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电感耦合的近距离无线供电关键模块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3 12:24
【摘要】:随着电子产品以及便携式设备的发展,人们对电源的简便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使用,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大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小到片上芯片之间的无线能量传输,而这些技术的关键是用于发射和接收能量的耦合电感对以及无线收发电路。本文探讨了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两个特殊应用环境,分别是芯片内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和高压输电线上的自取能技术,探讨这两个环境下的能量发射和恢复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的原理,分析基于电感耦合系统的能量恢复效率以及优化方法。介绍使用HFSS(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软件仿真电感,并且给出片上电感的设计原则。最终,用仿真得到的电感参数设计了基于smic 18mmrf的片上芯片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该芯片最终能够传输大约16mW功率,输出电压能达到1.4V,输出电流达到11.7mA,能量密度达到了 878mW/mm2。整块芯片完成了从原理图设计到版图交付流片的过程。在高压输电线自取能项目中,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我们重新设计了取能线圈的样式,推导出新模型下的线圈感应电压并且用实验证明了新型结构的实用性与推导理论的可靠性。将新型取能线圈结构与CMOS技术结合,将除去感应线圈与滤波电容的其他模块用CMOS技术集成在一颗芯片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能够减小整个取能系统的体积,使其更灵活地应用在所需场所,还使得这与检测模块电路兼容,这也为以后整个取能供电模块以及监测模块集成为一个片上系统成为可能。实验结果显示,新型取能线圈能够恢复出不低于50mW的功率。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7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学忠;孙胜勇;杨静;张成胜;董南南;叶中华;;非接触式感应能量传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8年02期

2 ;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十)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J];科协论坛(上半月);2009年12期

3 黄霞丽;;无线能量传输技术[J];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07期

4 雷进辉;杜留峰;;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理论研究[J];福建电脑;2009年10期

5 白亮宇;唐厚君;徐阳;;经表皮能量传输系统电气参数优化设计[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9期

6 吴嘉迅;吴俊勇;张宁;黄威博;杨玉青;徐倪睿;;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能量传输的实验研究[J];现代电力;2012年01期

7 朱春波;于春来;毛银花;陈清泉;;磁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损耗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8 韩建辉;亓东欣;张威;田小建;;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效率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孙中华;黄平;刘修泉;;三维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失谐影响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31期

10 魏云波;王俊元;张纪平;;新型低频高压无线能量传输电源设计[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崔晓熙;刘国希;董蜀湘;;低频下的无线能量传输与磁场通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肖桂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概述[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300期)[C];2014年

3 于歆杰;;基于磁电层状复合材料的无线能量传输[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4 贺少勃;陈远斌;於海武;杨东;郭良福;力一峥;刘勇;刘建国;王琳;;高功率激光放大器中的能量传输[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5 朱春波;;用于移动设备的非接触供电技术应用研究[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6 贺少勃;陈远斌;於海武;杨东;郭良福;力一峥;刘勇;刘建国;;高功率激光放大器中的能量传输[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江世臣;王水生;张学学;;激光诱导间质热疗中激光能量传输的蒙特卡罗模拟和分析[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济南军区某部 冯东明 李旭光 杨发伦;无线充电:能量传输的革命[N];解放军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傅阳;人工心脏经皮能量传输阻抗适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石煜;人体胃肠道腔内诊疗微系统无线能量传输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薛凯峰;微机电系统多维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阳天亮;经皮能量传输系统闭环控制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赵军;体内植入器件的Witricity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6 黄虎;反馈谐振式激光能量传输理论及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7 鞠兴龙;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拓扑与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江彦;地下能量传输及其传热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贾智伟;胃肠道微型介入式诊疗装置无线供能技术的优化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如;四线圈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哲;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洮尔根;谐振式全向无线能量发射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王磊;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曜;松耦合能量恒功率传输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超;基于电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分析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冷轩;光合作用捕光系统中能量传输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8 刘佳奇;中短距离磁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修自任;无线能量传输的非线性现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何金梅;基于回复式反射和近场聚焦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82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82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7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