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还原法制备钒电池电解液中还原剂选择及性能
【图文】:
还原率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从表1可见,草酸、抗坏血酸和酒石酸具有较高的还原率及转化率且钒的浓度均达到了1.85mol/L,而柠檬酸与双氧水的转化效果较差,无法用于制备高浓度的电解液。甲酸和乙酸对V2O5的转化基本无促进作用。这说明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草酸、抗坏血酸、酒石酸有较高的还原效率,而其他的还原剂可能由于还原能力不足或反应温度较低使得转化率与还原率较低。由于草酸、抗坏血酸和酒石酸的转化率与还原率均较高且制得的电解液钒浓度相近,对3种电解液进行循环伏安测试,测得循环伏安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草酸、抗坏血酸、酒石酸制得的电解液的峰电位差依次为433mV、433mV、443mV且氧化还原峰的对称性较好,说明这3种还原剂制备的电解液的VO2+/VO2+电对电极反应的可逆性相差不大。草酸制备的电解液的氧化峰电流为119.3mA明显大于抗坏血酸和酒石酸的84.69mA、96.74mA,表1不同还原剂制备电解液的还原率及转化率还原剂CT/mol·L 1CⅣ/mol·L 1还原率/%转化率/%草酸1.9031.87193.5595.15抗坏血酸1.8811.83891.9094.05酒石酸1.8511.78389.1592.55柠檬酸1.6541.41870.9082.70双氧水1.3110.91045.5065.55甲酸0.4110.28214.1022.05乙酸0.4830.0824.0824.10图1不同还原剂制备的电解液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草酸制备的电解液的电化学活性最佳。这可能是由于少量的未反应的酒石酸和抗坏血酸残留在溶液中,其基团分子结构较大与钒离子结合阻碍了电极反应的传质过程使得电化学活性降低。草酸则由于其基团较小使电解液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22],适合用作制备电解液的还原剂。2.2五氧化二钒与草酸反应的热力学分析V2O5在硫酸中的溶解度较低,通过草酸的还?
第1期杨亚东等:化学还原法制备钒电池电解液中还原剂选择及性能·277·图2n(H2C2O4)∶n(V2O5)对电解液转化率及还原率的影响时,转化率与还原率分别为95.15%和93.55%且钒浓度达到了1.903mol/L。这说明在n(H2C2O4)∶n(V2O5)<1时,草酸量不足以还原五氧化二钒使其完全溶解,而当n(H2C2O4)∶n(V2O5)>1后草酸已经足量,,继续增加草酸用量转化率和还原率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反而会引入草酸杂质,过多的草酸进入电解液会影响其电化学性[22]。因此,确定最佳的n(H2C2O4)∶n(V2O5)=1,这与反应(3)的化学计量比相吻合。2.3.2反应温度对电解液制备的影响在n(H2C2O4)∶n(V2O5)=1∶1、反应时间120min、n(H2SO4)∶n(V2O5)=5∶1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电解液转化率及还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3。由图3可知,转化率及还原率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90℃后温度升高还原率有小幅提升而转化率变化不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促进了还原反应的进行,从而将溶液中的VO2+还原成VO2+使还原率升高。在保证电解液转化率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反应温度,因此选择反应温度为90℃。图3反应温度对电解液转化率及还原率的影响2.3.3反应时间对电解液制备的影响在n(H2C2O4)∶n(V2O5)=1∶1、反应温度为90℃和n(H2SO4)∶n(V2O5)=5∶1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时间对电解液制备过程的影响,结果如图4。从图4可见,在较短的时间内电解液的转化率和还原率就能达到较高的水平,这说明草酸还原效率较高。电解液的转化率及还原率在40min到100min上升较快,在100min到120min基本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效环保钒电池的技术特点[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钒的新应用——钒电池[J];电源技术应用;2009年08期
3 王文亮;刘卫;;钒电池工作特性及在风电中的应用前景[J];现代电力;2010年05期
4 漆阳华;;钒电池智能监控管理系统设计[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0年05期
5 ;钒电池:引领世界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潮流[J];金属功能材料;2013年05期
6 崔艳华,孟凡明;钒电池储能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J];电源技术;2005年11期
7 刘春娜;;钒电池——大规模储能技术的亮点[J];电源技术;2012年01期
8 田野;刘建国;彭海泉;严川伟;;三维非恒温的钒电池流场模型[J];电源技术;2012年02期
9 周筝;;储能钒电池电解液制备[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10 陈富于;陈晖;侯绍宇;刘建国;严川伟;;钒电池电解液中不同价态钒的分光光度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崔艳华;兰伟;李晓兵;常芳;孟凡明;;千瓦级钒电池用复合石墨板的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2 崔艳华;兰伟;李晓兵;常芳;孟凡明;刘效疆;;新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钒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及其进展[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3 许茜;冯士超;乔永莲;张杰;;钒电池集流板导电塑料性质的研究[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波;刘建国;严川伟;王福会;;聚乙烯微孔膜改性及在钒电池中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5 陈晖;刘建国;严川伟;;关于钒电池中支路电流(shunt current)的计算[A];第二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本贵;张守海;韩润林;蹇锡高;;钒电池用含吡啶交换基团杂萘联苯聚芳醚酮酮阴离子交换膜[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秦野;刘建国;严川伟;杨家振;;不同温度下VOSO_4在水中体积性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蔡亚君邋记者 刘迅;钒电池生产基地落户崇阳[N];咸宁日报;2008年
2 唐诗全;攀钢与尚德电力有意合作打造太阳能钒电池示范基地[N];中国冶金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 姚耀富;中策钒电池项目落户泰州[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记者 杨照民 特约记者 滕树军;全球最大钒电池项目落户海陵[N];泰州日报;2011年
5 记者 周军 通讯员 王彦华;攀钢钒电池产业化进入新阶段[N];中国冶金报;2010年
6 ;张建勇:为了一块不平凡的钒电池[N];河北日报;2009年
7 记者 贾建勇 通讯员 白子军;大力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带动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N];承德日报;2012年
8 王坦;钒电池应用渐成关注焦点[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3年
9 记者 杨照民 特约记者 滕树军;钒电池样机亮相新能源产业园[N];泰州日报;2011年
10 周军 王彦华 记者 张春;西部首个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建成运行[N];四川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茂斌;钒电池关键材料及外通道流量分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吴雄伟;全钒电池关键材料和能量效率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罗冬梅;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奕;钒电池用改性PVDF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谢文梅;钒电池用侧链型SPAEK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姜晓梅;基于磺化聚醚醚酮的钒电池用离子交换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戴凌冉;基于钒电池的后备电源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周扬;基于钒电池的储能供电系统控制策略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华青;车载钒电池材料设计及电解液参数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7 吕列艳;钒电池参数测试监控系统设计[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8 张小虎;钒电池在110kV大鹏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姚敦平;钒电池快速充电方法及钒电池光伏储能系统建模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10 许昂凤;钒电池电解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6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5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