压敏电阻残压数值影响不大,但对残压波形影响较大;压敏电阻在存在负峰的组合波冲击下的箍位时间较短。存在负峰的组合波冲击时压敏电阻吸收的能量始终小于不存在负峰组合波冲击情况。两种组合波冲击后负载端相对电压差异随着电缆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阻性负载和容性负载变化更为明显。
[Abstract]:Combination wave is a necessary waveform for surge protector performance test and surge immunity test.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definition of combined wave between IEC and IEEE standards at present, which mainly depend on whether the waveform has negative peak or not. 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combined negative peaks on surge protection is needed. Two kinds of combinational wave generation circuits are constructed by using EMTP software to produce the combination wave with no negative peak and negative peak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sidual voltage and absorption energy of varistor is analyzed by using IEEE varistor model. Fin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cable length on the load terminal voltage after the impact of two combined waves under different load properties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ence of negative peak of combined wav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residual voltage of varistor, bu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sidual voltage waveform, and the hoop time of varistor under the impact of combined wave with negative peak is shorter. The energy absorbed by varistors with negative peaks is always smaller than that without negative combined waves. The relative volta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mbined wave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able length, and the change of resistive load and capacitive load is more obvious.
【作者单位】: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
【分类号】:TM8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敏明;压敏电阻及其应用[J];家庭电子;2003年05期
2 林志刚;;压敏电阻的检测及应用[J];家电检修技术;2006年08期
3 杜志航;孙涌;汪计昌;杨仲江;;压敏电阻在配合使用时的老化和失效分析[J];电瓷避雷器;2009年06期
4 石新国;王忠卿;;压敏电阻在洗衣机控制板上的应用、选型及实践[J];家电科技;2013年S1期
5 石新国;王忠卿;;压敏电阻在洗衣机控制板上的应用、选型及实践[J];电器;2013年S1期
6 韩述斌;张广义;;压敏电阻在电视机中的应用[J];电气时代;1988年07期
7 孙常运;压敏电阻在轧钢电控装置中的应用[J];低压电器;1988年02期
8 游湘;常用压敏电阻参数[J];家庭电子;1998年11期
9 牛轶霞;宋吉江;邓红伟;;浅谈压敏电阻的应用[J];电工技术;1998年11期
10 孙丹峰;程黎放;;应用纳米材料添加剂制备高压高能压敏电阻[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枨;;氧化锌压敏电阻老化过程中非线性系数的研究[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2 徐乐;杨仲江;柴建;张枨;赵军;;不同脉冲电流作用下氧化锌压敏电阻伏安特性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2013年
3 徐乐;秦栋;张洁茹;钱丹;胡玉玲;游志远;;氧化锌压敏电阻劣化前后动态特性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 第十二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防雷新技术[C];2014年
4 栾健;林楠;肖稳安;;氧化锌压敏电阻在不同电流环境下老化规律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 第十二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防雷新技术[C];2014年
5 陈璞阳;杨仲江;徐乐;;压敏电阻冲击老化过程中残压比变化的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 第十二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防雷新技术[C];2014年
6 范积伟;王璐璐;;叠层片式ZnO压敏电阻的微观结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7 何锡汶;郭在华;;压敏电阻与放电管并联选择对残压的影响[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 第十二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防雷新技术[C];2014年
8 周浩;张富强;余宇红;;SrTiO_3基压敏电阻的研究及其在武器系统中的应用[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9 刘财坤;李燕;邓宏;;ZnO陶瓷薄膜压敏电阻[A];四川省电子学会传感技术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浩;余宇红;;高能ZnO压敏电阻在发电机灭磁中的应用[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武汉市黄陂区滠口供电所 易章波;电网相电压过压故障探究与防范措施[N];电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万帅;低压ZnO压敏电阻的低温烧结及水基流延制备片式压敏电阻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苏文斌;TiO_2压敏电阻晶界电学性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柯磊;高电位梯度片式/厚膜ZnO压敏电阻的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欣;基于多种老化模型的氧化锌压敏电阻损坏模式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陈璞阳;8/20μs电流冲击作用下ZnO压敏电阻特性变化的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马帅;ZnO-Bi_2O_3基压敏电阻低温烧结及掺杂改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4 安晓妮;高电压梯度大通流能力ZnO压敏电阻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姜聿涵;架空线路过电压监测分压方法及分压器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6 柴瑞娥;全印制氧化锌压敏电阻电极制备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陈永佳;高吸收抗脉冲ZnO-Bi_2O_3-Pr_6O_(11)系压敏电阻性能的研究及应用[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8 黄国贤;高电压梯度高通流能力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高兴;受主掺杂SnO_2-Co_2O_3-Nb_2O_5压敏电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10 郭汝丽;氧化锌压敏电阻低压化制备与低温烧结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83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8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