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1100kV变压器套管抗震性能

发布时间:2018-10-18 15:50
【摘要】:为评估某型号1 100 kV变压器陶瓷套管的抗震性能,对该型套管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振动台试验。有限元分析和振动台试验得到了套管的自振频率和振型以及套管在地震波激励下的加速度、应变和位移响应。有限元分析基本预测了套管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该型特高压变压器瓷套管前3阶的模态频率都在地震动的主要频率影响范围内,套管的振型为弯曲变形,阻尼比仅为0.009 8;在单向幅值为0.5g(g为重力加速度)的地震激励下,套管没有出现结构性破坏;套管的加速度响应以第1和2阶模态振动响应为主;套管空气侧瓷套底部的变截面处的抗拉正应变达432με(ε为应变),根部抗拉正应变为120με;套管顶部和底部的位移响应分别达92mm和12 mm;套管法兰处的弯曲刚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法兰处的抗弯刚度仅为相邻瓷套抗弯刚度的1/7。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a certain type of 1 100 kV transformer ceramic ca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shaking table test were carried out for this type of casing. The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y and vibration pattern of the casing and the acceleration strain and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casing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 are obtain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shaking table tes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ismic response of casing are basically predict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al frequencies of the first three steps of the porcelain sleeve of this type of UHV transformer are all within the main frequency range of the ground motion, and the mode of the casing is bending deformation. The damping ratio is only 0.009, under the earthquake excitation of 0.5 g (g is gravity acceleration), the casing has no structural damage, and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of casing is mainly the first and second order modal vibration response. The tensile positive strain at the variable cross section of the bottom of the ceramic sleeve on the air side of the casing is 432 渭 蔚 (蔚 is strain), and the tensile positive strain at the root should become 120 渭 蔚, and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casing reaches 92mm and 12 mm; respectively, and the bending stiffness of the flange is greatly changed. The bending stiffness of the flange is only 1 / 7 of the bending stiffness of the adjacent porcelain sleev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20141625)~~
【分类号】:TM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谢强;马国梁;何畅;廖德芳;朱墨翟;;1100kV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瓷套管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6年08期

2 金松安;李龙;魏劲容;李西育;党镇平;;1100kV变压器套管抗震性能研究[J];高压电器;2016年03期

3 谢强;马国梁;朱瑞元;邱宁;辛朝辉;;变压器 套管体系地震响应机理振动台试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21期

4 程永锋;朱祝兵;邱宁;卢智成;鲁先龙;孙宇晗;;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共振拍波适用性及合理地震动输入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5年05期

5 邱宁;程永锋;钟珉;卢智成;朱祝兵;鲁先龙;;1000kV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抗震研究进展与展望[J];高电压技术;2015年05期

6 尤红兵;赵凤新;;芦山7.0级地震及电力设施破坏原因分析[J];电力建设;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国梁;廖德芳;何畅;谢强;;1100kV变压器套管抗震性能[J];高电压技术;2017年06期

2 张雪松;卢智成;朱祝兵;;互联特高压设备抗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J];高压电器;2017年06期

3 马国梁;朱瑞元;谢强;何畅;辛朝辉;;变压器 套管体系基础隔震振动台试验[J];高电压技术;2017年04期

4 程永锋;孟宪政;卢智成;王晓宁;朱祝兵;张谦;;特高压变电站电抗器隔震试验[J];高电压技术;2017年03期

5 孙宇晗;卢智成;刘振林;张谦;;特高压变电站内110 kV电容器组模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J];高电压技术;2017年03期

6 廖德芳;卓然;谢强;;±800 kV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抗震性能研究[J];智能电网;2017年03期

7 喻豪俊;彭社琴;赵其华;陈继彬;丁梓涵;;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斜坡桩周土体最优加固范围[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8 马国梁;谢强;;大型变压器的基础隔震摩擦摆系统理论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9 方璐;徐先勇;刘定国;;基于UHV-FTRTPS的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技术[J];高电压技术;2017年01期

10 方启;汪陆;;特高压GIS设备整体抗震性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2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永锋;朱祝兵;邱宁;卢智成;鲁先龙;孙宇晗;;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共振拍波适用性及合理地震动输入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5年05期

2 李圣;卢智成;邱宁;程永锋;鲁先龙;刘振林;;加装金属减震装置的1000kV避雷器振动台试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5年05期

