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配电网中基于网络分区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集群电压控制

发布时间:2018-12-16 10:17
【摘要】:随着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接入,配电网的过电压问题愈发严重,传统对所有光伏进行集中式电压控制的方法变得过于复杂,难以满足控制时间尺度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块度函数分区算法,结合无功/有功平衡度指标与区内节点耦合度指标,自动形成最佳分区,对含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进行无功与有功两个层面的光伏集群控制。在分区基础上,针对光伏逆变器有功与无功的控制能力,采用先无功后有功的电压控制策略,在子分区内部通过对关键光伏节点的控制来调节关键负荷节点的电压,有效地缩小对可控光伏的搜索范围,减少控制节点数目,加快控制响应时间,适合未来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最后,以某一10kV实际馈线系统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With the access of high proportion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the problem of overvoltage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centralized voltage control for all photovoltaics becomes too complica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ontrol time scale.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modular degree function parti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combines the reactive power / active power balance index with the coupling degree index of the nodes in the area, and automatically forms the best partitio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high proportion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is controlled by both reactive power and active power. According to the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ability of photovoltaic inverter, the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of reactive power first and then active power is adopted to adjust the voltage of critical load node by controlling the key photovoltaic node in the sub-area.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earch range of controllable photovoltaic, reduce the number of control nodes and speed up the control response tim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voltage control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high proportion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s in the future. Finally, an example of a 10kV feeder system is give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5211DS150015)~~
【分类号】:TM615;TM7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庆来;孙宏斌;张伯明;吴文传;李钦;;协调二级电压控制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3期

2 郭庆来;张伯明;孙宏斌;吴文传;;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模式的演化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华梁;;浅谈电力系统二级电压控制的研究现状及不足[J];科学之友;2011年06期

4 刘志会;;多功能电压控制线路[J];电工技术;1989年08期

5 童力松;;电压控制移相电路[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1年01期

6 吴冀湘;涂光瑜;罗毅;;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分布式电压控制实时分区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3期

7 许碧峰;郭伟;;协调二级电压控制的研究[J];浙江电力;2006年02期

8 方鸽飞;刘君华;吕岩岩;;基于树形分布的电压控制分区[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年01期

9 王彬;郭庆来;孙宏斌;张伯明;李海峰;罗建裕;;双向互动的省地协调电压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2期

10 刘利;;电网二级电压控制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J];科技传播;2010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洪菊;叶鹏;曾林锁;孙峰;;电力系统最优二级电压控制[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洪菊;叶鹏;曾林锁;孙蜂;;电力系统二级电压控制研究综述[A];第一届电器装备及其智能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严永新;;云南电网无功及电压控制策略构想[A];200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谢浩南;刘明波;;最优协调电压控制直接Radau排列算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张海;;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情况研究[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泊;;无功电压监控系统在合肥局的应用[A];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2002-2003)[C];2005年

7 张峰平;;无功电压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改造[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倪洲;陈沫;;电厂侧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6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韩驰;张喜林;张继国;;长春次输电网无功电压集中闭环优化控制系统[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阮彦斌;刘洪涛;;怒江电网无功电压现状分析及对策[A];2008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海峰;优化无功管理 实现电网安全运行[N];国家电网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玮亚;智能配电系统分区电压控制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冯小峰;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法的二级电压控制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刘水平;基于轨迹灵敏度技术的电力系统模型预测紧急电压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郑文杰;最优协调电压控制的直接动态优化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

本文编号:2382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382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2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