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亲水性微孔膜的制备及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Abstract]:The hydrophilic polypropylene microporous membrane was prepared by uniaxial stretching process using polypropylene graft maleic anhydride (PP-g-MAH) as modifier and polypropylene melt blend. The oriented lamellar structure of the film wa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film was characterized by mercury porosimete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the Gurley value was used.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and water vapor transmittance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transmissivity and hydrophilicity of the microporous membrane. The microporous membrane was assembled into a batter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attery was measured. The effects of PPg-MAH content on the pore structure, hydrophilicity, transmittance and battery performance of the microporous membran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rosity and gas permeability of the microporous membrane with 2.5% PP-g-MAH blend were improved, and further increase of the PP-g-MAH content would lea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pore structure and the decrease of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microporous membrane. The surface hydrophilicity of the microporous membrane continuously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P-g-MAH content, and the water vapor transmittance reached the maximum when the PP-g-MAH content was 5, but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microporous membrane was destroyed under the higher PPg-MAH content. The water vapor transmittance of microporous membrane decreases with high PP-g-MAH content, and the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of lithium battery with 2.5% and 5% PP-g-MAH content is lower and the first charge /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is higher because of its good pore structure and certain electrolyte wettability.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TQ325.14;TM9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兴成;沈鹏;俞强;;无规立构聚丙烯对全同立构聚丙烯流延基膜取向片晶结构及拉伸成孔性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年06期
2 徐睿杰;雷彩红;石文强;胡冰;蔡启;莫海彬;陈昌滨;;不同粒径氧化铝粉末涂覆隔膜电化学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4年03期
3 杨健;王晓琳;;聚丙烯微孔膜亲水化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许淑义;汤玉莹;徐祥;俞强;;聚丙烯亲水性微孔膜的制备及在锂电池中的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年02期
2 俞强;杨兴成;陈磊;沈鹏;刘晶如;;i-PP/PPR流延膜的取向片晶结构和拉伸成孔性[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3 王晓斌;黄美容;王松钊;吴耀根;;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及发展状况[J];塑料制造;2014年12期
4 李梅生;赵之平;王明兴;;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整体远程动态等离子体流活化-诱导接枝丙烯酸[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4期
5 蒋姗;谢洵;郑涛;俞强;;聚苯胺/聚丙烯复合微孔膜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2年12期
6 李元婷;徐军;郭宝华;;热致相分离法制备EVOH亲水性微孔膜[J];膜科学与技术;2010年03期
7 王标;刘兰勤;唐照奇;黄磊;宇海银;;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可控接枝改性[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谢洵;杨兴成;杨茜;邱园鑫;丁永红;俞强;;聚丙烯流延基膜的硬弹性结构及拉伸成孔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5期
2 丁治天;刘正英;刘葭;冯建民;杨伟;杨鸣波;;高分子量级分含量对熔体挤出拉伸法制备聚丙烯微孔膜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12年04期
3 王海文;怀永建;潘文成;杨晓伟;;不同工艺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热性能[J];电池;2012年01期
4 孙美玲;唐浩林;潘牧;;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9期
5 曹寅;王子港;杨晖;;不同粒径球形LiFePO_4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3期
6 刘葭;丁治天;刘正英;杨伟;冯建民;杨鸣波;;分子量对聚丙烯拉伸微孔膜结构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宇;彭宗林;张隐西;;非对称性聚合物微孔膜研究进展[J];塑料工业;2007年08期
2 王道登;孙建中;周其云;;工艺条件对LLDPE/POE/CaCO_3微孔膜的孔结构及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8年01期
3 徐凯;张师军;;透气微孔膜制备方法及透气机理的研究进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9年05期
4 吴秋林,吴邦明;微孔膜结构与抗堵性能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1993年04期
5 姚义;微孔膜加工工艺及其应用[J];塑料科技;1994年04期
6 丁月萍;;微孔膜折叠滤芯的一种新型焊接方法及设备研发应用[J];民营科技;2013年12期
7 张军,王晓琳,骆峰,许仲梓,温建志;热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低密度聚乙烯微孔膜——(Ⅱ)动力学因素对微孔膜结构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5期
8 刘葭;丁治天;刘正英;杨伟;冯建民;杨鸣波;;分子量对聚丙烯拉伸微孔膜结构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9 赵阳;王乾乾;王全杰;;聚氨酯微孔膜改性的研究进展[J];西部皮革;2011年16期
10 田春霞,苑会林;防水透气微孔膜[J];塑料;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思俊;周持兴;俞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膜的制备[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黄正德;刘永辉;侯龙;;离子微孔膜的应用及研究[A];固体核径迹论文集——第八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刘思俊;俞炜;周持兴;;成核剂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膜的影响[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赵幸;;微孔透气膜的发展[A];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塑料包装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年会暨塑料包装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姚之侃;石俊黎;王婷;朱宝库;徐又一;;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乙烯/聚(4-甲基-1-戊烯)共混微孔膜[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6 蔡启;雷彩红;徐睿杰;胡冰;;横向拉伸对聚丙烯微孔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张春芳;朱宝库;徐又一;;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膜[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8 李雪梅;李战胜;何涛;;双层刮膜法制备亲水微孔膜[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郑细鸣;万灵书;仰云峰;徐志康;;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荷负电改性及其抗污染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徐睿杰;雷彩红;蔡启;;拉伸速度对聚丙烯微孔膜成孔性能的影响[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光毅;10-100 keV质子在PC绝缘体微孔膜中的输运[D];兰州大学;2015年
2 张春芳;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乙烯微孔膜的结构控制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许颖;聚砜类微孔膜的制备、结构控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4 周婧;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亲水性微孔膜及其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刘思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相分离及微孔膜制备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仰云峰;聚丙烯微孔膜的表面亲水化及其抗污染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王俊;10~18keV O~-负离子与绝缘体微孔膜相互作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计根良;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微孔膜的结构控制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宇海银;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抗污染性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刘富;PVDF、PVC微孔膜亲水化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佳丽;熔融拉伸法制备聚丙烯微孔膜的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2 崔营营;微孔膜机械性能与热稳定性能的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贤德;熔体拉伸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4 冯栓虎;绿色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微孔膜[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5 费久慧;WBPU/PVA复合微孔膜结构控制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章世林;基于胆酸分子两亲性的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改性[D];浙江大学;2015年
7 闵瑛;热致相分离法制备氯化聚氯乙烯微孔膜及其结构与性能调控[D];江南大学;2016年
8 王道登;LLDPE/POE/CaCO_3防水透湿微孔膜及多层复合膜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尉丽峗;共聚改性聚丙烯腈微孔膜制备和分离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罗本U,
本文编号:2283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28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