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1000波动管内空气-水液泛特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泉荣;王瑞偏;杨祖辉;;脉冲筛板萃取柱流动特性和液泛的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1986年04期
2 李希川;孙中宁;;竖直窄矩形流道液泛起始点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3年05期
3 段黎明;;海阳核电厂AP1000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系统介绍[J];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11期
4 林金平;左学兵;;AP1000核电站施工中国标材料现场焊接问题探讨[J];焊接技术;2011年09期
5 胡晓英;;AP1000和C系列棒位探测器优劣分析[J];中国仪器仪表;2014年05期
6 薛莉炯;;数字仪表堆外核测量技术在第三代AP1000核电站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12期
7 陈磊;;计划管理在首台AP1000核电站建造中发挥的作用和遇到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22期
8 冯江猛;张增魁;李庆光;;AP1000核电站主管道施工中3D数据模型技术的应用[J];中国工程咨询;2013年08期
9 苏荣福;唐涌涛;;AP1000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布置设计[J];中国核电;2014年01期
10 郭春秋;刘兴民;;AP1000热工安全程序分析报告[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乐;;AP1000钢制安全壳集中质量模型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罗小华;王昌科;;AP1000核电厂主蒸汽隔离保护分析[A];第七届中国核学会“三核”论坛中国放射医学教育五十年暨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委员会第八次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刘伟;宋玮;阎召永;陈伟;;AP1000核电站CA20结构模块现场组装效率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4 袁明豪;周拥辉;于雪良;翁方俭;;CPR1000与AP1000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分析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5 李瑞朴;宋丰伟;;海阳AP1000项目中外安全文化的融合和创新[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6 金飞;;AP1000自动卸压系统的特点和设计优化[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册(铀矿冶分卷、核能动力分卷(上))[C];2011年
7 张鹏飞;张雷;徐艳凤;闫丽丽;黄晶;李章立;;AP1000核电厂某些操作干预水平的默认值[A];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分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王甲强;徐辉;;电子化规程在AP1000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9 左绍兵;储艳春;叶志燕;;AP1000核电厂抗震Ⅰ类大型结构模块吊装分析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储艳春;左绍兵;李成;;AP1000核电项目抗震Ⅰ类预埋板与混凝土相互作用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时飞;国核技“拿下”我国首个内陆AP1000核电站设计[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高扬;世界首座AP1000核电站即将开工[N];中国工业报;2009年
3 记者王一娟;世界首座AP1000核电站将全面建设[N];经济参考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晓岚;AP1000多项重要设备实现国产化[N];中国能源报;2013年
5 早报见习记者 杨漾;沿海核电重启“破冰者”仍未现 AP1000项目年内恐难获批[N];东方早报;2014年
6 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 刘志_";非能动先进核电厂AP1000[N];中国能源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晓岚;AP1000有望成我国核电主力堆型[N];中国能源报;2013年
8 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尹雪静;国内首台AP1000核电环吊在太重成功下线[N];山西经济日报;2012年
9 高杨;西屋签订美国AP1000核电合同[N];中国工业报;2009年
10 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 刘志_";非能动先进核电厂AP1000(上)[N];中国能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希川;竖直窄矩形流道液泛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继伟;窄矩形通道液泛机理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任遵伟;海阳核电AP1000工程项目建设后期的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吴广皓;基于缩比模型AP1000自动降压系统泄压工况下内置换料水箱过冷水流动特性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4 黄雄;AP1000核电厂严重事故下氢气源项及缓解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王玉兰;AP1000核电机组液压油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6 蒋斌;AP1000核电站塔式起重机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D];南华大学;2015年
7 肖盾;基于燃耗信任制的AP1000乏燃料密集贮存临界安全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8 倪超;AP1000核电厂大破口失水事故最佳估算分析建模与不确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林支康;AP1000核电厂小破口失水事故RELAP5分析模式建立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0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8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