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电平静止无功发生器滞环SVPWM电流控制方法研究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第22期李毅等:一种三电平静止无功发生器滞环SVPWM电流控制方法研究6705FPGA共同实现,DSP选择TI公司的TMS320F28335,主要实现采样、滞环控制算法等,FPGA选择Altera公司CycloneII系列的EP2C35F484C8,主要用于产生脉冲信号。实验平台如图8所示,实验参数如表3所示。滞环宽度约为系统输出指令电流峰值的2%。由于系统采样频率为10kHz,故开关管最高频率为10kHz,滞环宽度越大,开关频率越低,输出电流精度越低,电流品质下降;反之,开关频率越高,输出电流精度越高,电流品质越高。图8实验平台Fig.8Exprimentplatform表3实验系统参数Tab.3Experimentparameters系统参数数值电网相电压峰值/V50电网电压频率/Hz50连接电感值/mH0.6连接电感等效电阻值/0.5直流侧电容值/mF4.82直流侧电容指令电压/V502输出指令电流峰值/A10采样频率/kHz10滞环环宽0.2图9为A相电网电压和三相补偿的无功电流波形,A相电网电压与A相补偿电流差相位上差90,补偿电流符合指令大小,正弦化良好。图9输出电流波形Fig.9Outputcurrentwaveform图10为指令电流由平衡突变为不平衡时逆变器三相电流输出波形,其中A相指令电流从10A突变到20A,B、C两相从10A突变到15A。图11为不平衡输出电流突变为平衡电流时输出波形,其中A相指令电流从20A突变到10A,B、C两相从15A突变到10A。由图10、11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法控制的逆变器能够快速对突变的指令电流进行跟踪输出,精度高、响应快。图12为相间误差电流Δiab、Δibc、Δica输出波形,可以看出,误差电流较好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图10平衡指令突变为不平衡指令时的实验波形Fig.10WaveformofA,B,Cphasecurrentthatinverteroutputwhenbalancedinstructioncurrentchangeintounbal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参数如表3所示。滞环宽度约为系统输出指令电流峰值的2%。由于系统采样频率为10kHz,故开关管最高频率为10kHz,滞环宽度越大,开关频率越低,输出电流精度越低,电流品质下降;反之,开关频率越高,输出电流精度越高,电流品质越高。图8实验平台Fig.8Exprimentplatform表3实验系统参数Tab.3Experimentparameters系统参数数值电网相电压峰值/V50电网电压频率/Hz50连接电感值/mH0.6连接电感等效电阻值/0.5直流侧电容值/mF4.82直流侧电容指令电压/V502输出指令电流峰值/A10采样频率/kHz10滞环环宽0.2图9为A相电网电压和三相补偿的无功电流波形,A相电网电压与A相补偿电流差相位上差90,补偿电流符合指令大小,正弦化良好。图9输出电流波形Fig.9Outputcurrentwaveform图10为指令电流由平衡突变为不平衡时逆变器三相电流输出波形,其中A相指令电流从10A突变到20A,B、C两相从10A突变到15A。图11为不平衡输出电流突变为平衡电流时输出波形,其中A相指令电流从20A突变到10A,B、C两相从15A突变到10A。由图10、11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法控制的逆变器能够快速对突变的指令电流进行跟踪输出,精度高、响应快。图12为相间误差电流Δiab、Δibc、Δica输出波形,可以看出,,误差电流较好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图10平衡指令突变为不平衡指令时的实验波形Fig.10WaveformofA,B,Cphasecurrentthatinverteroutputwhenbalancedinstructioncurrentchangeintounbalanced图11不平衡指令突变为平衡指令时的实验波形Fig.11WaveformofA,B,Cphasecurrentthatinverteroutputwhenunbalancedinstructionscurrentchangeintobalanced图12iab、ibc、ica相间电流误差波形Fig.12Waveformofalternatingcurrenter
【作者单位】: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7158) 基本科研业务费综合交叉类项目(1191329727) 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DJ022016004)~~
【分类号】:TM76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胜丹;黄金军;;一种适用于Z源的滞环控制算法的研究[J];高压电器;2012年03期
2 胡义华;邓焰;刘全伟;陶勇;;分段式虚拟过采样数字滞环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36期
3 刘红萍,张代润;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正弦滞环控制法研究──滞环控制策略分析[J];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卢可可;张寅孩;;基于恒压法和变步长滞环比较法结合的MPPT算法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年05期
5 龙希;余明友;;单滞环瞬时值控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徐高晶;陈婷;徐韬;;基于变步长滞环比较法的MPPT算法研究[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1年08期
7 徐高晶;陈婷;徐韬;;基于变步长滞环比较法的MPPT算法研究[J];电气技术;2011年09期
8 赵晋斌;戴剑丰;屈克庆;;一种基于纹波特性的新型滞环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12期
9 张加胜;李浩光;;滞环控制开关频率的一种分析计算方法[J];变频器世界;2008年03期
10 徐中华;叶楠;何中一;邢岩;;基于变环宽滞环控制与重复控制的逆变器控制技术[J];电源世界;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没;李国富;李志远;李永亮;高飞;;开关性冲击负载下滞环控制电流源的研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梁U
本文编号:2515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1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