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核电低压转子钢30Cr2Ni4MoV低周疲劳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2 12:46

  本文选题:汽轮机 + 转子 ; 参考:《汽轮机技术》2017年05期


【摘要】:对30Cr2Ni4MoV进行了拉伸试验和低周疲劳试验,对30Cr2Ni4MoV的拉伸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大直径转子不同部位力学性能的分布特征和30Cr2Ni4MoV的塑性模量。采用应变控制对30Cr2Ni4MoV进行不同应变幅的低周疲劳试验,结果表明,30Cr2Ni4MoV有明显的循环软化特征,30Cr2Ni4MoV转子钢的芯部与表面低周疲劳性能体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并拟合得到该材料Manson-Coffin公式与应变-寿命三参数公式。两种拟合公式都能较好地拟合原始数据,应变-寿命三参数公式能更好地反映材料高周疲劳性能。
[Abstract]:Tensile tests and low cycle fatigu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30Cr2Ni4MoV.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30Cr2Ni4MoV were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plastic modulus of 30Cr2Ni4MoV were obtained. The low cycle fatigue tests of 30Cr2Ni4MoV with different strain amplitude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strain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 that 30Cr2Ni4MoV has obvious cyclic softe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e and surface low cycle fatigue properties of 30Cr2Ni4MoV rotor ste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Manson-Coffin formula and strain-life three-parameter formula were obtained by fitting. Both of the two fitting formulas can fit the original data well, and the strain-life three-parameter formula can better reflect the high cycle fatigue performance of the material.
【作者单位】: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TG142.1;TM6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低周疲劳的各种特性[J];机械工程材料;1981年02期

2 兰扬声;;低周疲劳简介[J];机械;1985年05期

3 蔡力勋,孙亚芳,王理,黄淑珍;考虑温度效应的钛合金钢低周疲劳行为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0年06期

4 曹嘉新,徐熊;金属高温轴向加载低周疲劳试验探讨[J];上海金属;2002年03期

5 范志超 ,蒋家羚;16MnR中温环境下应力控制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下)[J];压力容器;2002年12期

6 李远睿,陈琳;管材高温低周疲劳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3期

7 范志超,蒋家羚;16MnR钢中温低周疲劳行为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9期

8 陈凌,蒋家羚;一种新的低周疲劳损伤模型及实验验证[J];金属学报;2005年02期

9 张峰;;轮箍低周疲劳性能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11期

10 丰崇友;;多轴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的研究综述[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峰;;轮箍低周疲劳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2 耿黎明;严仁军;杨宇华;张新宇;;大潜深结构的低周疲劳研究[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3 徐坚;钟曼英;郭世行;;氢反应器壁材料的低周疲劳特性[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江慧丰;陈学东;范志超;董杰;姜恒;;316L不锈钢应力控制模式下的低周疲劳行为试验研究[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丰崇友;于峰;张敬强;于海生;;一种双相钛合金低周疲劳损伤机理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丽英;李金许;;9Ni钢的低周疲劳性能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7 王丽英;李金许;;9Ni钢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张剑锋;项延顺;赵鹏;轩福贞;;304不锈钢低周疲劳状态下非线性超声变化机理的研究[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9 姜庆伟;王尧;李小武;;超细晶铜的高周和低周疲劳行为的比较[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国栋;苏彬;王泓;何玉怀;许超;;K403合金高温低周应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龚士弘 盛光敏;震区用钢知识问答[N];中国冶金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红伟;超(超)临界机组用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吴德龙;载荷模式对9-12%Cr钢高温低周疲劳行为影响及循环本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冷利;挤压变形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的组织与低周疲劳行为[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聪;锆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丁智平;复杂应力状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低周疲劳损伤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陈凌;典型压力容器用钢中高温环境低周疲劳和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行为及寿命评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李媛媛;ZG20SiMn铸钢的疲劳行为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8 万建松;基于有限变形晶体滑移理论的单晶力学行为及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霄天;细晶有色金属低周疲劳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s,

本文编号:2090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90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d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