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智能器件的垂直可控运动及在能量转换方面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6 02:11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自驱动迷你马达因其自发运动,在动态自组装、仿生及油水分离等诸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其自驱动运动过程可以通过引入电场、磁场,气泡驱动,Marangoni效应以及材料特性等方式得以实现。然而,绝大多数自驱动体系中对器件初始运动的控制性较弱。因此,本论文中,我们提出“功能协同智能系统”的概念,通过引入两种或以上刺激响应智能表面,利用其协同作用完成复杂功能。基于pH响应智能表面浸润性的改变,作为器件在垂直方向初始运动的开关。针对经典“铂催化双氧水分解”体系中,因活性氧破坏器件表面性质而引起的器件使用寿命问题,我们发展并采用多种驱动方式,避免引入活性分子,实现器件的持久运动。通过进一步优化器件表面浸润性质,完成器件在垂直方向的循环运动。为了发展智能器件可控运动的新应用,我们课题组较早开展了基于智能器件可控运动在电磁发电方面的工作,将智能器件的下潜/上浮循环运动与经典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相结合,通过器件往复运动切割平行磁场,实现电能的稳定、持久输出。主要工作如下:1.将pH响应智能表面与盐酸响应的镁集成功能协同智能系统,利用pH-响应智能表面的超疏水-超亲水浸润性质转变,作为器件初始运动的开关;利用镁和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调控器件在溶液中的比重,完成其在垂直方向的下潜/上浮运动;通过还原性气体氢气代替氧气,解决了器件的寿命问题。并通过智能器件在垂直方向的可控运动驱动导线切割平行磁场,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有效转换。针对智能表面在水气界面无法快速释放气体完成器件再下潜运动的难题,我们研究不同浸润性质表面对器件运动行为的影响,发现pH-疏水智能器件可以用于实现器件在垂直方向的下潜/上浮循环运动及电能的稳定持久输出。2.通过仿生鱼鳔功能,制备气压响应智能器件。引入超疏水表面使其吸附定量气体;通过施加/释放体系压力,调控器件比重在溶液比重上下,完成智能器件在垂直方向的可控运动。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器件的寿命问题,同时避免了通过外加燃料驱动器件的再运动过程。进一步将气压驱动器件在垂直方向的可控运动与经典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相结合,实现了电能的稳定输出。并通过试验不同频率时器件的运动及发电行为,发现智能器件可在较长频率范围内实现规律运动。3.将红外光驱动与超疏水吸光材料相结合,基于光热转换原理,改变器件表面局部温度,调控定量气体体积,进而实现器件比重在溶液比重上下变化,完成器件在垂直方向的可控运动;并将红外光驱动拓展到太阳光驱动,完成智能器件在垂直方向的下潜/上浮循环运动。
【图文】:

自驱动,货物运输,马达


通过显微镜观察纳米线马达在水样中的运动速率来判定水样中银离子的存在与否。其逡逑原理是基于电势差水样中的银离子得到电子沉积在纳米线的铂端,进而提高双金属纳逡逑米线马达的电催化活性,,进而提高纳米棒的运动速度(图1-2邋a)。[38]并且通过在体逡逑系中引入多种不同价位离子,测试该方法对重金属银离子的高效选择性。然而,仅仅逡逑完成对水样的检测还远远不够,是否可以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环境进行修护。该课逡逑题组利用过氧化氢溶液的强氧化性原位氧化有机磷酸酯(图1-2邋b),使其降解成低毒逡逑性的对硝基酚,并且在自驱动微管运动自身提供“物理搅拌”的作用下,提高了有机逡逑磷酸酯的降解速率。1391随后,S.邋Sanchez教授提出“运动和破坏”的概念,制备双功逡逑能自驱动马达,在马达自发运动的同时,通过发生芬顿反应产生活性羟基,进而氧化逡逑降解水溶液中的有机分子(图1-2邋c)。|2()1海洋水约占整体水量的%邋%,因此维持海逡逑洋水资源的清洁极为重要。近年来

自驱动,马达,引文,环境治理


逑在微管表面修饰长链烷基使其表面具有疏水亲油的性质,利用马达的自由运动,运载逡逑并清除环境中的油污(图1-2邋d)。[22]然而,微马达因其尺寸及运动速度所限,很难逡逑应用于大规模环境治理。科学家指出通过增大马达尺寸是提高环境治理效率的一种有逡逑效途径。逡逑a);jA邋i逦||[b)^IT逦,N02逡逑f邋助-逦I逦X>N02逦w邋+逡逑I、邋I邋<邋y0H邋。卜逡逑h邋I邋M逦NB。0R。逡逑J逦00H-邋f邋\逡逑^逦- ̄ ̄逦 ̄ ̄邋-邋-逡逑ci:逦:邋d)邋1邋二媝逡逑获》?1*0??逦?.邋H,0:邋—’邋ff*邋Oh邋?邋H0逦^邋I邋?逡逑图1-2自驱动马达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a)检测水样中银离子的存在(引文P8]);(b)分逡逑解有机磷酸酯降低毒性(引文P9]);邋(c)基于芬顿反应降解有机物(引文[20]);邋(d)油污清除(引逡逑文[22])。逡逑Fig.邋1-2邋The邋applications邋of邋self-propelled邋motor邋in邋governing邋environmen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5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安琪;;LDO线性稳压器的选择与应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巍栋;共轭大分子电解质阴极修饰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2 杨怡豪;基于异向介质和超表面的新型电磁波隐身器件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3 赵婕;基于单根金属氧化物一维微/纳米线的双电极结构器件的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4 马寒露;CH_3NH_3PbI_3薄膜的阻变特性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5 吴小所;硅基微环谐振器(MRR)的传输特性研究及应用[D];兰州大学;2017年

6 刘海路;基于苯并二噻吩及苯并三噻吩的光伏材料合成和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琼;Love波器件ANSYS建模仿真与电子校准测试装置的设计[D];长安大学;2017年

2 崔阳;多核阳离子型金属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谢瑜;基于氧化石墨烯的阻变存储器机理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吕申宸;基于非对称结构的有机半导体喷墨打印工艺及其取向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5 许仲池;基于FinFET器件的低功耗混合逻辑设计[D];宁波大学;2017年

6 张亚珂;磁控溅射CuO-TFT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7 郭优;柔性射频硅二极管和开关的弯曲态应力影响分析[D];天津大学;2016年

8 马闯;半导体纳米线/微米线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41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41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a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