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自由度PI控制的逆变器研究
[Abstract]:When the inverter is loaded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load, the traditional voltage loop controller in the dual-loop controller can not only use a set of proportional integral (PI) parameters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voltage tracking and anti-load disturbance performance. Therefore, a design scheme based on two-degree-of-freedom PI contro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a 250W prototype. The effects of R-loaded, RL-loaded and RC-loaded were compared by traditional control and two-degree-of-freedom (PI) control methods respectively. Under RL and RC loads, the contro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ontrol on output voltage is not very good, and the output voltage oscillates obviously. However, under the two-degree-of-freedom PI control mode, the output voltage can maintain a good degree of sine, and it can also have goo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t the moment of loading, thus validating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heory.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67005)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1BBE50018)~~
【分类号】:TM4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正茂,苏少平;Ⅲ类逆变器的性能特点及设计[J];微特电机;2000年05期
2 储健,许镇琳;应急逆变器群的集中控制[J];中国照明电器;2001年09期
3 李建辉,韩光宇,钟实;逆变器产生的干扰及抑制[J];中国设备工程;2005年04期
4 郑沃奇;;广州地铁2号线车辆辅助逆变器[J];机车电传动;2006年05期
5 张劲松;;浅谈逆变器的使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6 李红新;周林;郭珂;战祥真;雷建;;Z源逆变器最新进展及应用研究[J];电源技术;2013年03期
7 高潮,徐宏凯,于泉;富士电机公司的逆变器与伺服技术的发展状况[J];电气传动;2000年01期
8 林航空,仲田清(日);日立制作所开发逆变器控制的新动向[J];国外内燃机车;2000年02期
9 邹云屏,成功,丁凯;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逆变器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00年03期
10 李剑 ,康勇 ,陈坚;带模糊调节的重复控制器在逆变器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永利;霍艳军;;组合式三相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费雯丽;袁佳歆;陈立;;基于免疫算法的单相逆变器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研究[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红利;方文俊;仇书文;;基于60°坐标系的五电平逆变器研究[A];第22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4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郭建勇;方如举;李献伟;;光伏并网逆变器伪孤岛现象的研究[A];2012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金刚;马鑫;钟彦儒;;新型中频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实现的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石志学;王金峰;金传付;吉文杰;郭艳鹏;陈可;;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葛兴来;冯晓云;;逆变器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A];2008年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学术年会——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叶楠;何中一;孟宪会;邢岩;;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技术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少杰;段铁群;杨勇;张亮;;1kW潮流能发电装置逆变器SVPW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郭同生;黎辉;杨旭;王兆安;;UPS逆变器反馈控制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上海 苏成富;一款新型逆变器控制芯片LX1692IDW简介[N];电子报;2013年
2 周志敏;新一代UPS的发展趋势[N];人民邮电;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湘峰;逆变器的能控性分析及m模态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HOANG THI THU GIANG;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郭志强;分布式发电及分散式微电网控制策略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邓凯;开关电感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严庆增;三相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的控制技术及SiC器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黄媛;含多逆变器微网的电能质量控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陈X;光伏并网逆变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周乐明;LCL型逆变器并网/并联控制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陶勇;基于小信号模型的分布式发电交流微网稳定性与运行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郭倩;面向功率灵活分配的分布式逆变器系统的并联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敬明;小型风力发电单相正弦波逆变器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冯莉;户用型三相四桥臂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张晓静;单级非隔离型双Zeta逆变器[D];燕山大学;2015年
4 王泉策;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马思曼;三相逆变器多机并网系统谐振机理与抑制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卢浩;三相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7 陈月;大功率串并式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8 刘杰;3kW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刘海利;高升压比电流连续型Quasi-Z源逆变器及其并网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张泽斌;具有LVRT能力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47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447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