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时空分布熵的低频振荡类型判别方法
[Abstract]:When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occurs in power system,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judge the oscillation type accurately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oscillation and to take measures to restrain the oscillation.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is subdivided into local oscillation, interval oscillation and local-interval coupling oscillation.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ntropy, combined with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scillation energy of different types of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s, The discriminant basis of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type based on energy distribution entropy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electrical volume data of the dominant oscillation mode are extracted by Prony decomposition, and the oscillation energy of each unit is calculated and the entropy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scillation energ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index of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oscillation energy are obtained. Then by adding sliding window to reflect the dynamic change of oscillation energy with time, curve fitting is performed to show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oscillation energ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of entropy difference is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types. Simul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 in North China Power Grid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国家电网华中电力调控分中心;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524606160015)~~
【分类号】:TM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柏坚;汪芳宗;;基于振荡分群辨识的低频振荡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10期
2 商显俊;顾雪平;梁海平;董_g;张文朝;范新桥;;计及相量测量单元信息不可观性的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定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0期
3 杨毅强;刘天琪;李兴源;王锋;赵睿;;基于等效电路法的负阻尼能量机理及振荡源定位方法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0期
4 王祥超;张鹏;甄威;王晓茹;;基于自然激励技术和TLS-ESPRIT方法的低频振荡模式辨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0期
5 孙英云;游亚雄;侯建兰;蒲天骄;于汀;;基于差分正交匹配追踪和Prony算法的低频振荡模态辨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0期
6 代贤忠;沈沉;;基于端口供给能量分解的电力系统振荡类型区分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23期
7 马燕峰;刘伟东;赵书强;;基于包络线拟合的低频振荡性质在线判别[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23期
8 苟竞;刘俊勇;魏震波;Gareth Taylor;刘友波;;基于多尺度熵的电力能量流复杂性分析[J];物理学报;2014年20期
9 陈磊;闵勇;陈亦平;;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中的内共振现象研究[J];电网技术;2014年01期
10 李勇;刘俊勇;刘晓宇;刘友波;姚良忠;Bazargan Masoud;;基于广义支路能量时空分布熵测度的线路脆弱度评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乾;张雪敏;魏椺;梅生伟;;基于端口能量的自律分散附加阻尼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0期
2 张晓航;张文朝;奚江惠;施秀萍;盛四清;邵德军;;基于能量时空分布熵的低频振荡类型判别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08期
3 张程;金涛;;考虑噪声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辨识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4 金涛;刘对;;基于广义形态滤波与改进矩阵束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J];电工技术学报;2017年06期
5 周涛;陈中;殷大朋;施志强;;基于阻尼转矩分析法的时滞丢包统一建模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05期
6 金涛;刘对;;基于改进形态滤波与TLS-ESPRIT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J];中国测试;2017年01期
7 鞠平;刘咏飞;薛禹胜;李洪宇;孙黎霞;周海强;;电力系统随机动力学研究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01期
8 贾勇;何正友;廖凯;;基于广域时空随机响应的低频振荡模态辨识[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年12期
9 王丽馨;蔡国伟;杨德友;孙正龙;;基于起振波形数据与相干谱的低频振荡类型识别方法[J];电力建设;2016年10期
10 吉兴全;朱仰贺;韩国正;白星振;吴娜;;中压配电网低频振荡仿真分析及消谐措施[J];电网技术;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云峰;张欣然;陆超;;广域测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年04期
2 向郑涛;陈宇峰;李昱瑾;熊励;;基于多尺度熵的交通流复杂性分析[J];物理学报;2014年03期
3 张俊峰;李鹏;郭琦;;PSS2A模型的负阻尼案例分析及检测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2期
