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余度结构盘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0-02-11 15:58
【摘要】:一体化电力作动器(Integrated Electrical Actuator,简称IEA)取代传统液压作动器是航空航天及兵器领域功率电传(Power-By-Wire,简称PBW)的重要特征之一,永磁同步电机以其结构简单、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已经成为IEA系统的关键执行元件。但传统永磁同步电机又是IEA系统中故障高发环节,当其发生故障时,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因此,本文围绕高性能、高可靠性且具有容错功能的多余度永磁同步电机本体设计展开研究。论文通过对现有余度电机本体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克服其转矩脉动大、余度间热隔离差以及余度间电磁耦合强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双余度盘式无铁芯永磁同步电机。此电机具有以下优点:(1)电机定子无铁芯和齿槽,不会产生由铁芯和齿槽引起的转矩脉动,不存在铁耗,能够有效提高电机效率;(2)两个余度实现了完全的物理隔离,保证了两个余度间良好的热隔离,降低了两个余度间的电磁耦合。论文以盘式永磁电机的工作原理为基础,详细分析了盘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关系。以一台2*100W双余度盘式无铁芯永磁同步电机为例,设计了该电机的磁路、主要尺寸、绕组方式、线圈匝数等主要电机参数。同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ll分析了不同形状永磁体和不同极弧系数下的气隙磁场分布曲线,在保证气隙磁场具有良好正弦度的情况下,确定出了永磁体最合理的形状和对应的极弧系数。根据优化后的电机参数,对双余度盘式无铁芯永磁同步电机的静态磁场、反电动势、损耗等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余度盘式无铁芯永磁同步电机满足设计要求。最后,研制出了双余度盘式无铁芯永磁同步电机实验样机,对电机进行了空载实验和负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双余度盘式无铁芯永磁同步电机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图文】:

六相,双余度,关键时刻,电机


图 1.1 六相容错电机结构利亚 Adelaide 大学提出了一种双余度永磁同步共轴连接,每个电机采用独立的电源和控制器,,也可同时驱动负载,当其中任意一台电机出现机继续带动负载工作,,不至于在关键时刻使整个

双余度,多余度,永磁同步,航空航天


图1.2双余度容错电机结构1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义红;郝振洋;穆晓敬;;基于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双余度控制系统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年06期

2 赵汝彬;冯玲玲;;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设计[J];电机技术;2012年03期

3 郝振洋;胡育文;黄文新;余文涛;许顺;;永磁容错电机最优电流直接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4 郝振洋;胡育文;黄文新;;电力作动器中永磁容错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发展[J];航空学报;2008年01期

5 董慧芬;周元钧;沈颂华;;双通道无刷直流电动机容错动态性能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21期

6 郭宏;邢伟;;机电作动系统发展[J];航空学报;2007年03期

7 赵国新;唐任远;陈丽香;兰斌;刘洋;;转子无铁心永磁电动机的研究与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3期

8 张东,江建中,施进浩;车用轮毂式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J];微特电机;2005年06期

9 王正茂,苏少平,郭芳,陈隆昌;盘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研究[J];中小型电机;2000年05期

10 侯书红,亚尔·买买提;盘式电机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展望[J];微特电机;199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振洋;六相永磁容错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任宝珠;三相永磁容错电机的结构设计与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姚兆为;新型低热耦合无电磁耦合双余度永磁同步电动机分析[D];天津大学;2013年

3 王小雷;一种新型无铁芯电枢盘式电机的设计与分析[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2年

4 吴为为;无人靶机飞行控制系统余度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李晶;盘式电机电磁场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鹏;盘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张晓文;基于有限元法的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参数计算[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78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78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