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ilicon-based materials, silicon-carbon composite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perties of silicon-carbon anode material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are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郑州市储能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534109)
【分类号】: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th;阮晓莉;胡蕴成;;球形炭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J];东方电气评论;2011年04期
2 杨军;;硅基负极材料研究开发与产业化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2年04期
3 邓姝皓;易丹青;赵丽红;周玲伶;王斌;冀成年;兰博;;一种新型海水电池用镁负极材料的研究[J];电源技术;2007年05期
4 刘元刚;唐致远;陈玉红;徐强;;商品化石墨作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表征[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02期
5 罗益锋;碳纤维制的锂电池负极材料[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1996年Z1期
6 池汝安;陈志伟;路莎莎;;负极材料四氧化三钴的液相沉淀法制备及其性能[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7 张强;艾常春;刘洋;胡意;张睿;田琦峰;;四氧化三钴负极材料合成方法研究进展[J];无机盐工业;2014年03期
8 赵敏;;一种可弯折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J];橡胶工业;2009年09期
9 谭晓旭;唐谊平;曹华珍;郑国渠;;三维负极材料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研究进展[J];电池;2011年06期
10 姜前蕾;贾梦秋;薛锐生;;锡锑铜氧合金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J];电池;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辛星;姚霞银;许晓雄;刘兆平;;高性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A];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宰建陶;陶立奇;钱雪峰;;具有多级微纳结构的石墨烯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合成[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吴玉祥;;锂电池之负极材料技术[A];推进节能环保,,给力绿色崛起——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2012年海南机械科技学术报告会特邀专题报告集[C];2012年
4 罗飞;褚赓;李俊杰;李泓;陈立泉;;锂离子电池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4分会:化学电源[C];2014年
5 杨军;王可;文钟晟;解晶莹;刘宇;王保峰;;高容量二次锂电池负极材料[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扬;范少夫;陈桥;吴刚;;基于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的碳/硅复合负极材料[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唐好庆;唐致远;;负极材料Li_2ZnTi_3O_8/C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冯雪娇;杨军;苗荣荣;王久林;努丽燕娜;;硅基负极材料结构设计及电化学研究[A];中国固态离子学暨电池材料青年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付丽君;张涛;吴宇平;吴浩青;;锂离子电池碳包覆负极材料的研究[A];庆祝中国硅酸盐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固态离子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左朋建;尹鸽平;郝雪峰;;锂离子电池硅铜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东周;锂电负极材料开发亟须多样化[N];中国化工报;2012年
2 钱卓 许伟军;平度加快建全球最大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N];青岛日报;2011年
3 万红波 谢燕婷 胡玉连;锂电池碳负极材料专利申请现状及发展趋势[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4 徐海 明山 兆军;低温镍-氢电池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01年
5 徐恒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备受关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李燕京;锂离子电池国标年内将出台[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冯健;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制约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 刘彦龙;锂离子电池新应用看上去很美[N];中国电子报;2013年
9 广西 何国祯;锂离子电池的点点滴滴[N];电子报;2013年
10 湖北 朱少华 编译;一款锂离子电池监控管理电路[N];电子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洪岭;锂离子电池用锡基、铁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肖涵;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伟;钛氧化物作为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基础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夏青;锂离子电池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5 汤红;锂离子电池硅/rGO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6 沈飞;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碳基负极材料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7 李维汉;高性能锂(钠)离子电池碳基及合金类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吴昊;硅/锗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作为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9 任文锋;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6年
10 李永妮;生物模板法合成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TiO_2/C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有志;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2 卢斌;SnO_2/Cu/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和嵌锂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宋怡楠;氧化石墨热解炭与硬炭作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窦一博;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文思静;喷雾干燥法合成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6 杨中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a_2Ti_3O_7@CNT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张峗;镁空气电池电极材料及电解液的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胡超;液态丙烯腈低聚物包覆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9 吴玉潭;低电压高容量锂电池钒基负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刘恩诚;一氧化硅/石墨/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77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37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