3 邱宁;程永锋;钟珉;卢智成;朱祝兵;鲁先龙;;1000kV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抗震研究进展与展望[J];高电压技术;2015年05期

4 刘朝丰;金松安;李龙;苏开云;;具有预应力的某型直流滤波电容器载荷分析[J];高压电器;2015年04期

5 程永锋;邱宁;卢智成;孟宪政;孙宇晗;鲁先龙;;硬管母线连接的1000kV避雷器和电容电压式互感器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J];高电压技术;2014年12期

6 曹枚根;莫娟;莫海枢;张霞;;地下变电站结构振动与噪声相关性及预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33期

7 朱祝兵;代泽兵;卢智成;张雪松;高坡;;特高压电气设备法兰连接处的弯曲刚度试验研究[J];中国电力;2014年06期

8 刘振林;代泽兵;卢智成;;基于Weibull分布的电瓷型电气设备地震易损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4年04期

9 金松安;刘朝丰;武胜斌;陈刚;张文兵;汪秋宾;李西育;;高海拔隔离开关抗震分析研究[J];高压电器;2013年10期

10 钟珉;房正刚;;电气设备抗震设防水准研究[J];电工电气;201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竹屋抗震性能令人吃惊[J];世界竹藤通讯;2004年04期

2 海涛;;增强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思考[J];建筑;2006年19期

3 李晓明;杨伟;谢光辉;;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

4 ;住房抗震性能成为百姓购房关注点[J];西部资源;2008年03期

5 张蕾;程卫红;张志军;;民用住宅的抗震性能探究[J];今日科苑;2010年12期

6 沈林;沈小璞;张伟林;刘运林;;城市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调查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地震科普家族新成员——建筑物抗震性能演示模型[J];城市与减灾;2011年01期

8 崔奇;;影响住宅抗震性能的因素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03期

9 林奕禧;邝春光;;珠海市中小学校舍抗震性能诊治有关问题探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年Z3期

10 谢辛辛;;浅谈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岩;陈国;杨瑞珍;佘立永;周泉;;现代竹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吴建有;曹万林;魏文湘;郝春森;曲英华;;L型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3 谢强;薛松涛;陈昒;姚谦峰;王清敏;;高层轻板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4 赵均;朱丹;陈向东;;结构参数沿高度方向突变对抗震性能的影响[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李斌;陈颖;;闽东地区联建房抗震性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贾国庆;王曙光;刘伟庆;杜东升;;常州凯悦中心12#楼抗震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7 王玉岚;蒋沧如;;底部框剪砖房的抗震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曹炳政;罗奇峰;;浅谈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9 董军;吉小萍;;两类新型隅撑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梁钰;孙伟;;施工质量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丁娟 蔡浩林;力助城建抗震性能普查[N];连云港日报;2010年

2 陈熹熹邋汪晓霞;住宅抗震性能成关注热点 抗震能力可否要写进合同[N];经理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孔华 通讯员 冼云儿 谢宏栋;穗番禺区普查建设工程抗震性能[N];广东建设报;2009年

4 记者 庞磊成;我市将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潮州日报;2009年

5 王玉;输入门牌便知房子抗震性能[N];广东科技报;2013年

6 记者 谢峰 通讯员 裴蕾;高楼绑“韧带”提抗震性能[N];首都建设报;2013年

7 ;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可小视[N];湖北日报;2000年

8 王庆;市政设施抗震性能须加强[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李根梅;要让群众住上抗震性能好的新房[N];固原日报;2008年

10 郭文渊;全面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湄洲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东序;CFRP加固局部薄弱柱抗震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宋满荣;单跨三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曾武华;基于概率的公路桥梁抗震性能设计理论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夏樟华;钢筋混凝土箱型墩抗震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5 陈俊;预制混凝土底层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湖南大学;2016年

6 杜文学;外型钢砼框架—内置型钢框架钢筋砼核心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7 于劲;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飞;混凝土箱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管民生;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锋;土坯房屋基本力学和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及参数敏感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范值慎;高地震烈度区超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的抗震性能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3 范秀英;无伸缩缝桥梁的抗震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廖术龙;配竹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钰;人工模拟酸雨环境下腐蚀RC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杨勇;多层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及破坏评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子胜;冻融环境下RC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姣姣;宁夏生态移民住宅抗震性能及能源自维持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9 白军刚;带梁式与斜柱式转换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比[D];长安大学;2015年

10 霍啸苏;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Pushover分析与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79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279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