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BFO、PZT基压电陶瓷及PZT基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9 19:04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x)BiFe03-xBi0.5K0.5Ti03(简称为(1-x)B FO-xBKT)与 Pb0.92Sr0.06Ba0.02(Mg1/3Nb2/3)0.25Ti0.40Zr0.35O3(简称为 PMN-PZT)陶瓷并研究了它们的微结构和电学性能。通过在PMN-PZT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Cu O显著降低了陶瓷的烧结温度,在900 ℃C制备了具有PMN-PZT/Ag多层结构的压电陶瓷驱动器,并与粘接法制备的驱动器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特点。首先,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1-x)BFO-xBKT陶瓷,并探索Bi0.5K0.5Ti03含量对(1-x)BFO-xBKT陶瓷的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当Bi0.5K0.5Ti03含量为x=0.4时,陶瓷形成准同型相界。此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高达61 pC/N,远高于BiFe03陶瓷,居里温度为458 ℃C。这表明0.6BFO-0.4BKT陶瓷在制备高温环境下使用的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上具有较大的潜力。其次,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PMN-PZT陶瓷,并探索烧结温度对PMN-PZT陶瓷的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在1250℃C的烧结温度下陶瓷具有更好的电学性能,压电常数d33高达690 pC/N,居里温度为200 ℃C。由于PMN-PZT陶瓷的烧结温度过高,本文在PMN-PZT陶瓷基础上,添加了 CuO烧结助剂做进一步的低温烧结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uO的添加降低了陶瓷的烧结温度。在添加0.7wt%CuO之后,陶瓷的最优烧结温度从1250 ℃C降低至900 ℃C,并且具有630 pC/N的压电常数,以及在40kV/cm的电场下实现0.28%的较大应变。这些性质使其在制备大位移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上具有较大的潜力。最后,采用PMN-PZT:0.7wt%CuO组分进行低温共烧制备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同时与采用陶瓷片粘接法制备的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共烧制备的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压电陶瓷单元与银层之间结合情况良好,没有较大缺陷。压电陶瓷单元厚度均匀,每个单元约为70 μm。内电极层厚度均匀。纵向长度1.98 mm,横截面积7.27×10.05 mm的压电驱动器在150 V的电压下位移为2.24 μm,约为驱动器长度的0.110%,推力为2.7 kN。粘接法制备的长20.01 mm,横截面积7.57×6.22 mm的多层压电驱动器在150 V的电压下位移为17.9 μm,约为驱动器长度的0.089%,推力为3 kN。总之,本文对于(1-x)BFO-xBKT陶瓷的研究使得制备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驱动器成为可能。同时对于PMN-PZT陶瓷的研究使得PMN-PZT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有望占领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282;TH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艳梅;刘向锋;高志;;大位移压电陶瓷驱动器的有限元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10期

2 崔艳梅;刘向锋;高志;;大位移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设计与试验[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7年06期

3 韦晓茹;李朝明;;基于串行通信的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1年17期

4 陈奇;武秀东;任峰;李虎;;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非线性的改善方法[J];压电与声光;2013年05期

5 程伶俐;余晓芬;余卿;胡佳文;;压电陶瓷驱动器弹性套筒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10期

6 姜刚;葛尊彪;;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建模与控制研究[J];机电信息;2014年09期

7 王军武;压电陶瓷驱动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辽宁建材;2000年03期

8 韦光辉,陈道炯,宫赤坤,杨旭霞;压电陶瓷驱动器控制模型建立及仿真[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6期

9 孙树峰;;基于纳米定位的压电陶瓷驱动器二进制控制[J];压电与声光;2008年03期

10 范伟;崔长彩;叶瑞芳;;压电陶瓷驱动器电源温度控制系统研究[J];压电与声光;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邓辉;余晓芬;俞建卫;;钨青铜系列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特性的改善[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杨媛;何忠武;向汝建;;基于Bouc-Wen模型的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特性模拟与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伟;六自由度纳米工作台驱动控制方法及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杨刚;多层铁电压电器件在力电载荷下的介电响应和疲劳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鹏;BFO、PZT基压电陶瓷及PZT基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2 邓辉;纳米级六自由度微动工作台超精定位控制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3 谭志波;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补偿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杨宇峰;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动态迟滞建模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邓俊广;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器的精密定位平台控制系统研究[D];汕头大学;2006年

6 李康;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迟滞非线性建模与控制[D];山东大学;2014年

7 成黎;AFM压电驱动器建模与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高平波;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器的新型气动阀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朱珠;压电陶瓷驱动器特性研究及二维微纳定位平台结构设计[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伟;3-RRR并联微动工作台研制及其误差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8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58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5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