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双层土壤中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离测量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3 21:52

  本文选题:接地电阻 + 测量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年S1期


【摘要】:变电站接地电阻测量目前普遍采用远离法、补偿法。其中0.618法、30°夹角法由于测量引线短,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当土壤不均匀,如土壤为水平双层时,这些方法往往会产生较大误差,为此,该文研究提出了双层土壤中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离测量方法。文中考虑了双层土壤的格林函数、接地网的散流和电流极对地表电位的影响,建立求解电压极位置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补偿点。经仿真计算,按该补偿点设置电压极,可准确得出双层土壤中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并且该方法电流极引线长度可降至1D(D为被测接地网对角线长度),为大型地网接地电阻的短距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Abstract]:At present, substation grounding resistance measurement generally adopts far away method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Among them, 0.618 method with 30 掳angle is more widely used because of the short measuring lead. However, when the soil is uneven, if the soil is horizontal and double-layered, these methods often produce large error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 short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grounding resistance of grounding grid in double-layer soil. In this paper, the Green's function of double-layer soil,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nd current of grounding grid on the surface potential are considered,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voltage pole posi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mpensation point is calculated. Through simulation calculation, the grounding resistance of grounding grid in double-layer soil can be accurately obtained by setting the voltage pole at the compensation point. The current pole lead length of the method can be reduced to 1D (D is the diagonal length of the measured grounding grid), which provides a feasible method for short distance measurement of grounding resistance of large grounding grid.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国网宁波供电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7047)~~
【分类号】:TM862;TM9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泽;任意形状复合接地网接地电阻的计算[J];电力建设;2000年05期

2 王洪泽;论任意形状复合接地网接地电阻的计算问题[J];广西电力工程;2000年03期

3 王西平;330kV花园变人工接地网改造设计的理论核算[J];青海电力;2000年01期

4 王洪泽;复合接地网接地电阻的简化计算[J];电网技术;2001年08期

5 黄海鹏;接地网接地电阻的计算机仿真[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3年03期

6 刘渝根,滕永禧,陈先禄,袁涛;接地网导体状态的诊断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周秧;李勐;索春梅;周晓虎;王文德;;分层土壤中接地网参数的数值计算[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铜质接地网前景看好[J];大众用电;2007年01期

9 杨理民;;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测试[J];四川建筑;2007年S1期

10 梁春明;;变电所铜接地网与钢接地网比较[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绍勇;;大面积水下网箱式立体接地网的研究与应用[A];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水电厂(站)机电设备运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锦云;杨铭泽;;接地网敷设方式对接地电阻实测值的影响[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邵建人;向洪兵;杜继红;;交流系统接地网的腐蚀与防护研究[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蔡崇积;;我国依国外标准设计电力交流接地网运行状况调研[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梁清强;;蜂窝形接地网[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智勇;孟骁勇;王运生;;阻频特性法在接地网测试中的应用[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米建卫;;立体接地网在500KV潍坊变电站的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蔡崇积;;电力交流接地网损坏原因调研与分析[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健生;项昌富;黄显立;;电力接地网用导电防腐涂料[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郑杰;;接地网技术在水口水电厂的综合应用[A];全国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杨晓理 杨雁 段江;陕西接地网安全项目国际领先[N];中国电力报;2010年

2 张小平;云南电网开展特高压接地网电阻测试[N];中国电力报;2008年

3 张劲;杆塔和接地网重污区腐蚀防治技术确保电网构建材料性能[N];中国电力报;2012年

4 李宣华 汪根萍;将乐百万资金构筑“防雷堡垒”[N];三明日报;2009年

5 刘树波;让设备远离雷击[N];中国水利报;2003年

6 蔡家友;确保迎峰度夏供电有保证[N];黔西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卫;应用边界元法的复杂土壤中接地网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Aamir Qamar;基于磁场微分法的变电站接地网拓扑结构检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张露;土壤参数反演和接地网优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4 袁涛;接地网电气连接故障的诊断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鲁志伟;大型接地网工频接地参数的计算和测量[D];武汉大学;2004年

6 王树奇;基于分层约简模型的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7 赵志斌;复杂土壤中接地网性能分析与变电站内空间电磁场计算[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8 倪云峰;接地网分块故障诊断及可及节点偏移影响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蓬鹤;基于接地系统频域特性的接地网缺陷诊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吴茂林;变电站互感器宽频传输特性与接地网瞬态特性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海涛;接地网状态综合检测分析方法及其实现[D];湖南大学;2009年

2 罗勋;变电站接地网雷电冲击暂态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傅浩峰;220kV甘露变接地网改造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张航;风电场圆环接地网的冲击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5 黄胜鑫;接地网腐蚀诊断及腐蚀对接地网性能影响评估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袁源明;接地网断点的磁性源诊断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李炜;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优化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8 李亚欣;基于信号距离的变电站接地网故障诊断[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9 狄曙光;变电站地网腐蚀状态及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10 贾晓娟;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及安全性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2095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95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5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