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变下垂系数的直流配电网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

发布时间:2018-10-21 13:39
【摘要】:直流配电网采用电压下垂控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对高频随机功率波动的调节能力较差。文中研究了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的虚拟惯性控制方法,以兼顾调压器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改善直流配电网电压质量。所述控制策略在功率波动瞬间通过调压器下垂特性曲线的摆动,快速释放或吸收能量,相当于在直流侧虚拟出比实际电容大得多的虚拟电容,提高了系统惯性,有效抑制了直流电压波动。同时,理论分析了在不同运行情况下该控制策略所能提供的具体的虚拟惯性裕度,在此范围内根据电压大小自适应地调节下垂系数,提供大小可变的惯性支持,从而使系统获得最佳动态响应。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四端风储直流配电网系统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述控制策略能够起到改善系统暂态响应、提高直流母线电压质量,以及平滑与交流主网交换功率的作用。
[Abstract]:The voltage sag control of DC distribution network has good stability, but its ability to adjust the high frequency random power fluctuation is poor. In this paper, a virtual inertial control method for voltage droop control in DC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studied,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speed and stability of voltage regulator and improves the voltage quality of DC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control strategy can rapidly release or absorb energy through the swing of the voltage regulator droop characteristic curve at the moment of power fluctuation,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e virtual capacitance which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actual capacitance on the DC side, and improves the inertia of the system. The DC voltage fluctuation is effectively suppres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pecific virtual inertia margin can be provided by the control strategy under different operation conditions. In this range, the sag coefficient can be adjusted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the voltage, and the inertia support with variable size is provided. Thus, the optimal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ystem is obtained. Finally, a four-terminal wind storage DC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is built in MATLAB/Simulink.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can improve the transient response of the syste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C bus voltage. And smooth and AC main network switching power role.
【作者单位】: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5AA050101)~~
【分类号】:TM7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美国阿拉斯加电网安装可提供峰值达26.7MW电力的在线蓄电池储能系统[J];国际电力;2004年02期

2 尚景宏;蔡旭;张亮;张楠;万文涛;;大型风力发电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应用[J];应用科技;2009年10期

3 程苗苗;康龙云;徐大明;孙耀杰;;风光复合发电系统中储能单元的容量优化设计[J];电气应用;2006年06期

4 李卫;孟庆平;王光;李卫国;付浩;;基于蓄电池储能的配电网扩容经济性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4年02期

5 张干周;光伏发电和蓄电池储能混合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J];国际电力;2004年04期

6 颜志敏;王承民;连鸿波;衣涛;时志雄;张宇;;计及缺电成本的用户侧蓄电池储能系统容量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1期

7 张钟文;曹敦;彭长巍;钱芳;;风光储输系统最优容量配比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13年01期

8 孔飞飞;晁勤;袁铁江;;基于电网调度的风电场蓄电池储能技术[J];电源技术;2012年06期

9 刘建戈;周建华;;用电侧蓄电池储能装置的研究[J];电气应用;2008年13期

10 吴迪;邓姣艳;田密;石存玮;张毅;;光伏组网单元直流侧蓄电池储能系统研究[J];变频器世界;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小三;含蓄电池储能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并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冬谊;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智能电网蓄电池储能系统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刘静;基于强化学习的蓄电池储能系统的优化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4 梁涛;基于不同模型下的蓄电池储能系统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陈业雅;风电—蓄电池储能联合优化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王赫;蓄电池储能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张燕锋;蓄电池储能高功率因数双向变流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蔡勇勇;分布式自重组蓄电池储能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9 颜志敏;智能电网中蓄电池储能的价值评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孔飞飞;基于电网调度的风电场蓄电池储能系统建模与控制[D];新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5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285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9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