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友好型光储分布式电源控制策略
本文选题:虚拟同步机 + 分布式电源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提出一种电网友好型光储分布式电源,采用具有惯性环节的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方法作为与电网的接口,并提出了电网频率自适应控制策略,根据电网频率变化区间自适应选择三种运行模式:离网运行模式、并网发电模式、频率调节模式。针对这3种运行模式,分析了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 频率环节的传递函数以及虚拟转动惯量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为了提高系统并网运行时的暂态稳定性,构造了系统的暂态能量分析函数,分析了扰动发生后系统的暂态能量变化过程,并提出了一种虚拟转动惯量动态调节方法优化系统的暂态控制过程。在搭建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中分析了所提的控制策略和方法,并在搭建的10k W VSG实验平台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kind of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with friendly optical storage is proposed. The control method of virtual synchronous machine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with inertia link is used as the interface to the power network, and the adaptive frequency control strategy of power network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y variation interval, three operation modes are selected: off-grid operation mode, grid-connected generation mode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mode. According to these three operation modes,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active power and frequency of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and the influence of virtual moment of inertia on transient stability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nsient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in grid-connected operation, the transient energy analysis function of the system is constructed, and the transient energy change process of the system after disturbance is analyzed. A virtual moment of inertia dynamic regul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transient control process of the system.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and method are analyzed in the Matlab / Simulink simulation model, and the correc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in the 10kW VSG experimental platform.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
【分类号】:TM73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排患;;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全面推进分布式电源建设[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陈祥;;分布式电源系统接入影响[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3 杜永平;杨富民;洪志勇;张建文;贾雅君;;分布式电源模型分析及并网优化研究[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4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5 赵云军;唐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刘森;李盛伟;李永丽;;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明珠;田世明;王莹;;基于光储系统的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研究[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4年第3期)[C];2014年
9 王少林;唐巍;;分布式电源出力和配网重构综合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10 盛方正;周宇栋;陈之琛;;基于选择不同暂态阻抗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分析[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彭源长 苟慧智;分布式电源不可忽视[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赵菊昌;青海公司调研用户分布式电源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3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 苑舜 周波;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电力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郭惠;全力支持分布式电源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4年
5 记者 王旭辉 通讯员 马旭升;青海分布式电源建设健康快速[N];中国能源报;2014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王颖春;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规定已上报能源局[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国网能源研究院 黄碧斌;分布式电源健康发展须完善政策体系[N];国家电网报;2013年
8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冯永晟;促进分布式电源发展是多方共同责任[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旭辉;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日趋规范化[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通讯员 林梅妹 陈德钧;福建高效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N];中国电力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学谦;考虑配电网网损和电能质量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孟建辉;分布式电源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张欣;直流分布式电源系统稳定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DANG NGOC HUY(邓玉辉);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周天沛;微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资源的优化运行与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张惠智;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及保护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7 徐栎;面向可靠性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8 陈晓龙;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保护与控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9 司新跃;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故障建模与配电网保护[D];山东大学;2016年
10 尚th;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与优化运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优化配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付顺;基于时序特性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巩翔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谐波潮流计算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5 张胜鑫;分布式电源并网中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6 赵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龙淼;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保护研究与方案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8 张曦;基于广域信息的DG孤岛保护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梅红兴;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张皓然;基于流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扩展规划[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15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11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