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直流微网中光伏并离网储能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7 15:53
【摘要】:研究一种直流微网中光伏并离网储能系统,它能够判断光伏阵列、本地负载和蓄电池等的状态,实现包括并网在内的多种工作模式。而双向DC-DC连接蓄电池和直流母线,是一个高变比的DC-DC变换器,它能够实现光伏阵列、电网和蓄电池之间的能量交换,调节母线电压,是直流微网中光伏并离网储能系统的关键部分。首先研究直流微网中光伏并离网储能系统的各种运行模式,并针对该系统的储能模块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实现光伏并离网系统的多模式运行。研制一台3 k W直流微网中光伏离并网储能系统样机。
[Abstract]:A kind of photovoltaic and off-g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DC microgrid is studied. It can judge the state of photovoltaic array, local load and battery, and realize a variety of operation modes, including grid-connected. The bi-directional DC-DC connection battery and DC bus, is a high-variable ratio DC-DC converter, it can achieve photovoltaic array, power grid and battery between the energy exchange, adjust the bus voltage, It is a key part of photovoltaic and off-g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DC microgrid. This paper first studies the various operation modes of photovoltaic and off-g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DC microgrid, and proposes a solution for the energy storage module of the system to realize the multi-mode operation of photovoltaic and off-grid system. A prototype of a 3 kW DC microgrid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system was developed.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2015AA050101)
【分类号】:TM615;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志超;方念;杨凡凡;黄成思;陈丹霏;;微网技术综述[J];电气开关;2013年03期

2 李鹏;张玲;王伟;杨希磊;赵义术;;微网技术应用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20期

3 韩奕;张东霞;胡学浩;梁才浩;程军照;梁惠施;;中国微网标准体系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1期

4 撖奥洋;邓星;文明浩;李惠宇;陈晓燕;;高渗透率下大电网应对微网接入的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1期

5 杨仁花;黄伟;关丽;刘令富;;微网结构和运行控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年01期

6 王志霞;张会民;田伟;;微网研究综述[J];电气应用;2010年06期

7 鲁贻龙;王斌;曹祖亮;;储能系统改善微网动态性能的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牛铭;黄伟;郭佳欢;苏玲;;微网并网时的经济运行研究[J];电网技术;2010年11期

9 马力;;混合系统微网控制策略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6期

10 王锡琳;;含有光伏电源的微网综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仁花;黄伟;刘令富;;微网结构和运行控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昱;廖威;马早康;;微网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3 严玉廷;卢勇;;光伏微网控制技术研究[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4 严玉廷;苏适;;云电科技园智能微网研究[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昱;廖威;马早康;;微网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严玉廷;苏适;;云电科技园智能微网研究[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1年

7 严玉廷;苏适;;云电科技园智能微网研究[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8 严玉廷;苏适;;园区级微网设计集成技术及其应用[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9 严玉廷;苏适;;园区级微网设计集成技术及其应用[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苏适;翟伟翔;;智能微网中恒进线功率控制的设计及应用[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军照;明确我国微网发展研究方向[N];国家电网报;2011年

2 辛义;微网推动新能源发展[N];中国电力报;2010年

3 记者 贾明;玉树建成我国最大规模水光互补微网电站[N];青海日报;2012年

4 国网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冯庆东;微网并网技术标准亟待完善[N];中国能源报;2012年

5 房田甜;资本掘金储能业市场细分趋向明朗[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6 特约记者 顾定槐;我国储能应用技术酝酿突破[N];中国化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房田甜 实习记者 董乐;A123看好电网储能 借“合资”撬动中国市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8 记者 苑玉虹 林玟均;国内最大的水光互补微网电站年底发电[N];青海日报;2011年

9 黄韶军;北京四方配网领域不断推出新品[N];中国电力报;2010年

10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电池储能电站的安全性问题[N];中国能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晶晶;MMC型微网复合主动电力调节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张丽荣;风电直流微网的控制与保护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郗忠梅;户用光伏微网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易桂平;微网环境下多源并网运行及复合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刘柏良;多源微网典型应用的优化设计[D];东南大学;2015年

6 薛美东;微网优化配置和能量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7 张宸宇;微网及含微网的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于雷;含多类型能源的微网与外部电网协调运行机制和容量配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杨刚;微网综合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10 易灵芝;面向楼宇直流微网ADR能源管理与能效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航宇;光储微网运行综合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周嵩;微网电能质量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振;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直流微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赵长龙;微网运行经济型及HOMER软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陈前宇;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微网经济运行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邓佃毅;含风/光/储微网配电网可靠性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7 李莹;基于光伏—混合储能的直流微网运行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夏文强;考虑微网的新型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9 华嘉成;微网外特性建模与微网特征向量的研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吴玫蓉;海岛微网的主从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10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410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