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能电网测试环境发展特点和行动策略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needs to adapt to the test ability, and the test environment will become the core driving force for the breakthrough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By combing the case of smart grid test enviro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test enviro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development ideas propos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ational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action strategies of smart grid test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oordination and guidance for us. NIST and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Department of Energy), the coordination of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sharing of public basic resources and remote access. Formed the United States smart grid test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combined forces.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testing environ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modulariz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Sharing and remote opening are important princip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and unique test resources in the information physical fusion system (cyber physic). The accumulation and use of system models, simulation tools and test data also need to be coordinated, ordered and fully shared.
【作者单位】: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美国研究院;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分类号】:TM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冀星沛;王波;董朝阳;陈果;刘涤尘;魏大千;汪勋婷;;电力信息-物理相互依存网络脆弱性评估及加边保护策略[J];电网技术;2016年06期
2 刘念;余星火;张建华;;网络协同攻击:乌克兰停电事件的推演与启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06期
3 郭创新;陆海波;俞斌;马韬韬;;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晔;王舒;魏纯晓;刘文霞;刘宗歧;陈兴良;李月乔;;计及运行管理的主动配电网规划研究综述[J];供用电;2017年08期
2 张殷;肖先勇;陈晶;李长松;陈振;;信息网受损对电网过载主导型连锁故障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3期
3 田继伟;王布宏;尚福特;;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的智能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J];计算机应用;2017年07期
4 高云雯;;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的装置要求及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年19期
5 徐长宝;文屹;龚庆武;林燕贞;;基于云推理的线路保护装置故障率预测方法[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7年02期
6 李启旺;陈浩;王灿林;邹鑫;;基于量化分级的电力调度新设备投产操作风险分析与管控[J];湖南电力;2017年03期
7 马晓霞;;基于层次熵和雷达图的电气火灾风险评估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8 王栋;葛冰玉;玄佳兴;王瑶;李济伟;牟霄寒;;电力信息系统运行测试技术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7年06期
9 陈实;叶远波;王康;张春龙;曲鸿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措的标准化设计探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年05期
10 李保杰;刘岩;李洪杰;何维晟;曾祥峰;陈硕;;从乌克兰停电事故看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问题[J];中国电力;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涤尘;冀星沛;王波;唐飞;;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力通信网拓扑脆弱性分析及对策[J];电网技术;2015年12期
2 吴润泽;张保健;唐良瑞;;双网耦合模型中基于级联失效的节点重要度评估[J];电网技术;2015年04期
3 李稳国;邓曙光;李加升;肖卫初;;智能电网中信息网与物理电网间连锁故障的防御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3年11期
4 曹一家;张宇栋;包哲静;;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交互影响下的连锁故障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1期
5 蔡泽祥;王星华;任晓娜;;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12年11期
6 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董朝阳;;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6期
7 沈晓凡;舒治淮;刘宇;吕鹏飞;张烈;;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统计与分析[J];电网技术;2011年02期
8 王博;游大海;尹项根;陈庆前;;基于多因素分析的复杂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体系[J];电网技术;2011年01期
9 何永秀;戴爱英;杨卫红;方锐;LI Furong;;基于模糊理论的城市电网风险识别与评价[J];电网技术;2010年09期
10 戴志辉;王增平;焦彦军;;继电保护可靠性数据收集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琦琳;;智能电网的现实演义[J];互联网周刊;2008年07期
2 ;美国政府正式启动智能电网项目[J];电气技术;2009年06期
3 ;澳大利亚斥资1亿澳元建造智能电网[J];华东电力;2009年06期
4 ;关于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华东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帅军庆6月1 6日接受东方早报记者独家采访[J];华东电力;2009年06期
5 张征容;;智能电网浅述[J];云南电力技术;2009年03期
6 方廷;白丹;;智能电网特点及发展趋势[J];云南电业;2009年07期
7 ;国外智能电网研究与应用[J];国家电网;2009年06期
8 ;第一届智能电网研究学术论坛召开[J];供用电;2009年04期
9 苗新;张逸飞;刘津;;智能电网的中国之路[J];国家电网;2009年07期
10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智能电网研究中心”成立[J];电气技术;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益民;;坚强智能电网的探索与实践[A];2010年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卢强;何光宇;;智能电网及其工程实现[A];2010年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余贻鑫;赵金利;;中国智能电网概况——2010年3月3日于东京智能电网研讨会[A];2010年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丙镇;;日本智能电网的现状及发展[A];2010年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金之俭;;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中心建设简介[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俊;;智能电网统计指标研究[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锐;谢兰;吴文凯;杨昆;;智能电网及其发展态势分析[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熹;;智能电网配用电通信技术的现在时与将来时[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魏林;李博;李杨;;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及探讨[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汪永华;汪凤凤;;面向21世纪的我国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及应用[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昊;发展“智能电网”需要统筹兼顾[N];中国电力报;2009年
2 楚新;美国正式启动智能电网项目[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早报记者 李晓辉;“智能电网不只是电网公司的事,电信等行业同样 面临很大机遇”[N];东方早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生锋;智能电网:工业转型新“推手”[N];扬州日报;2009年
5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 张锐;智能电网:全球经济的未来动力与引擎[N];国际商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曾静婕;美国81亿美元打造智能电网“盛宴”[N];中国商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陈颖晖;一个小岛的智能电网图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徐炜旋;智能电网:看上去很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9 本报记者 唐烨 本报实习生 王文清;智能电网:一块被争夺的经济“蛋糕”[N];解放日报;2010年
10 黄晓华;《智能电网知识读本》《智能电网技术》出版发行[N];国家电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若飞;智能电网中异构通信网络的共存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任鹏;智能电网中通信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于君;智能电网无线传感监测及负荷预测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4 赵良;适应智能电网发展的电网规划评价模型与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杨超;复杂智能电网的分布式控制与故障辨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6 周黎莎;智能电网低碳效益关键指标选取与评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黄立新;智能电网条件下输电检修优化模式与实施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芦翔;智能电网中安全可靠的通信系统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孙蕾;智能电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与多属性分析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李乾;智能电网中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超;智能电网大数据相关应用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潘维;智能电网保护控制信息流建模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晔;基于云计算的配电网络系统设计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印禹;智能电网负荷预测与定价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林清明;智能电网分时电价的定价与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晖;城市智能配网平台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俞磊;智能电网中储能技术的服务形式及其价值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吕新荃;智能电网居民用户用电设备通信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项风;基于智能电网和能源服务均等化的义乌配网发展战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李熙;智能电网输电线路隐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87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18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