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光伏电池参数辨识
[Abstract]:The accuracy of photovoltaic array model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liability of its simulation. Because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vary with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model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In this paper, a four-parameter model is used to model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Firstly, a nonlinear least square photovoltaic cel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stepwise linear search is proposed, and the parameter reference value of the photovoltaic cell is obtained by using this metho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dentification curve and the measured data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and the accuracy of identification is high and the realization is simple. Then the 伪, 尾 and 纬 coefficients of the four-parameter model of photovoltaic module are optimized, and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 is combined 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odel coefficient, and the parameter identity-coefficient optimization (PI-CO) iter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e parameter value and coefficient value converge to the best in the iterative process, and the value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decreas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作者单位】: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青海省光伏发电并网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青海省电力公司项目(52280714001D) 青海省光伏发电并网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2014-Z-Y34A)
【分类号】:TM9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君声;2001年世界光伏电池产量达390.5MW[J];农村能源;2002年02期
2 胡建明;高效低耗的光伏电池[J];可再生能源;2005年01期
3 ;光伏电池设备:关注大尺寸自动化[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7年07期
4 ;我国获取提高聚合物光伏电池性能新方法[J];工程塑料应用;2008年03期
5 ;奥开发出电动车专用光伏电池系统[J];硅酸盐通报;2010年02期
6 吴晓莉;;浅述光伏电池的研究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22期
7 ;未来的光伏电池能源[J];技术与市场;1997年03期
8 ;透明光伏电池光电效率提升一倍[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04期
9 ;日本开发新光伏电池技术[J];电力与电工;2013年02期
10 万晓凤;张燕飞;余运俊;康利平;;光伏电池工程数学模型的比较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小牛;鲁广昊;黎立桂;;利用结晶实现塑基光伏电池形态的控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傅望;郭珂;周林;;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研究[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翟小锋;赖建军;;包含近场热传递的热光伏电池系统的性能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耿新华;;973项目-低价、长寿命新型光伏电池的基础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徐琴芳;忽满利;李听昕;赵佩;高平安;梁磊;向光华;孙浩;;光伏电池表面周期性微结构减反特性分析与计算[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魏怀鑫;李艳青;唐建新;;有机光伏电池中的界面效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景悦林;曹莉;;有机光伏电池进展[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8 苑舜;吴桐;蔡志远;;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光伏电池特性仿真研究[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印寿根;杨利营;;聚合物薄膜光伏电池[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10 印寿根;陈永胜;;石墨烯材料光伏电池的研究[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菁 编译;斯坦福大学团队研发出自冷却光伏电池[N];中国电力报;2014年
2 广西 退休教师 赵春霆;光伏电池的应用与实践[N];电子报;2014年
3 刘钢 黄国栋;奥地利开发出电动汽车专用光伏电池系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4 顾定槐 王晓岚;霍尼韦尔推出晶硅光伏电池新材料[N];中国化工报;2010年
5 华凌;光伏电池效仿有机血管通道实现自愈[N];科技日报;2013年
6 刘霞;四结光伏电池创转化效率新纪录[N];科技日报;2013年
7 钱伯章;新型光伏电池保护材料寿命长[N];中国化工报;2009年
8 记者 蔡忠仁;中英合作提高光伏电池效率[N];中国化工报;2011年
9 齐宏彪 记者 王春;褚君浩:未来光伏电池应三代技术并存[N];科技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刘霞;新型热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大幅提高[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成元;平面结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光伏电池界面层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张伟;光伏电池表面微结构制备及其抗反射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3 罗新泽;多酸/ZnO光伏电池的构建和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彭新村;锑化物热光伏电池材料的MOCVD生长特性研究及其器件模拟[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彩珍;太阳能级硅(SOG-Si)光伏电池中多孔硅吸杂工艺及其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婷婷;光伏电池单二极管模型显式建模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付营飞;基于MPPT控制器的光伏系统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常琛;基于CFD模拟下太阳能光伏通风玻璃窗应用于建筑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4 周华;采用自适应区间扰动MPPT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刘一欣;数字式光伏电池模拟器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6 王璐;具有MPPT功能的太阳能发电并网逆变器[D];燕山大学;2015年
7 李晓磊;CPC耦合PV/T系统设计及其热电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孙传杰;便携式光伏电源控制器及其关键技术[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9 张冬梅;局部阴影下光伏电池功率多峰值MPPT控制策略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胡群;高效多结锑化物热光伏电池的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70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17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