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新电极结构的钛酸锂电池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3 17:35
【摘要】:以圆柱形钛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电极结构,将电容器结构和电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提高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测试发现,采用新电极结构的电池无论是在常温还是低温,均表现出了更强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同时也展现了优异的大电流循环性能。
[Abstract]:A cylindrical lithium titanate battery i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optimizing the electrode structure, the capacitor structure and the battery are combined effectively to improve the charg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battery. The test shows that the battery with the new electrode structure shows a stronger current charge discharge capacity at both normal temperature and low temperature. Excellent current circulation performance is excellent.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汽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541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50425)
【分类号】: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歆;夏亚飞;刘继红;刘勇;;钛酸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介电性研究[J];中国陶瓷;2014年03期

2 袁华;何云蔚;艾常春;;钛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改性进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3 ;有问有答[J];电子技术;1966年09期

4 唐致远;阳晓霞;陈玉红;贺艳兵;;钛酸锂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07年04期

5 李艳霞,姚熹,张良莹;掺镁钛酸钡的抗还原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4年06期

6 路大勇;李雪翠;;稀土离子掺杂对钛酸钡铁电记忆的影响[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宋晓莉;刘锦平;赵洪;安峰;;阶梯式煅烧法对钛酸锂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J];山东化工;2013年05期

8 范恩荣;钛酸钡超细粉合成途径探讨[J];电瓷避雷器;2000年06期

9 沈振江;邴丽娜;陈万平;陈燕;江向平;龚少华;;Al_2O_3不同掺杂方式对钛酸钡介电性能的影响[J];绝缘材料;2012年01期

10 吴学庆;薛安;赵伟毅;宋浩波;;模板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机理与研究[J];轻金属;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符春林;蔡苇;邓小玲;;锆钛酸钡的结构和介电、光伏性能研究(英文)[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2 王倩;张竞择;曹春辉;张磊;王迪;朱蒋红;张建;谢晓华;夏保佳;;光伏-钛酸锂锂电储能的示范运行系统[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3 王森;李志辉;栾舰;张玲;郭玉香;;Nd_2O_3对锆钛酸钡材料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王浩;唐致远;;Nd~(3+)掺杂对钛酸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杨广志;左飞龙;张富;武长城;时志强;;钛酸锂表面的氮修饰与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赵文娟;高学锋;;高容量18650圆柱钛酸锂电池开发[A];中国固态离子学暨电池材料青年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胡猛;雷立旭;孙岳明;;层状氢氧化物[Ni_4Al(OH)_(10)]OH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新能源与能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武鹏;唐致远;管道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改性及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涵薏;新型钛酸锂电极材料研发成功[N];上海科技报;2012年

2 郑远 记者 王春;复旦大学研发出新型纳米钛酸锂电极材料[N];科技日报;2012年

3 记者 汪永安;皖企研发国内首个纳米钛酸锂电池[N];安徽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翠平;纳米钛酸锂电极材料的制备及表面改性与嵌脱锂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訾威;柔性电池的陷光及理论模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倪海芳;钛酸锂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及掺杂改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4 郭雪飞;钛酸锂及炭包覆钛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菲;高温固相法制备钛酸锂的反应机制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5年

2 贾振永;高振实密度多孔钛酸锂微球的合成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郄富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锌锂的合成和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王亚萍;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5 郭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掺杂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段锐;钛酸锂电极材料的液相制备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7 王振;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8 包胜达;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赵婧;K和Fe等元素掺杂钛酸锂(Li_4Ti_5O_(1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10 王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20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120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5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