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箝位型Heric光伏逆变器漏电流抑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8 01:45
【摘要】:传统的隔离型逆变器一般都会自带变压器进行电隔离,而这也使得系统效率降低,体积和重量也有所增加。所以,最近几年来有学者陆续提出了多种具有更高效率和更小体积和重量的新型无变压器光伏并网逆变器,但无变压器光伏逆变器也有缺点,即其存在的共模漏电流会对人身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因此,本文在Heric(Highly Efficient Reliable Inverter Concept)非隔离光伏逆变器拓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箝位型Heric拓扑。箝位型Heric拓扑是在逆变器直流侧输入电容的中点和续流支路的中点之间加入了另一个开关管,使电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共模电压保持不变,从而消除系统的共模漏电流。为了使系统各测量值更加精准,本文系统采用的是电压电流双闭环的控制方法,将基准电压和逆变器输出采样电压之间的误差信号作为电压外环PI控制器的输入,然后将电压外环PI控制器的输出作为电流内环PI控制器的基准电压,下一步将这个基准电压与经过I/V转换的电感电流相减,得到的误差信号就作为电流内环的输入,最后将电流内环的输出作为PWM控制中的调制波信号,分别与两路载波交截,得到各个开关管的控制信号。通过仿真发现这一理论方法是可行的。然后分别搭建Heric逆变电路和箝位型Heric逆变电路,通过对比实验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证明了箝位型Heric拓扑的高效性和低漏电流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464;TM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京保;李辉;张娟;;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技术[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6年11期

2 马燕;李互刚;刘治军;徐兆国;李丽;;基于自整定模糊PI控制的光伏逆变器仿真研究[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3 郭小强;贺冉;菅佳敏;卢志刚;孙孝峰;;非隔离型三相四桥臂光伏逆变器漏电流抑制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6年19期

4 崔文峰;胡森军;李武华;何湘宁;曹丰文;;基于有源钳位的无变压器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16期

5 王建华;嵇保健;赵剑锋;;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4年05期

6 肖华锋;刘隰蒲;兰科;;一种零电流转换H6结构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7 吴学智;尹靖元;杨捷;童亦斌;;新型的无隔离变压器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J];电网技术;2013年10期

8 唐婷;石祥花;黄如海;许津铭;谢少军;;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机理分析与改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8期

9 周林;张林强;廖波;龙崦平;李怀花;杜金其;;单相光伏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J];电网技术;2012年09期

10 张犁;孙凯;冯兰兰;吴红飞;徐明;邢岩;;中点钳位非隔离全桥光伏并网逆变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琳;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杨波;基于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与变换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肖华锋;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赵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阳梦华;单相全桥三电平逆变器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黄如海;高效率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刘胜荣;基于DSP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的研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龙林;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余运江;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娟;单相独立/并网运行逆变器控制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蒋燕君;单相两级式光伏并网功率变换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7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37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f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