4 叶华;宋佑斌;刘玉田;;强迫功率振荡响应解析与振荡类型判别[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4期
5 陈磊;闵勇;陈亦平;卢明富;张宇童;;振荡能量分析和特征值分析的联系及发电机阻尼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9期
6 王超;李继红;李颖毅;孙维真;倪秋龙;张静;;淮沪特高压投产后的华东电网低频振荡特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8期
7 李文锋;郭剑波;李莹;周孝信;陈磊;卜广全;王娜娜;刘涤尘;;基于WAMS的电力系统功率振荡分析与振荡源定位(1)割集能量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25期
8 李莹;贾文双;李文锋;刘增煌;陶向宇;王官宏;;基于起振段波形在线判别电力系统功率振荡性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25期
9 陈磊;陈亦平;戴远航;刘恺;张宇童;洪成秋;;基于WAMS的南方电网低频振荡调度应对策略[J];南方电网技术;2013年04期
10 董飞飞;刘涤尘;廖清芬;孙文涛;宫璇;黄冠彬;;基于阻尼正弦原子分解的次同步振荡模态辨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集祥,赵丽丽;大干扰下主导低频振荡模式作用的再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李佳;刘金山;葛文红;;模态级数法在主导低频振荡模式鉴别方面的应用[J];吉林电力;2008年04期
3 周希念;;对水电厂低频振荡存在现象及防治措施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9年24期
4 杨华昆;;地区电网低频振荡分析与抑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3期
5 赵莲;许占彪;;110KV供电网络低频振荡分析及抑制方法[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1期
6 郭成;;在线判断低频振荡模式的新方法[J];云南电力技术;2011年02期
7 董清;张玲;颜湘武;;低频振荡扰动源机组的自动定位方法[J];电网技术;2012年10期
8 陈冬霞;;大电网低频振荡研究及其最新进展[J];东北电力技术;2012年11期
9 陈武晖;邓集祥;;三阶非线性对主导低频振荡模式的影响[J];现代电力;2012年06期
10 肖宾;小电力系统中机组低频振荡的分析[J];贵州水力发电;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友强;杨劲松;;低频振荡的产生原因[A];200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孙振;屈瑞谦;杨德昌;;区域间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方法研究综述[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文贤馗;钟晶亮;;电网低频振荡时汽轮机控制策略的研究[A];发耳电厂4×600MW机组工程施工论文总结汇编[C];2010年
4 潘晓杰;任冲;;现代控制技术在抑制低频振荡中的应用[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凯;;云南电网低频振荡安全预警及辅助决策系统构建方案[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任冲;刘涤尘;潘晓杰;雍志娟;倪晓东;;现代控制技术在抑制低频振荡中的应用[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明群;陈晶;吴水军;杨杨;刘洪涛;;电厂机组引起电网低频振荡原因分析[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王雁雄;;滇西电网小水电群低频振荡解列技术应用研究[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9 陈玉林;侯学勇;王亮;常宝立;;电网低频振荡动态过程的信号特征及相量表征[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蒋周士;孙黎霞;周海强;鞠平;;火电厂动力系统对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的影响[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赵琳;楚雄供电局开展抑制低频振荡应用科技项目研究[N];楚雄日报(汉);2011年
2 武汉王玉龙;自制广告彩灯电路[N];电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晖;电气化铁路车网电气低频振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赵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状态监视与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王铁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共振机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4 易建波;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向农;跨区电网低频振荡的机理与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张鹏;基于广域量测的电力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宫璇;多重扰动下大电网低频振荡预警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杨慧敏;区域电网低频振荡特性分析与抑制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志坚;基于电气剖分网络的阻尼特性与低频振荡抑制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谭谨;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的低频振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龙;计及调速系统作用的水电厂孤网运行超低频振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毅钊;区域间低频振荡辨识方法和关联机组再调度抑制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乔艳;典型参数类低频振荡辨识算法性能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祁鑫;低频振荡实时校正控制优化决策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朱建军;应对大电网频率振荡的紧急调控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刘聪;电网低频振荡综合自适应辨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杨蓉;青藏高原季风的低频振荡特征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
8 刘岩;针对低频振荡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协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连帆;南海—西太平洋地区MJ0变化及其对我国旱涝的影响[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10 魏兴;采用远程PMU信号抑制区域间低频振荡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57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457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