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改善直流电流地中分布的接地极互联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9 09:33
【摘要】: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会造成附近交流电网变压器偏磁、埋地管道腐蚀等问题,成为直流接地极建设、直流系统运行中的难题之一。将已有临近接地极互联是减小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影响的措施之一。文章以南方电网在广东地区的4个已有接地极为例,通过考虑接地极之间地中恒流场的影响,以及地上联络线的等效电路,建立场路耦合计算模型,研究不同接地极连接方式下各接地极的电流分配、地电位升等,由此提出一种通过专设集中汇流点将所有换流站的入地电流汇集在一起,再分配到各接地极,通过优化选择汇流点与各接地极联络线的导线调节电流分配的接地极连接方案。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案不但减少了直流系统对交流电网变压器、埋地管线等设施的影响,而且今后的新建直流工程可以直接接入,无须再新建直流接地极,具有可靠、灵活、扩展容易、性价比高的特点。
[Abstract]:DC earth-pole earth current will cause magnetic bias of transformer and corrosion of buried pipeline, which becomes one of 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C earth pole and operation of DC system. It is one of th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DC earth current to connect the adjacent earth poles. Taking the four ground poles of Southern Power Grid in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the field coupling calc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ant flow field between the earth poles and the equivalent circuit of the above ground tie line.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ground potential rise of each earth pole under different connection modes of earth pole are studied, and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collect the incoming current of all converter stations and distribute it to each ground pole by means of a special centralized confluence point. By optimizing the connection scheme of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confluence point and the connection line of each earth pole, the distribution of current is adjusted.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is scheme not only reduces the influence of DC system on AC power network transformer, buried pipeline and other facilities, but also can be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new DC project in the future, so it is reliable and flexible. Easy to expand, high cost-performance features.
【作者单位】: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分类号】:TM721.1;TM8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付振兴;谭捍东;刘慧芳;郭长安;朱宗洋;;高压直流圆环形接地极电位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J];电网技术;2016年06期

2 刘连光;杨培宏;郭世晓;刘春明;马成廉;;地电场方向和交流系统结构对±800kV蒙西换流站地磁感应电流的影响[J];电网技术;2016年05期

3 周友斌;全江涛;文习山;张露;童歆;潘卓洪;;直流输电分布式接地极建模与应用[J];电网技术;2015年02期

4 郭剑;;直流接地极对电气化铁路的电磁影响[J];高电压技术;2013年01期

5 饶宏;李岩;黎小林;张晓;尹晗;何金良;;4个直流输电工程共用1个接地极运行方式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2年05期

6 梁旭明;张平;常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电网技术;2012年04期

7 王建武;张劲松;李岩;白古月;;广域接地极方案初步研究[J];高压电器;2010年12期

8 潘卓洪;梅桂华;张露;谭波;文习山;;抑制变压器直流偏磁的电流注入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20期

9 魏德军;;直流接地极对地下金属设施的电腐蚀影响[J];电网技术;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平;赵文强;杨建明;汪楠楠;卢宇;李海英;;混合直流输电技术及发展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07期

2 黄译丹;邱雪梅;;基于PSCAD软件±500kV直流输电系统操作过电压仿真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10期

3 黄义隆;张波;国建宝;曹方圆;;改善直流电流地中分布的接地极互联技术研究[J];电网技术;2017年04期

4 罗晓庆;胡伟;徐涛;许佐明;谢雄杰;霍锋;;±1100 kV直流U型结构穿墙套管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及间隙距离选择[J];高电压技术;2017年03期

5 林国营;潘峰;易斌;张鼎衢;徐雁;柏航;;现场校准用磁调制式直流电流比较仪磁屏蔽结构仿真研究与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7年01期

6 陈海焱;刘小强;;直流接地极影响地下金属管道问题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2016年06期

7 李佳曼;;直流保护出口时间的不确定性及其时序特性[J];广东电力;2016年12期

8 方伊莉;李其;赵禾木;秦海波;;±1100kV典型阀厅金具电气及机械连接方案设计[J];机电信息;2016年36期

9 周全;武霁阳;李海锋;;高压直流线路区内外故障判别新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年12期

10 李忠磊;杜伯学;;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与研究现状[J];绝缘材料;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奎;吴广宁;曹晓斌;李瑞芳;易志兴;罗蜀彩;;融冰绝缘地线架设对变电站接地网的安全影响分析[J];电网技术;2015年12期

2 杨万开;印永华;班连庚;曾南超;;?1100kV特高压直流系统试验方案研究[J];电网技术;2015年10期

3 朱彬;司马文霞;袁涛;郭润生;;基于地中电场分布的针刺式接地装置结构参数优化[J];电网技术;2015年10期

4 雷梦飞;赵淳;苏杰;任华;王佩;张伟;;复合材料杆塔输电线路接地方式优化研究[J];电网技术;2015年09期

5 王华伟;林少伯;王祖力;王明新;黄勇;雷霄;王庆;李新年;王亮;孙栩;;溪浙特高压直流隔直装置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J];电网技术;2015年06期

6 杜学龙;仇天骄;张晓颖;马学良;尹凡;郭健;邹军;;电缆隧道中盾构接地系统特性分析及其与人工接地系统的对比[J];电网技术;2015年06期

7 张东;陶凤源;董新胜;廖志华;贾莹坤;许衡;;哈密地区变压器直流偏磁仿真分析及抑制措施研究[J];电瓷避雷器;2015年01期

8 周友斌;全江涛;文习山;张露;童歆;潘卓洪;;直流输电分布式接地极建模与应用[J];电网技术;2015年02期

9 刘心e,

本文编号:2173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173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f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