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复合结构的界面极化特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范天佑;非线性介质中运动裂纹的动能公式[J];北京工业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2 阴和俊,张黎阳,宋文淼;有耗非线性介质中的二阶谐波和三波耦合[J];电子科学学刊;1996年05期
3 马碧芳;有关非线性介质极化能的一点讨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0年02期
4 袁圣付,姜宗福;含非线性介质Fabry-Perot腔混沌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5 赵华君;石东平;郑稷;曾祥伦;吴强;;环形激光束自聚焦效应的补偿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国英;杨李茗;陈建国;张小民;;空间频谱分析法研究非线性介质中的成丝现象[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靳海芹;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孤立波解及其传输性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卫青;孤子与辐射场的相互作用及对数型非线性介质中空间孤子族的理论研究[D];上海大学;2003年
3 王友文;强激光非线性热像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王志平;非线性介质中光学现象的量子调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章礼富;高功率宽频带激光脉冲自聚焦效应的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凤丽;声波在介质层中透射性质的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郭帮兴;超短激光脉冲在非线性介质中的解析解[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婷婷;含非线性介质的双层复合结构界面极化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4 史信荣;任意非局域程度下空间光学孤子在不同的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丁海霞;二维矢量偶极孤子在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D];上海大学;2011年
6 葛龙;非线性介质中非自治孤子的演化及孤子碰撞[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志芳;无限非局域热非线性介质中空间孤子传播状态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雪琼;调制光束经非线性介质的传输特性[D];华侨大学;2014年
9 高喜存;利用Z扫描技术确定非局域非线性介质的非线性折射率[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丙芳;多层纳米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1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8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