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考虑逆变器无功充裕性的含高比例户用光伏低压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19-01-07 10:46
【摘要】:当前大规模户用光伏接入低压配电网逐渐成为趋势,然而高比例户用光伏并网将引起严重的潮流逆向,导致电压越限和网损增加。首先,结合低压配电网的线路参数和拓扑结构,对低压配电网中电压-有功和电压-无功的量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光伏逆变器的容量特性和节点电压偏移限制,提出了含高比例户用光伏的低压配电网无功裕度评估方法;为尽可能降低光伏并网有功的削减,以网络无功充裕性为依据设计了就地的有功无功综合控制策略;为了兼顾控制的效果和经济性,结合低压配电网的拓扑特点,进一步提出了不同节点间的控制参数优化整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能够高效利用逆变器无功进行电压控制、降低光伏并网有功削减,同时实现网损的优化。
[Abstract]:At present, it is becoming a trend for large-scale household photovoltaic to connect to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However, a high proportion of household photovoltaic will cause serious reverse of power flow, resulting in voltage overrun and network loss increase. Firstly,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tage-active power and voltage-reactive power in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ine parameters and topology of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On this basis, considering the capacity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voltaic inverter and the limitation of node voltage offset, the reactive power margin evaluation method of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high proportion of household photovoltaic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duction of active power in photovoltaic grid as far as possible, a comprehensive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strategy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adequacy of network reactive power. In order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effect and economy of the control, combined with the t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optimal tuning method of control parameters between different nodes is propo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can efficiently utilize the reactive power of the inverter to control the voltage, reduce the active power reduction of the photovoltaic grid, and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network loss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提高光伏扶贫地区电网消纳能力与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分类号】:TM7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正申;;有关中小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看法[J];吉林电力技术;1987年06期

2 甘东飞;;浅谈县级低压配电网规划[J];通讯世界;2014年04期

3 ch.DESMAREST,葛大麟;中/低压配电网的优化方案[J];国际电力;2000年03期

4 张广科 ,李积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低压配电网中的应用[J];大众用电;2001年05期

5 韦峥;;浅析低压配电网配电及防护方式[J];广西电业;2008年09期

6 陈洪波;付克勤;;380V低压配电网故障分析及其消除措施[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张乃刚;;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3年10期

8 张军;;试论如何加强农村供用电和低压配电网管理[J];通讯世界;2013年19期

9 张瑞久;关于零线断线与低压配电网的改造[J];农村电气化;1995年01期

10 刘俊昌,赵玉文,赵衍华;低压配电网改造中的几项技术措施[J];农村电工;199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海燕;王念春;胡玉林;;低压配电网绝缘测试探讨[A];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高翔;;居民单相大功率电器对低压配电网的影响[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李红梅;周春来;张连;;基于ARM-Linux的低压配电网前端控制器设计[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叶传海;谢荣昆;赵旭;刘亮;;关于济南老城区低压配电网应用集束导线的可行性研究[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志鹏;曹建伟;;免疫遗传神经网络在低压配电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华文;我国将加强低压配电网三次谐波污染治理[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晶荣;低压配电网有源电力滤波器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黎霞;低压配电网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与控制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业铨;低压配电网谐波分析及三次谐波抑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郭明明;有源电力滤波器在低压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Muhammad Ali(刘乐);风电接入对低压配电网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辛剑;供电企业低压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臧海岗;需求侧分布式稳压调控策略及数值仿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6 董坚;安吉县皈山场村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7 毛晓艳;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度监测系统的研究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谭明甜;低压配电网环网系统设计、实现及可靠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李应江;基于AutoCAD-VBA配电网低压工程软件设计[D];南昌大学;2016年

10 王兵;基于量测数据的低压配电网精确建模[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03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403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e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